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0 20: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导学案
科 目 语文 主备人 殷飞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1-11-30
课 题 17、《智取生辰纲》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分组安排
重、难点 同学习目标1、2
学 习 流 程 与安排 教学手段与复备
●上课预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2、积累文中重点字词3、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第十二回到十七回的内容。这几回写了杨志失花石纲丢官,杀人被充军,比武获重用,押送生辰纲,落草宝珠寺。●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金圣叹●自我展示与讲解一、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本文选自《 》,作者 , 人(朝代)。这部小说的主题是 ,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如 。(2)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二、通读课文,积累词语。(1)给下列生字注音:趱行( )嗔怪( )厮( )朴刀( )恁地( )怨怅( )兀的( )怄( )剜口割舌( )忒( )罗唣( )面面厮觑( )聒噪( )晁盖( )三阮( )庵( )三、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 —— 杨志押运生辰纲; 暗线 —— 晁吴智取生辰纲(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情节与线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 上路 — 中计—失纲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 定计 — 施计—劫纲(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四、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 “杨提辖处处留心严押生辰纲,众英雄步步设计智取不义财”“晁天王八仙过海智取生辰纲,青面兽孤掌难鸣惨遭滑铁卢”五、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疑心)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疑心)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全部放倒)2、总结吴用等人的“智”: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智用计谋●友善用脑●预习指导 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教(学)反思: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导学案
科 目 语文 主备人 殷飞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1-11-30
课 题 17、《智取生辰纲》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分组安排
重、难点 同目标1、2
学 习 流 程 与安排 教学手段与复备
●上课预备 1、熟读课文●自我展示、讲解一、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二、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军 健——骂、打——怨怅杨志 虞 侯—— 嗔 ——搬口 无不怨怅老都管—— 烦 ——恼他(军士、虞侯、老都管,无不怨恨。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内。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隐患。)(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招。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是“杨志输智,吴用有用”。杨志失败的外因:急功近利 欠理智 与人不和杨志失败的内因:天外有天 棋差一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 A、本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炎热的描写。写炎热是为了使杨志与军汉之间矛盾的发展激化。B、课文写“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写,不断点染。直接写“热”的也有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凉”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C、本文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可以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更主要是能够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四、情节安排课文直到故事结尾才交代晁盖等人的姓名及用药的过程,这是种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解决。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五、趣味创读,思维训练  如果你是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你有没有办法用你的慧眼发现吴用一伙貌似天衣无缝的表演?  老师点拨:深研文本,根据关键语句,寻找细节。  1.“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白胜这个卖酒的人居然不带瓢呢?不是叫人疑惑吗?  根据逻辑推理:如果是散装卖给村民,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来卖。村民都刚从地里回来,正需要来口酒解解口渴嘛!而且村民自家有瓢。但那村民自家的瓢有大有小,又怎能作为量具?难道不管舀多舀少都一个价钱?这显然太不合理。  如果是卖给酒店的,那倒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带瓢。但为什么要赶在这最热的时候挑去?如果真的是卖给酒店的话,又怎么可以中途改卖给别人?那岂不是坏了自家的信用?文中白胜没有多赚几文钱的要求,可见这酒没有被别人预订下。 2.“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  这种热心过度,急于推销酒的热情,叫人生疑。也许这是个明显的破绽。(所以在电视剧中就去掉这个情节,改由向都管求情买酒。) 3.上文写“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后文却写那七人却毫不放在心上,毫无怀疑之心,拿来便是痛饮,是何道理?这七人的表现前后大相径庭,此时可说是胆子大得令人刮目相看了!道理无他,同伙而已。此处不可不说吴用等人操之过急,败露痕迹。  4.在松林中,杨志是看见他们脱得赤条条的。这些人武功高强,身上肯定肌肉暴绽,绝不像一般的体力劳动者。这也是比较合理的推断啊!(电视剧里的几个人确是青筋绽出啊)  教师小结:这些漏洞也许是施耐庵的无心之过吧!所以请同学们在虚构情节时要尽量合情合理。  这些漏洞也许是施耐庵的有意为之吧。后人点评,杨志此次押送生辰纲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天时”(天气炎热)、“地利”(黄泥冈人迹罕至,盗匪出没)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掉“人和”,杨志不肯以身作则、体恤下属,又得罪了两个虞候和“监工”老都管,以一人之力硬拉着14个人往前挨,实在是有心无力,早已被众人怨怅得头都大了。到了黄泥冈这里,几乎就要发生内讧,正吵得不可开交,若不是七人的出现,几乎就要现场火拼。天气如此炎热,心头又火冒三丈,就是最冷静的人也静不下心来思考问题了。所以这些蛛丝马迹没有被精明仔细的杨志发现,也许是作者从另-个角度提醒读者杨志失败的原因呢?●友善用脑●预习指导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