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Ⅱ)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
重、难点: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比空气重及化学性质的实验设计。
基础回放: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镜头里孙悟空出现时那些腾云驾雾的景象是怎样创设的呢?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方法指导:学会用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观察一瓶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打开瓶盖,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一闻气味)。
2、现有两个等容积、等质量的小瓶,一个盛满空气、一个盛满二氧化碳,分别放在平衡的天平两盘上,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什么物理性质?
3、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里注入1/3瓶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说出原因。
归纳总结:请你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方法指导:学会用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现有三支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注射器,三支分别盛有水、二氧化碳和稀盐酸的注射器,完成下面的实验:
●把注射器里的稀盐酸,打开铁夹,推到盛紫色石蕊试液的注射器,观察紫色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
●把注射器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铁夹,推到盛紫色石蕊试液的注射器,观察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化。
●
把注射器里的水,打开铁夹,推到盛紫色石蕊试液的注射器,观察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化。
问题与思考:
●盐酸是一种酸,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酸的一种性质。而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但不是酸,为什么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呢?
结论:上面的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哪一条化学性质?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降温加压溶解的更多,啤酒里溶有大量二氧化碳,怎样检验其中溶有的二氧化碳呢?
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和药品:啤酒、澄清石灰水做实验来探究。
结论:上面的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哪一条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杯里放着一支短蜡烛,用火柴点燃,杯子底部有碳酸钙粉末,然后向杯子里加入稀盐酸,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上面的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哪一条化学性质?
达标任务:配套教材训练中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收获乐园:
A、我成功了!
B、任务完成,但有问题!
C、没完成任务,不好理解!
D、太难了,问题很多!
32第3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Ⅰ)
学习目标: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重、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制取
方法指导:阅读课文108页,用学习氧气制取的方法,迁移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的学习。二个分别盛HCl和H2SO4青霉素瓶,两个盛Na2CO3青霉素瓶,两个盛CaCO3青霉素瓶,火柴。
实验探究:药品选择:根据教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小组内完成下面的实验:
组别
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
a
HCl+Na2CO3—
b
HCl+CaCO3——
c
H2SO4+Na2CO3—
d
H2SO4+CaCO3—
问题:1、表中的实验分别产生哪些现象?填写在表内。
2、在a、b、c、d的四个化学反应中,你认为实验室里选用的哪个化学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佳呢?说出理由?
3、结合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试着写出CaCO3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探究:装置选择
教师提供了以下四种装置,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根据上述装置图,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实验,需在哪些装置中完成呢?说明原因。
操作步骤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有以下几步操作:
a、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把石灰石从容器口装入;
c、从长颈漏斗口加入稀盐酸;
d、塞上橡皮塞;
e、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正放在桌面上。
你认为正确操作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收集方法选择:二氧化碳溶于水,跟水也反应,但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实验验证: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药品:盛CaCO3青霉素瓶、盛HCl青霉素瓶、自制单孔橡胶塞导气管、空青霉素瓶、火柴。小组做实验试着探究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开讲实验室制取气体
名称
氧气
二氧化碳
药品
反应原理
装置
收集方法
操作步骤
检验方法
选择发生装置规律: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一般适用什么样的范围。
选择收集装置规律:
1、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一般用什么方法?
2、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一般用什么方法?
3、收集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的气体,一般用什么方法?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的循环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106—108页,回答活动天地的问题
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达标任务:配套教材训练中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收获乐园:
A、我成功了!
B、任务完成,但有问题!
C、没完成任务,不好理解!
D、太难了,问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