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5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7 20: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岸领导人首次历史性会面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教学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史实;
2.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及胜利进军的原因;
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原因。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国民革命军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资产阶级】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
【无产阶级】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已的弱小。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怎样做,才有利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推动
国共携手
1、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原因:
①国民党方面:辛亥革命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孙中山领导的多次革命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继续革命,需要新的方法,新的思路。
②共产党方面: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血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须寻找同盟力量。
③孙中山是有崇高威望和久经考验的领袖,国民党在当时是代表进步力量的政党,社会影响大
④根本原因:反帝反封建,推翻北洋军阀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目标。
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历史上第一次合作的?
共产党:
1923年召开中共三大
国民党:
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
与国民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提出新三民主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政治准备
1
时间:
地点:
1923年6月
广州
2
内容: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
2、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会址
意义: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为国共合作提供了条件。
民生
民权
③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民族
旧三民主义
②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
①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新三民主义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目标
提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强调民权的普遍性
节制资本,改善农民、工人生活问题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思考探究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免除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最大区别就是新三民主义加上了反帝国主义的内容
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会议召开的时间:
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4年1月
会议召开的地点:
广州
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②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会议的主要意义:
①标志着两党的合作正式建立;②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军事准备
黄埔军校的创建
孙中山
(创建者)
蒋介石
(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国共合作的成果
自学检测
黄埔军校
的建立
全称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来者命革
宗旨:
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军人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的建立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帮助者
校长
政治部主任
自学检测
孙中山
1924年
苏联
中国共产党
总理:孙中山
蒋介石
校长:蒋介石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广州·黄埔
黄埔军校
的建立
意义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1万多人。
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自学检测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自学检测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奠定了基础
黄埔军校
的建立
意义
黄埔军校的特点:
  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实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练兵营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B
D
练兵营
3.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D.廖仲恺
4.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A
C
1925年3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1925年3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主席:汪精卫) ,黄埔军校的学生和粤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军)。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二、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目的: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
蒋介石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北伐的主要对象:
张作霖
1875~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吴佩孚
1873~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孙传芳
1885~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叶挺
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
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人物扫描
叶挺,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
叶挺
(1896—1946)
  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汉口和汉阳,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
主要战绩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时间:
目的:
作战对象:
总司令:
主战场:
重要战役:
战绩:
1926年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蒋介石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二、北伐胜利进军
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北伐军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为了配合北伐军胜利进军,1927年,上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他们用劣势的武器装备与敌作战,最终,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占领了上海,迎接北伐军开入上海市区,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思考探究
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从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可以看到:如果先打孙传芳,左边有吴佩孚的军队;而右边沿海一带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他们一贯仇视革命,会随时干涉中国革命。所以,北伐军先打孙传芳就很有可能遭到左右夹击,所遇到的威胁大、损失大,因此不可取。然而,若是先打吴佩孚,形势就不一样了。在吴佩孚的左边没有强大的军阀,右边虽有孙传芳的部队,但很难对北伐军形成的包围之势,北伐军可进可退。消灭吴佩孚之后,北伐势力增强,就可以东进孙传芳。若张作霖要南下救援孙传芳,则可以调冯玉祥的国民军阻拦敌人的增援部队,控制住战场上的主动权。待消灭孙传芳的势力之后,到时候要消灭当时势力最大、距离最远的张作霖将是指日可待了。
北伐军作战方针和策略正确
材料三:为了配合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全国工农运动在这一时期也掀起一波高潮。农民运动以湖南为中心蓬勃发展;工人运动则以1927年3月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工人武装起义解放上海影响最大。
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
材料二: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官兵英勇善战
思考探究
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北伐军作战方针和策略正确;
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官兵英勇善战;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国共齐心
练兵营
1.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2.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C
练兵营
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淮海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4.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辛亥革命
C
B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标志。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
为什么国民党右派要叛变革命呢?
①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②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汪精卫
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工农群众、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政变后3天内,上海有300多名工人群众、中共党员被杀
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
“青天白日
满地红旗”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这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了“宁汉合流”。
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南京政府统一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1928年)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全国的统一。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国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①军队指挥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
②共产党力量薄弱,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③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①要依靠人民;
②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③发展共产党的力量
国共离心
合作才能共赢
课堂小结
政治上:
军事上:
高潮:
北伐战争
(1926.7-1927.7)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主要战绩: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
原因:
开始
国民革命
(1924.1—1927.7)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第一次合作
建立黄埔军校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没有完成统一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练兵营
1.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2.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主要原因是(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D
B
练兵营
3.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创办了黄埔军校 B.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4.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
D
练兵营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A
A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国民党“一大”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请回答: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够进行合作?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最主要成就是什么?
(3)革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