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档属性

名称 走一步,再走一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0 21: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执教:李红文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
听故事
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听故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 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作者从“脱
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4、在阅读中,能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进行创
造性阅读。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视( )
啜泣 ( ) 头晕目眩( )
jiè
sǒng

níng
chuò
xuàn
给下列加色字注音
①训诫:
②耸立:
③迂回:
④凝视:
⑤啜泣:
⑥纳罕:
⑦瘦骨嶙峋:
⑧小心翼翼:
解释下列词语
告诫,教导。
高高地直立。
回旋、环绕。
聚精会神地看。
抽咽,抽抽搭搭地哭。
惊奇,诧异。
形容人瘦削。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
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速读课文,要求:
1.快速(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 理清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复述故事
要求:1、要素完整,详略得当。
   2、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3、感情适度,仪态大方。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包括“我”在内的六个小男孩去爬悬崖,由于我一直有
病,体质弱,加之胆小,紧张,害怕,我落在了最后,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跳加快,终于爬到了悬崖的
石架上,我不敢移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伙伴
们却离我而去,天渐渐黑了,我开始啜泣,内心充满
了恐惧。这时,杰利带来了我的父亲,父亲叫我把左
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把右脚移到右边稍低一
点的地方。我照着做了,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
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产生了一种巨大
的成就感。
课文内容梗概
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课文是写“我”童年一次
爬悬崖遇险、脱险的经历,
及由这次经历感悟到的人
生哲理。
遇险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在爬悬崖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1.来自身体的困难:体弱多病。
2.来自性格的困难:内心胆怯、恐惧。
3.来自环境的困难:终于爬上岩石架,却上不
敢上,下不敢下;又遭小伙伴的抛弃,天也黑
了。
为下文脱险做铺垫,并反衬了战胜困难后的惊
喜与巨大的成就感。
脱险
走一步
————
信心顿生
再走一步
————
信心大增
爬下悬崖
————
巨大的成就感
惊奇 自豪
作者由此次经历感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
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
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
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
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
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他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如由第一次坐飞机,感悟到还是脚踏实地的好;由放在盆里的鱼不知何时逃跑了,感悟到拼搏中的生命有遏制不住的力量等等,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如果像本文作者那样,不断思考,因事推理,你的思想将会闪现理性美的光芒,你也将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我们懂得了如何战胜困难的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
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
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
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由事推理,富有哲理美。
2.衬托手法的运用。
3.巧用伏笔或照应,记叙周密 。
4.文章以记叙为主,描写生动、形象。
多角度探究
1.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
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
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如果杰利叫来的是我的母亲,她又会怎样做?你能
想象一下吗?
3.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
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
当时的心理吗?
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
学,将怎么办?
5.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
怎么办?
多角度探究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
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
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
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
维空间。
同学们,“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莫顿·亨特能够从儿时的一件小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面对生活,你们也会有诸多的感受,试以“我从____学到的”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先将题目补充整)
作业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吴强
1 3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咫尺天涯路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走一步,再走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于是就没有了路
2 4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路尽天绝处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万水千山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