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并能在多项式中找到同类项;
2、能逆向运用同类项的概念,确定某些指数的值。
教学分析:
重点:作为同类项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难点:同类项概念的逆向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发现新的数学概念:
实物塑料模型,大家看一看如何把下面这些实物的塑料模型进行分类?你还能用一个成语概括吗?(如:物以类聚)
蛋筒 、苹果、 草莓、 棒冰、 萝卜、菜椒 、香蕉 、白菜
二、知识引入:
其一:多项式的项。如多项式
“”
的项中有、、、、、,
其二: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所以在多项式中,也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如:
与、与、与。
三、知识形成:
概括: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1)同类项中要注意到两相同:字母相同及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3)同类项的判断是以它的总体特征来判断,而不能仅仅看它们的位置。
如:
系数 字母 指数
3 2
1
5 2
1
从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个所谓的同类项,只有系数不同,而字母是相同,而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四、自主探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 ) (2)2ab与-5ab是同类项。 ( )
(3)是同类项。 ( ) (4)是同类项。 ( )
(5)是同类项。 ( )
2、发散性游戏:
题目要求: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规定出题的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3、变式拓展、灵活应用数学的概念:
例1: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
(2)
例2:取何值时,与是同类项?
五、巩固训练:
P105 练习1、2、3
六、知识小结:
在学习同类项的概念后,必须知道,同类项必须具有“两同”,并能对同类项的知识进行扩充性的开放运用。
七、家庭作业:
P114 习题3.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