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为单三部曲式,第三乐段几乎原样重复第一乐段。第二乐段不仅与第一、三乐段具有鲜明的对比,而且本身内部亦有明显的对比。 A段的前14小节具有引子的作用,一下子就把儿童们活泼的身影和欢乐的心情展示无遗。 接下来旋律转入2/4,表现了儿童们跳绳时的跃动感,经过简短的连接,音乐进入B段。 “ XX X ” 与“ X . X │ X -??”节奏的强烈对比,表现了儿童们在跳绳时做着种种有趣的游戏,脸上露出了种种丰富的表情。第三乐段虽是原样重复A段,但情绪上要比A段更为欢腾,最后在“X X??X 0 │”的节奏下音乐嘎然而止。
学情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我们各科的老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以讲故事的方法加以想象,添加上简单的图案,使赋有内容。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跳绳》,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
2.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在操场上做什么活动呀? 2.学生回答:跑步、跳绳等。 3.师:今天在音乐课上我们来欣赏用音乐表现的活动《跳绳》。
二、完整欣赏
1.欣赏《跳绳》音频。
2.学生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老师介绍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 丁善德(1911—1995)??昆山人 。 现代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到郊外去》等儿童组曲,《新疆舞曲第1号》《新疆舞曲第2号》钢琴曲,《托卡塔——喜报》钢琴曲,《长征》交响乐,《E大调钢琴奏鸣曲》,交响诗《春》《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C大调钢琴三重奏》等。曾举办“丁善德声乐、钢琴作品音乐会”。他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奏过自己的作品。
三、分段欣赏乐曲
1.再次播放《跳绳》音频。
2.学生听辨出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3.播放乐曲录音,学生听辨出第一、三乐段相同。
4.请同学用颜色分别表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 ?? ?? ?? ?第二部分? ?? ?? ?? ?? ? 第三部分
5.教师分析乐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儿童们活泼的身影和欢乐的心情。第二部分“ XX X ” 与“ X . X │ X -??”节奏的强烈对比,表现了儿童们在跳绳时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和脸上露出丰富的表情。第三部分是再现第一部分,情绪更为欢腾。
6.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展示自己跳绳的本领。
7. 欣赏《跳绳》动画。
四、课堂小结: ? ? ? ?
通过本节课欣赏《跳绳》,让我们知道了生活和音乐是分不开的,也学会了用颜色表示乐曲的段落分辨。学生在《跳绳》乐曲声中离开教室,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