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高一物理晨测练习(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
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物体c一定做变速曲线运动
D.
在0~5?s内,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下列关于汽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刹车后6
s末的速度为2
m/s
②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25
m
③刹车中整个位移中点的速度约为7.1
m/s
④停止前最后第3
s、第2
s、最后1
s的位移之比为1∶3∶5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
-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1
s和0.5
m/s,由此可知
?
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0.5
m/s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D.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0.5
m/s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为12.5m,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3:4
B.
3:1
C.
1:1
D.
4:3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A.
at2
B.
v0t
C.
D.
v0t-at2
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末通过C点时关闭发动机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6s到达B点后停止.已知AB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B.
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C.
通过AC段的位移为12m
D.
汽车在AC与CB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一种新的短途代步工具--电动平衡车,被称为站着骑的电动车,某同学为测量该车在平直水泥里面上受到的阻力情况,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塑料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平衡车的护手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某滴水刚落地开始计时,从下一滴水开始依次计数为1、2、3…,当第50滴水刚好落地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25.0s,该同学骑上平衡车后,先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关闭动力,让平衡车沿着直线滑行,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在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及测出的间距值(左侧是起点,单位: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则根据该同学的测量结果可得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平衡车经过路面上相邻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s;
(2)平衡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8cm,s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位移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看出斜率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故AB错误。
C、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0t+at2,可见,x-t图象是抛物线,所以物体c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t=0时刻a、b从同一位置出发开始运动,a物体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则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故D正确。
故选:D。
位移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分析在0~5s内a、b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并能根据图象的信息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答案】A
【解答】
汽车刹车到停下来所需的时间
①因为6s>5s,所以刹车后6s末汽车已停止运动,故6s末的速度为0,故①错误;
②因为6s>5s,所以刹车后6s末汽车已停止运动,故6s末的位移为,故②正确;
③根据②的结论可以知道从开始到整个位移中点的位移为12.5m,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得出;v=7.1
m/s,故③正确;
④刹车到停止运动的过程可以反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以知道: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所以停止前第3s、第2s、最后1s的位移之比为5∶3∶1,故④错误。故A正确;故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答】
由图得:,由得:,解得:,,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略
5.【答案】ACD
【解答】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或采用逆向思维,;根据匀变速直线的速度位移公式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6.【答案】BCD
?【解答】
AB、设C的速度为v,根据,则AC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都为,则,代入数据,解得v=6m/s。故A错误,B正确。
C、AC段的位移.故C正确。
D、AC段、BC段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故D正确。
故选:BCD。
7.【答案】0.50
?
0.52
【解析】解:(1)当第50滴水刚好落地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25.0s,
则相邻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T=s=0.50s;
(2)在加速阶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4m,
根据△x=aT2得,a==m/s2=1.96m/s2。
故答案为:(1)0.50;(2)0.52;
8.【答案】解析:(1)由△s=aT2,知小球的加速度为:
?a==?cm/s2=200?cm/s2=2?m/s2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cm/s=1.9?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
sCD-sBC=sBC-sAB
所以有:sCD=2sBC-sAB=(40-18)cm=22?cm=0.22?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因为:
vB=vA+at,vA=vB-at=1.9-2×0.1=1.7?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为:tA==?s=0.85?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8个.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