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学练三案一体实用系列》05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简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背景和史实;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难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与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壮大的政治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评价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不仅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同时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教学过程:
专题二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兴起的条件)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侵华。
(1)由于输入的洋货物美价廉,不少中国土货滞销。(2)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增开了更多通商口岸,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4)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度加快。
3.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灾难和促进并存)。
(1)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2)另一方面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3)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名词略解:洋行——早期外资公司。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4.总之,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这是兴起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总体上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具体来说: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线索归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肥料);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土壤);洋务运动的诱导(技术);外商企业的刺激(利润)。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的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产生标志: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3.产生途径:(1)洋务派的官办企业。(2)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3)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产生地区: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5.代表企业:(1)方举赞、孙英德,上海虹口,发昌机器厂。(2)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初步发展及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发展原因(外侵、内放、人心)
(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2)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2.重要代表——张謇(jīǎn)(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等企业。
3.第一个发展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地位和影响
(1)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2)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所壮大,登上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舞台)
张謇的名言:“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张謇的简历: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常乐镇,1894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此后创办了20多个企业。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发展很艰难: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从郑观应《盛世危言》的记载看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危害: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这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1)自然经济的解体(开始:鸦片战争以后。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表现:①破坏了农村家庭手工业;②打击了城市手工业;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了发展。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西方经济侵略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①地区分布不平衡。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此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史学辩论:
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些观点吗?为什么?
学案部分
第5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基础导学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表现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输入的洋货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中国土货销售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19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的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加快。
2.外国资本主义侵入
(1)表现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有显著增加,并打入内地市场。
②外商在华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
(2)影响
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外国商业势力的侵入,使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②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它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家庭手工业,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③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条件
(1)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洋务运动的促进: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途径
一种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原来的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
3.概况
(1)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工矿企业不断增多,资本投资额不断增加,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部门。
(2)代表企业: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等。
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背景
(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并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中国的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
(2)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3)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经张謇等人呼吁,“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表现
(1)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2)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是其著名代表。
3.意义: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一股新气息。
问题研讨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解体的速度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
(3)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2.西方国家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引起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中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中国出口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3)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但其阻碍作用是主要的。
3.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洋务运动是世界近代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顺应了世界潮流;洋务运动期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也都是围绕近代化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1)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幼苗,在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经济近代化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4)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外交是我国外交领域划时代的变革,对于开展近代化事业产生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近代外交意识和近代化精神;派遣第一批驻外使节,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使中国近代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外交近代化
(5)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通过海陆军改革,清军战斗力有所加强,对外国的侵略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军事近代化
(6)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并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教育近代化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
(1)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
(2)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最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和外商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4)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知互动探究
问题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 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动?
点拨
第(1)题材料二承接材料一内容,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题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对外扩张,利用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对所侵略地区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第(3)题注意归纳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及新生经济成分的状况。
答案
(1)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练案部分
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 )
A.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C.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3.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突出反映( )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创办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出现
4.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创办的企业是 ( )
A.机器制造 B.面粉、纺织等 C.农业 D.军事工业
5.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6.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
8.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非选择题
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种性质的近代企业?
(2)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为什么在此时云集上海?
(3)这些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