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创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眼睛有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思考眼睛在生活中和绘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利用眼睛的形状或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拓展创新思维,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图形创想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眼睛创想的基本方法,对眼睛的图像进行发散性思考,体验创新想象的乐趣。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达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等
(学生)绘画纸、彩色笔、勾线笔等
教学过程:
视频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向设计师学习,将眼睛进行有创意的联想。(板书课题:眼睛的创想)
图片引导,方法探究
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眼睛
师:大自然中也有很多眼睛呢,你们能从这些图中找到与眼睛相关的元素吗?
请一个学生上台找眼睛。
讲解构成,了解基本结构
师:我们身边的眼睛可真不少!它们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出来了?
生:眼眶、眼珠、睫毛……
师:你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把眼睛的结构分析得清清楚楚。现在请学生同桌之间观察对方的眼睛,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呢?在同桌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
师:除了刚刚说的结构,同桌的眼睛里还出现了自己的影子呢!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来认识、感知这个世界,把生活中的美好装入我们的眼里。
欣赏认知,激发想象
(出示《错误的镜子》图片)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眼睛为什么会这样出现在画中?
生:……
师:通过对眼睛进行绘画创作,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视觉效果,表达内心的思想。我们可以像玛格丽特一样,将眼睛内部添画来创想呢!
师:再来,这里的眼睛又发生了什么样有趣的变化?画家为什么要将天鹅的身体画成一只眼睛?
生:外形相似
师:师的,多么巧妙的转换啊!通过眼睛的整体外形来想象,真是个好主意!还有呢,你们看?四人小组讨论,这张图为什么像眼睛?
生:……
师:这幅画中的每个不同的材质都替代了眼睛的不同部位,这就是材质替代眼睛结构的方式。
教师示范
师:看过这么多关于眼睛的创想,我也要来试试。(示范)
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打开设计思路。
师:这个小朋友把眼睛联想成了什么?
三、创新联想,大胆表现
布置作业:根据眼睛的形状、结构等特点进行联想,画一幅有创意、有故事的画。
四、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五、拓展延伸,思维提升
1、了解眼睛创想在招贴画、平面广告、商品装饰等方面的运用。
2、总结:眼睛虽小,却能容纳下我们大大的世界,今天画的并不仅仅是画,而是一种思维,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