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罗贯中、施耐庵著《三国演义》太过有名。它让冰冷的历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背景宏大、兴衰主线,戏份太足,188个人物刻画十分到位传神。斗智斗勇、酣战场景、才子佳人、神兵利器、世俗生活、家国情怀,它几乎有你想要的一切。
西晋陈寿所著,取材精审,但文采不足,过于简略。
①三国杀游戏
②日本集团打造系列游戏。
单田芳的评书;影视作品花样翻新;
《百家讲坛》易中天的诙谐讲座;
话剧戏曲的跟进;
《滚滚长江东逝水》、《曹操》等歌曲的助推,更有吃瓜群众的街谈巷议……三国不火都不可能……
正史三国
演义三国
游戏三国
文化三国
序言·
三国热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风雨飘摇的东汉政权
1
攸关大局的赤壁之战
2
北方初定的官渡之战
3
4
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
风雨飘摇的东汉政权
材料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节选)
思考:结合地图和材料分析东汉末年的社会现状。
①汉末,州牧割据,政局混乱;
②社会生产惨遭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①
北方初定的官渡之战
②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特点
结果
意义
公元200年
曹操—袁绍
官渡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
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组织军队、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用人上: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经济上:采用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
对手:袁绍多谋寡断,自以为是,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提
升
北方初定的官渡之战
②
刘备
三顾茅庐
隆中对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曹操统一北方,刘备、孙权乘机崛起
②
207年曹操一统北方,写下了《观沧海》和《龟虽寿》等诗歌。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他的“志”和“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北方初定的官渡之战
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②
攸关大局的赤壁之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双方
地点
特点
结果
意义
公元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赤壁
曹败孙刘胜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
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
以壮阔的长江为背景,曹操二三十万大军席卷而来,大有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
毕其功于一役 ,
猎会战于荆州。
——曹操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③
根据材料,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赤壁之战】
论从史出
材料二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一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三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曹操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③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文学作品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③
慧眼识珠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三国演义》的描述
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史学著作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感谢老罗的历史解读。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脑洞大开增加戏份,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
③
慧眼识珠
《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诸葛多智近乎妖,抑刘贬操倾向怪
尽信书不如……
③
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建魏
221年,刘备建汉
229年,孙权建吴
④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魏国
蜀国
吴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
阅读教材,模拟三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表各国发展措施及亮点
历史上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英雄,你认为曹操是否为英雄?说说你的理由。(3分钟)
(1)注意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2)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促进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等角度去评价。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之敌之……幸而破绍……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材料三
东汉末年
1.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2.经济衰微
3.人口锐减
三国时期
三大军事集团
魏蜀吴政权
经济恢复发展
人口增多
乱
治
合作探究
三则材料的历史价值
群雄州牧割据
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少
多
曹操统一北方,值得称道
这个时期在大量的消极现象掩盖下,存在着积极的因素,国家的分裂为新的统一规模准备了条件,民族间的斗争为新的民族关系的协调准备了条件。
——何兹全:《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结语
⑤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
①种局面——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②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③国鼎立——魏、蜀、吴争霸,发展生产
④个人物——曹操、袁绍、孙吴、刘备
一个大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学习小结
生命几何时,
慷慨各努力!
——晋·阮籍
期待你下节历史课的精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