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身边的设计艺术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身边的设计艺术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8 10: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身边的设计艺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节课选择学生常见的学习生活用品,通过欣赏我们身边这些设计艺术,使学生感受到设计艺术包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二、教学目标
1.从外形、色彩、材料、用途等方面,运用美术语言对身边的设计艺术进行简单的描述。
2.介绍物品设计的成功之处并尝试设计。
3. 培养设计意识和对设计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身边的设计艺术,从外形、色彩、材质、用途等方面,运用美术语言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培养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尝试涉及并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观察比较法、讨论法、展示评价法。
五、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精心设计的美术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吃饭的时候挑食吗?
小结:其实不仅食物可以设计的这样有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设计艺术。
出示课题:身边的设计艺术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
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观察讨论。
提问:找一找这些物品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学生拿出资料袋,用2分钟的时间观察讨论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组物品之间的不同。
学生回答并将写有答案的卡片找出来贴在黑板上(造型、颜色、用途)。
2.小游戏
出示装有不同材质物品(木质收纳盒、布笔袋、铁铅笔盒)的纸箱。
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摸一摸。
提问:纸箱里面的三样物品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木头、布和铁。
小结:这就是我们美术中说的材质,很多物品都是由不同材质做成的。
教师将写有材质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3.出示实物——彩笔盒
提问:用塑料袋装彩笔不是也可以吗?凹槽有什么作用?
学生:塑料袋容易破,彩笔盒是塑料的,比较坚硬,耐用。凹槽的设计便于颜色分类,使笔不会乱滚。
小结:这就是设计,设计并不遥远,也不神秘,设计就存在于我们身边,连这些细小的地方都存在着设计艺术。
4.欣赏生活中的物品,感受设计艺术。
出示各种各样的纸袋、沙发、椅子、杯子和其他有趣的设计。
提问:你更喜欢哪一个?它哪里设计的最独特?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
学生:我喜欢像水母的椅子,红色和黄色对比强烈,椅子腿弯弯曲曲的真有趣,皮质的椅垫坐上去一定很舒服……
5.欣赏学生作品
(1)出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设计的独特之处。
(2)简单介绍书包的功能。
提问:这个书包是为哪一类人群设计的?
学生:探险者、从事野外工作的人。
小结:好的设计
(三)、教师示范
示范——汽车造型多功能笔。
(四)、我是小小设计师
布置设计要求:
1.为提供的图形添加功能、颜色、结构。
2.独立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五)、展示评价——产品展销会
1.自评
学生从造型、颜色、功能、材质四个方面对作业进行自评并将作业贴在黑板上适合的评价下面。
2.互评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设计的产品?你的产品最令你骄傲的地方是什么?你能为其他同学的设计提点建议吗?
(六)、课堂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做为小小设计师设计了产品,还用设计师的眼光重新欣赏了我们身边的物品,希望同学们今后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这种课型一直比较困扰我,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才能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渴望和创作兴趣。以往在上这类课型时学生注意力都不够集中,课讲完了,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印象依然不够深刻,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不够精彩,所以这次大胆的对“欣赏评述”课进行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和设计上,还体现在学生能表达自己对身边物品的感受的同时还尝试着让他们设计,并介绍自己的设计。《美术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在本课我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所以设计了小组合作、比赛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切感受设计的乐趣。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我搜集了许多有典型特点、有趣的设计,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不足:
1.时间问题
前面的教学设计环节再压缩,虽然本课只要求学生尝试设计,但是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展示设计的产品、介绍产品、评价作品,这样才符合欣赏评述课的宗旨。
2.设计要求应当说明的更清晰一点,后来发现有些学生对要求还不能完全理解。

甄珍
2016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