《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练三案一体实用系列》25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区域集团化趋势。
重点难点:重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的发展进程。难点——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阅读法;要点列表法;课外资料收集;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依赖关系较深的相邻国家和地区间开始形成多种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诞生了三个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专题八第2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EU=European Union)
4.欧元的问世:
(1)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2)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5.欧盟的影响(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补充)
(1)欧盟是目前最发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
(2)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洲联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3)欧盟的成立和扩大,不仅有利于欧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欧盟:European Union -- EU
(1)建立: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2)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3)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欧元(EURO)
1.欧元之父——蒙代尔
2.影响: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元纸币面值:欧元纸币共分7种面值5、10、20、50、100、200、500欧元。
4.欧元的图案设计:正面都有窗户和走廊的图案,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窗户和走廊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开放、合作和团结精神。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1.建立的背景
(1)必要性: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②美国认识到,要在与西欧、日本的角逐中保持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就很有必要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
(2)可能性:美、加、墨三国发展各自经济的内在动力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根本原因。(相邻、相似、互补)
2.建立的过程
(1)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3年,三国又做了补充,就环保、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
(3)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1.成立的背景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3)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4)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在访问韩国期间提出召开亚太地区国家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
2.成立: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及美日加澳新韩共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问世。(性质: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3.发展
(1)组织规模扩大。1991年中国加入;1998年成员达21个。
(2)形成APEC方式——“求同存异”、和平、合作方式。
(3)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①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②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引自教参)
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活动为各成员提供了区域经济、科技、贸易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和借鉴各成员的经验,促进本区域共同发展。
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
学案部分
第25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基础导学
一、欧洲的联合
1.背景
(1)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2)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代替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欧洲各国国际地位下降,并受到来自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3)欧洲相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感及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欧洲联合创造了条件。
2.形成与发展
(1)形成: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2)发展:1991年,欧共体12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007年发展到27国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3.影响
(1)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西欧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美国意识到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的重要性。
2.建立
(1)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实现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自由流通;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
(2)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
(1)三国间相互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各自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推动美洲其他国家的合作,美国也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
随着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的情况下,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2.建立与发展
(1)建立: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议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得到美日和东南亚联盟的积极响应;同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问世。
(2)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性质: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官方论坛和协商机构。
4.影响
亚太经合组织的组成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问题研讨
2.与欧共体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贸易区成员国之间虽然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但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同时,欧共体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
3.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对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国际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材料二 1951年,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上述6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着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002年1月,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波兰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
材料三 欧洲国家痛定思痛,为免遭战祸而联合起来,成立欧洲合众国;届时国与国的界限将大大减少,不受限制的旅行将成为可能,欧洲经济将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将再现辉煌。
——《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戴高乐总统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为实现这一思想,欧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表现出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简要回答欧洲一体化的初衷和对世界的影响。
点拨
欧洲的联合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代表,解答本题应透过材料把握联合的思想、特点及影响,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欧洲为实现联合而采取的措施。
答案
(1)思想:欧洲联合。措施:成立欧洲共同体、欧盟等。
(2)持续时间长(半个多世纪);范围广(从少数国家扩展到大半个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拥有共同的组织和货币。
(3)初衷:二战结束后,为防止类似的战争再发生。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欧洲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了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练案部分
选择题
1.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2.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3.《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说明了文本制作工序的复杂
4.欧元诞生后,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的 ( )
A.经济一体化 B.政治一体化 C.国家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5.下图是2001年10月20日到21日,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时的照片。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 )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6.美国主张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本质目的是( )
A.与西欧、日本角逐 B.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
C.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增强北美地区国家的竞争力
7.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的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 )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④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07年4月2日美国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许多韩国人强烈抗议,甚至与警方发生冲突。假如你是一位韩国官员,你劝说人们退出示威和抗议活动的理由是 ( )
①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美韩实现自由贸易对双方只有利没有害 ③美韩合作可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④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请回答: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