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黧黑(lí
ní)
魁梧(kuí
ɡuí)
咔嚓(kā
kǎ)
忐忑(tè
tòu)
寡妇(ɡuǎ
ɡǔ)
搀扶(fú
h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wù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xī
miè
xiān
qǐ
fān
sháo
liú
tǎnɡ
shā
yǎ
jiū
zhù
shēn
yín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桥》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
2.《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3.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
4.《在柏林》这篇文章以小见大,截取战争中一列火车的一个小画面。(
)
5.《回乡偶书》是宋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冷 宁静
亮闪闪
神志不清
B.
清新 鱼网 湿淋淋
不加思索
C.
糟糕 倒霉
乱哄哄
自作自受
D.
忧虑 脸蛋
白茫茫
忐忑不安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B.来势迅猛,不可抵挡。(浩浩荡荡)
C.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心惊肉跳)
D.心里七上八下不得安定。(忐忑不安)
3.下列对语段“‘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不知道怎么办。“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让妻子做主。
B.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D.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
《在柏林》是从(
)方面对对老妇人进行描写的。
A.神态、语言、动作
B.心理、外貌
C.主要、次要
D.正面、侧面
5.
下列关于编写故事注意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B.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C.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D.只要把故事写完整,人物形象不需要塑造。
五、填空题。(29分)
1.照样子,写词语。(9分)
(1)例:汹涌澎湃(描写大海的词语)
、
、
.
(2)例:战火硝烟(描写战争的词语)
、
、
.
(3)例:忐忑不安(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
、
.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A.与其……不如……
B、宁可……也……
C、尽管……还是……
D、之所以……是因为……
(1)渔夫和妻子(
)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
)西蒙死了,无人养孩子,她的孩子会被活活饿死的。
(2)这些题目都很难,(
)老师解说了半天,我(
)一知半解。
(3)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4)(
)白白地浪费时间,(
)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
4.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桥》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静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
留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2)《穷人》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设置了两个悬念:一是
?二是
?
(3)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5.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4分)
例: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
.
.
六、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人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
?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请指出这句环境描写能说明什么。(2分)
.
2.请画出文中对西蒙的两个孩子的肖像描写语句,并指出作者写两处肖像意在说明什么。(2分)
.
.
3.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使,她的心里也有些矛盾,这矛盾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
.
4.桑娜让西蒙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说明什么?(2分)
.
5.桑娜的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你知道的事情谈一谈,好吗?(2分)
.
.
(二)课外阅读。(8分)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给您留下好印象,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1.绐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①终日勤勉()
A.最后
B.自始至终
C.终归
②疾恶如仇()
A.痛恨
B.急速;猛烈
C.疾病
③刚正不阿()
A.迎合
B.大的丘陵
C.弯曲的地方
2.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是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门豹政绩突出,魏文侯为什么罢了他的官?后来为什么西门豹的政绩大为下降,却受到丰厚的奖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25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一个寒冷的清晨
人物:辛勤的环卫工人
要求:想象合理,情节连贯,故事完整,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黧黑(lí√
ní)魁梧(kuí√ɡuí)咔嚓(kā√
kǎ)
忐忑(tè√
tòu)寡妇(ɡuǎ√
ɡǔ)搀扶(fú√
h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wù
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xī
miè
xiān
qǐ
废物
汹涌
澎湃
熄灭
掀起
fān
sháo
liú
tǎnɡ
shā
yǎ
jiū
zhù
shēn
yín
饭勺
流淌
沙哑
揪住
呻吟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桥》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2.《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4.《在柏林》这篇文章以小见大,截取战争中一列火车的一个小画面。(√)
5.《回乡偶书》是宋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阴冷 宁静
亮闪闪
神志不清
B.
清新 鱼网 湿淋淋
不加思索
C.
糟糕 倒霉
乱哄哄
自作自受
D.
忧虑 脸蛋
白茫茫
忐忑不安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B.来势迅猛,不可抵挡。(浩浩荡荡)
C.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心惊肉跳)
D.心里七上八下不得安定。(忐忑不安)
3.下列对语段“‘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
“搔搔后脑勺”说明渔夫不知道怎么办。“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让妻子做主。
B.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D.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
《在柏林》是从(A)方面对对老妇人进行描写的。
A.神态、语言、动作
B.心理、外貌
C.主要、次要
D.正面、侧面
5.
下列关于编写故事注意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B.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C.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D.只要把故事写完整,人物形象不需要塑造。
五、填空题。(29分)
1.照样子,写词语。(9分)
(1)例:汹涌澎湃(描写大海的词语)
波涛汹涌
、波翻浪涌
、海风呼啸
.
(2)例:战火硝烟(描写战争的词语)
尸横遍野
、血流成河
、枪林弹雨
(3)例:忐忑不安(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心惊胆颤
、心急如焚
、心乱如麻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A.与其……不如……
B、宁可……也……
C、尽管……还是……
D、之所以……是因为……
(1)渔夫和妻子(之所以)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是因为)西蒙死了,无人养孩子,她的孩子会被活活饿死的。
(2)这些题目都很难,(尽管)老师解说了半天,我(还是)一知半解。
(3)渔夫和妻子(宁可)自己多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4)(与其)白白地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这儿报名。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桑娜补帆。
4.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桥》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静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2)《穷人》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设置了两个悬念:一是渔夫能否平安归来?二是渔夫能否同意收养两个孤儿?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4分)
例: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示例: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
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有揍我呢
六、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人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
?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请指出这句环境描写能说明什么。(2分)
揭示西蒙一家生活的贫困、艰辛。
2.请画出文中对西蒙的两个孩子的肖像描写语句,并指出作者写两处肖像意在说明什么。(2分)
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说明西蒙的两个孩子可爱,惹人同情。
3.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使,她的心里也有些矛盾,这矛盾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4.桑娜让西蒙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说明什么?(2分)
说明她对别人的孩子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爱,一视同仁,揭示她善良、美好的品质。
5.桑娜的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你知道的事情谈一谈,好吗?(2分)
在自己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还去看望邻居西蒙;在西蒙去世后将她的两个孩子带回家中抚养;冒着可能挨丈夫揍的危险还要救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二)课外阅读。(8分)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给您留下好印象,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1.绐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①终日勤勉(B)
A.最后
B.自始至终
C.终归
②疾恶如仇(A)
A.痛恨
B.急速;猛烈
C.疾病
③刚正不阿(A)
A.迎合
B.大的丘陵
C.弯曲的地方
2.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为官清廉、终日勤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
3.西门豹政绩突出,魏文侯为什么罢了他的官?后来为什么西门豹的政绩大为下降,却受到丰厚的奖赏?(3分)
因为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巴结讨好,这伙人怀恨在心,勾结起来,说了他许多坏话,所以魏文侯罢了他的官。后来西门豹极力去巴结魏文侯的左右,所以得到奖赏。
七、习作展示。(25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一个寒冷的清晨
人物:辛勤的环卫工人
要求:想象合理,情节连贯,故事完整,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