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3?、通过对实验的操作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实质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4.课本P101甲、乙、丙中哪个图示表示了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 为什么?
5、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预习检测:】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110g食盐水,这个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反应的镁条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梳理:你预习后会了哪些?还有哪些困惑?
二:课堂助学:
新课引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如何变化呢?
新知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认识
阅读课本P100-101,完成“活动天地5-1”中“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的问题,并能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原子的质量、种类、数量 (填写“会”或“不会”)改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认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与假设】 。
【阅读】课本P101实验。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为研究对象,结合下图,设计实验方案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步骤
实验现象
符号表达式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分析原因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 进行有 态物质参加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 体系中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实验相关知识介绍
实验注意事项:
1、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游码或砝码;取放砝码要用 ;
2、然后称量;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按照由 到 的顺序添加。
3、取用药品时要注意节约。
具体实验介绍:1、白磷燃烧:
实验原理: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在密闭的容器中五氧化二磷不会扩散出来。
实验步骤:
⑴、用铁棒(或镊子)从水中取一小粒白磷,放入锥形瓶底部的铝片上,塞上塞子,一同放在天平上称出总质量。
⑵、取下锥形瓶,用酒精灯加热连接在塞子下端的铁丝的末端,过一会后,把塞子塞紧在锥形瓶上,趁热使铁丝和白磷接触,使其燃烧。
⑶、将反应后的装置再放到天平上,观察现象。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 色,化学式NaOH)和硫酸铜溶液( 色,化学式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生成物都会留在容器中。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是: 和 的总质量。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原理:大理石和稀盐酸(化学式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容易逸出扩散到空气中。
三:课堂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四、中考常见题型
A 组 解释常见现象:
例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的质量减少
B、5克蔗糖溶于95克水中,总质量为100克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晾干,质量减少
D、100ml水与100ml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
变式训练:1、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的灰烬的质量 原木材的质量。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 原铜丝的质量。
2、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还能使水(H2O)变油(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你认为他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
B组 推断物质的组成
例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3: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煤完全燃烧时会排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根据以上的事实,请作出推断,煤的成分中还含有
(写元素符号)等元素。
变式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淀粉,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氧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C组 密闭容器相关问题
例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5 20 7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X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A.50 B.70 C.40 D.15
变式训练: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6 0 0.6
反应后的质量(g) 3.5 待测 0.9 0.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6 0 0.6
反应后的质量(g) 3.5 待测 0.9 0.6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6 0 0.6
反应后的质量(g) 3.5 待测 0.9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乙的质量是 g;
(2)丁物质可能是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
当堂检测: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填空
(1)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 克氧气。
(2)32克硫在氧气中全部燃烧,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克。
6、已知,某有机物A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将A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
A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a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36
(1)表中a值为 64 ;有机物A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2 g。
(2)有机物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 。
7、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
或“不变” )。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①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 ,
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
②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布置作业:
?课本P104的“挑战自我”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1)16。
(2)32。
6、(1)64 ; 12。
(2)25%。
7、 (1)大。
(2)是
(3)2HgO△2Hg+O2↑。
8、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将反应药品放入密闭中进行??② 给出的两种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