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分子与原子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如何用分子的知识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4相关内容探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
(1)___________ 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
如氢气可以燃烧的性质(简称可燃性),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简称助燃性),水通电分解的性质等等
(2)____________ _____叫物理性质。
如___
__、__
__、_
、_____、_____、_____等。
能否说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为什么?
例题:在下列语句的后面标明所属类别: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铁钉生锈(
)
铁钉会生锈(
)
消化食物(
)
咬碎食物(
)
火柴折断(
)
火柴能被点燃(
)汽油易挥发(
) 铁铸成锅(
)电灯发光(
)食物腐烂(
)
氢气的密度是最小的(
)
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你能否总结一下性质和变化有何区别?
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
性质一般的描述:
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三、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四、当堂测试
1、下列描述物理性质的为
A.碘能升华
B.空气液化
C.干冰气化
D.酒精燃烧
2、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A.氮气做灯泡的保护气B.用铁做导热材料C.汽油作燃料D.镁作照明原料
3、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
(1)水冷却到0℃时结冰,为________.
(2)煤燃成了灰烬,为________.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________.
(4)镁条呈现固态、银白色,为________.
4、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
①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⑴水的物理性质
;
⑵水的化学性质
;
⑶水的用途
。
5、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提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相关性质如下: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 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上述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数字序号) 。
6、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空格内.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________,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________,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________;氧化铜为黑色粉末_______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_______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不可燃________,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化学性质;(4)物理性质
4、(1)①②;(2)⑤⑦;(3)③④。5、①②③⑤;6、B;A;D;A;C;A;B;B。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重
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
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本身___________(变或不变),每个水分子仍然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这也是_________变化的微观实质。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1-34相关内容,完成实验探究,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知识点一:水的分解
友情提示:(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1、实验现象: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后通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
,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
2、产物检验:
结论: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解,正极产生__________
,负极产生____________。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__
(4)分解反应:观察水的通电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反应前,反应物有_______种,反应后,生成物有______种,在化学上,我们把有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特点:“一变多”既:A→B+C+…、
B、判断方法:是化学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3、对结论的微观解释:
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
知识点二:水的合成
1、合成方法-------氢气的燃烧
氢气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时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根据图示思考,
(1)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如何观察反应是否生成了水?
(2)如果烧杯壁发烫,说明该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热量(能量)?
(3)你能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反应:观察该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反应前,反应物有________种,反应后,生成物有________种,像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化合反应。
A、特点:“多变一”既:B+C+…→A
B、判断方法:是化学反应、反应物是多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5)拓展思考
a、根据氢气的燃烧反应的特点,你认为氢气能否作为一种能源来使用?请说明理由。
b、结合水的通电分解,你认为如果氢气作为能源,还有什么优点?
二、合作探究
1、根据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都是如何构成的?
(2)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分子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原子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原子的数目变不变?________
三、总结: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
当水通电分解时,在电流的作用那下,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了_______原子和________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了新的______分子;_____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了新的_________分子。
由此可推知,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________(填可或不可以)分解,原子_________(填可或不可以)分解。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还可以发现,化学变化实质,实际就是破坏旧分子,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有新分子生成,意味着有组成和结构与反应前不同的新物质生成。)
(3)根据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描述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
(4)水电解和氢气燃烧,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四、当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
二氧化硫
B、甲烷+氧气
→
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镁+氧气→氧化镁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大小不同
B、是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5、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现象与操作
分子的性质
A
铁轨中间留有空隙
分子间有间隔
B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C
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
6、已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____________。例如,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
7、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是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8、(1)如图电解水的实验中,a试管产生的气体是
;b试管产生的气体是
;若a试管得到lOmL气体,则b试管可收集到_____mL气体,变化前后,___
改变,,因而属于_
变化。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
(2)拓展延伸: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为什么
?
(3)该实验证明了分子的特征是:
9、简答题: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分子;原子;B
7、C
8、(1)氢气;氧气;5;分子;化学,氢元素;氧元素(2)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强;(3)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9、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正极生成_________物质
负极:
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点燃,发现其能够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