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制作、改进和展示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完全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帮助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声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影响音高的有关因素。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要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教师鼓励学生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最终完成小乐器的制作和调试,让它演奏出简单的乐曲片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准备】
工具材料: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裁纸刀、记号笔
吹管乐器主体材料:粗吸管10根
、超轻粘土2包
、试管5根、试管架1个
弦乐器主体材料:瓦楞纸(20cm
20cm)1块、牛皮纸盒1个、小铁盒1个、彩色紧橡皮筋(1包)、松橡皮筋(1包);小铁夹(1盒)、羊角钉(1包)
打击乐器主体材料:玻璃杯(5个)、
陶瓷碗(5个)、铁筷、铁勺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4min
一、聚焦:教师表演导入,研讨后提出任务。
1.老师这儿有一根吸管和一把剪刀,我能吹出7个音,你信吗?
2.教师演示,提问:刚才发出来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3.
教师出示排箫,音高从低到高吹奏一次,提问:它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4.
教师出示铝片琴,按照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敲击铝片琴,提问:铝片琴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5.
教师出示尤克里里,提问:尤克里里是怎么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6.
揭题:大家想不想利用这些原理自己做一个乐器?
7.
师出示挑战目标。
初级挑战:调准5个音高,并从低到高演奏出来。
高极挑战:按照简谱演奏歌曲《两只老虎》的前4个小节。
8.
一起唱一唱。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本节课以吹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为主要制作对象,几种乐器的展示及其原理推敲,既是对前面已学知识的巩固,也能为本节课学生的设计和制作搭建知识桥梁。
本课采用STEM教学理念展开,因此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设计的两个挑战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完成挑战的同时,完成产品的迭代。
全班一起唱一遍谱子,有助于学生熟悉曲谱,为后续的演奏作铺垫。
2min
二、明确项目标准,规范先行。
1.教师提问:要完成挑战,光靠一个人够吗?因此我们需要团队分工。
每个组需要一位团队负责人,把控全局;一位设计师主要负责设计图的绘制和完善,一位制造师主要负责制作乐器和1位调音师主要负责调音准。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讨论分工。
2.师:一个产品好不好,设计很关键。请各组根据自己的材料特点进行设计。
教师出示设计单,要求学生呈现:乐器的构造,改变音高的原理以及演奏的方式。
3.
1min时间仔细阅读活动手册第3页的评价量表,看一下怎么才能得到5颗星。
团队分工也是STEM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大大提升产品制作和优化的进程。因此,请学生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自身情况,合理分工。职位角色的设定,可以为中段的孩子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分工,保证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
本课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的方向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学生在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会感悟到产品的制作离不开设计。
评价前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评价标准,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找到产品优化的方向。
10min
三、绘制设计图
1.每个组的团队负责人领取材料进行设计,设计时间5min。
2.我们的设计合理吗?需要别人来帮忙看看。请各组设计师留在自己座位上,介绍和记录别组的合理建议,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用画廊走的形式,到其他小组参观别组的设计图,并提些建议。
若是单纯让学生设计,等同纸上谈兵,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引导。靠什么引导呢?教师在学生正式开始设计时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分析自己可利用的资源,使自己的设计制作成实物的方案具有可行性。
画廊走是STEM教学中常见的组间交流和评价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16min
四、制作与测试小乐器
1.全组商量并修改好设计稿,然后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注意轻声测试音准。如果耳朵听听感觉比较准了,教师提供调音“神器”。
2.学生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不断测试和完善。
3.教师巡视时提醒: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的设计和评估过程具有反复性,学生在听取别组同学建议后优化自己的设计,有助于制作的顺利开展。
调音“神器”是在大的漏斗形罩子内部围上一圈消音棉,并用消音棉遮挡漏斗口,仅留一个小孔,使收声话筒的电线穿过。收声话筒夹在罩子内部,接收学生制作的乐器的声音,输入iPad,借助软件CTuner显示音高,帮助学生做更为准确的判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调音时外界声音的干扰,使音高更准。
实验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记录下来,可以帮助学生后续的优化改进及自我复盘,也为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7min
五、展示小乐器
1.学生整理材料。
2.请各小组推选一位演奏水平最好的同学来为大家展示乐器。
学生上台演奏音乐,介绍产品,其他小组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3.所有乐器合奏。
演奏环节是学生最为喜爱的,展示乐器的同时,将评价落实,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一直在起引导作用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由于评价前置,学生整个设计和制作环节对评价表已熟悉,可使评价标准较为客观。
1min
六、拓展(3min)
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尝试,完善你们的乐器,如果你的乐器可以发出更多的声音,请你完成我们的终级挑战: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完整版的《两只老虎》。
一个STEM项目在短短40分钟内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不同难度的挑战任务设置,实质指向的是产品的迭代优化。开放问题的结尾,也是下一个活动的开始,驱动学生自主进行后续的研究。(共11张PPT)
贝多芬: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莫扎特: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朗朗:著名钢琴演奏家
李云迪:著名钢琴演奏家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排
箫
铝片琴
古
筝
吉
他
制作我的小乐器
调音师:
主要负责调试乐器的音准。
一、挑战目标
初
级:
准确演奏5个音
高
级:《两只老虎》前4小节
二、团队分工
负责人:
把控全局,对组内的意见分歧做出裁决。
设计师:
主要负责设计,绘制并完善设计图。
制造师:
主要负责乐器的制作。
三、设计、制作、调试
四、展示、评价
温馨提醒:
使用裁纸刀请小心!
轻声测试,比音准
调音“神器”
吹管乐器
弦乐器
打击乐器
展示内容:
1.弹奏我们的小乐器
2.分享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3.未解决的问题
自制乐器展
制作小乐器评价量表
终极目标
The
End
新呈乐器
FITS
MUSIC
FESTIVAL
视觉中国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表3
小组乐器设计单
我们的乐器长这样
我们是通过
来改变音高的
我们的演奏方式是
吹/弹/敲
别组建议
制作小乐器评价量表
评价要素(学习过程)
主要
小组教师
☆☆☆☆☆
☆☆☆
☆
指标
自评评价
分工合理,安静有有所分工,安静有仅1人参与项目
小组分
序,每个人各司其序,但仅23人参或过程中有争抢、
聊闲话等现象
创新性外观设计、材料使外观设计、材料使外观设计、材料使
与可行用方式很有创意
用方式等较有创用方式较普通或很
性制作方便
意,制作方便
难制作
使用材材料全部合理使
材料大部分合理使材料少部分合理使
料用,无浪费
用,较少浪费
用,浪费较严重
评价要素(学习成果)
主要
小组自教师
☆☆☆☆☆
☆☆★
☆
指标
评评价
产品质
能演奏出从低到高无法演奏出从低到
能演奏一小段音乐
的5个音高
高的5个音高
重点分析12个遇提到1-2个遇到的
展示过程思路较混
现场展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问题,但未说解决
乱或没有提及遇到
示方案展示思路很清过程,展示思路比
的问题
楚
较清楚
Ca
20.5
CENT
11
382
v
230459
0005”00°
010601
两只老虎
佚名词曲
1231|1231|345845|5654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
02510
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