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 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
学习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叫做溶液
2. 溶液由 和 组成。 叫做溶质(可以是固体、 、 )。 叫做溶剂(一般指 )。
3.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___________叫做溶剂,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叫做溶剂。
4.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5.请举例说明溶液的用途: ; ; 等。
乳浊液: 叫做乳浊液。例如生活中用的 是乳浊液,起乳化作用。
6.通常情况下生石灰、氢氧化钠和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降低。
合作探究:
一、溶液
1.实验9-1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思考(溶液的特征):
溶液具有 性、 性、是混合物。
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碘酒中_________是溶剂,______是溶质
2.讨论交流:(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3.阅读课本P26——27
4.交流讨论
(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5.实验9-2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探究:根据课本第29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方案:
(2)实验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3)归纳整理:
放热? ;吸热? ;温度几乎没有改变 。
三、乳化现象
1.实验9-4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的现象 振荡前的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2.阅读课本第30页,了解乳浊液定义及其特点;及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练一练
请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蔗糖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
A. 溶液?? 乳浊液?? 溶液?????????
B. 溶液? 悬溶液?? 乳浊液??
C. 悬溶液?? 乳浊液?? 溶液???????
D. 溶液?? 悬浊液?? 溶液
4、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5、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
A、 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6、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7.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混浊现象?为什么?
8.50 g稀硫酸中投入5 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溶液质量是(???? )
A、55 g???????? B、大于55 g???????
C、 小于55 g??? D、 无法确定
课堂小结:
请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