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
)
A.五四运动
B.二次革命
C.武昌起义
D.公车上书
2.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3.
在如下图所反映的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这次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的中国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4.
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
5.
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示了伟大力量,标志着中国
(
)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C.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创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
五四运动提出的目标中得以初步实现的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还我青岛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8.
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9.
“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1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10.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1.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列强拒绝,因而引发了五四运动,下列成果不是五四运动取得的是(
)
A.推翻了北洋政府
B.释放了被捕学生
C.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
D.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3.
傅斯年在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
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14.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补课”和“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
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帝、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D.大力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5.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16.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
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
(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B.爆发的直按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8.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
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对材料中“这场运动”论述正确的是
(
)
A.引进了西方科技,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D.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非选择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域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
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材料二
希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道:中国
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时强调: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少年要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
目的时代光芒。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2020)是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
(2)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获得了胜利?
(3)材料二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代青年应怎样“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生源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运动的中心也有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材料二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为什么?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主力、两个中心城市?
第13课
五四运动
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B
C
D
B
A
B
B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A
D
A
B
B
A
D
二、非选择题:
19.
(1)101;北京。(2)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震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答案不唯一,如,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立志报国,努力学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等等。(5)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20.
(1)巴黎和会;英法美等列强无视中国主权,竟然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外争国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内惩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3)材料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前期:学生、北京;后期:上海、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