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36
课时
执教日期
5、2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杠杆、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确定
课前准备
演示用:带密封瓶盖的瓶子、瓶盖起子、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方法运用
实验探究、讲解、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点拨、讨论
师生活动
复备设计
1
(一)引入新课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阿基米德究竟能否搬动地球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这一节课去学习杠杆的知识,然后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杠杆
(1)演示:教师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
讲解: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
(2)指导学生看教材图9-1所示的图片,在观看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分别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在了解过程中通过看图让学生会找出一根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支点:杠杆转动时所绕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l1)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3)学习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利用电脑模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过程,教会学生作图。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本节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采用的是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①找支点
②画线(力的作用线)
③定距离(力臂的长)
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
我们通常使用的杠杆都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衡的情况下使用的,那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2)猜想与假设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进行猜想。他们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定都认为杠杆平衡会跟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因素有关,对学生的猜想及时予以鼓励。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得到确切地结论,不能只凭猜想,还必须通过实验来研究,这样我们就设计实验讨论如何去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改变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使杠杆外于平衡状态,根据归纳法,实验至少要做三次。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思考与讨论:
A、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B、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呢?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A、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B、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指导:改变钩码数目(F1、F2),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将数据填入下表。
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序号
动力
动力臂
动力×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阻力×阻力臂
1
2
3
提问:依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以上的猜想和假设对照,你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用加减乘除的方法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
①用加法和减法能找出规律吗?
②用除法找出规律是:F1
/F2=L2/L1
F1/L2=
F2/L1
③用乘法得到的结论是:F1
·
L1=F2
·
L2
(5)分析实验数据与验证猜想
经过交流,若发现你们的结论一致,你们的结论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作简要讲解。
由F1
/F2=L2/L1 得F1
·
L1=F2
·
L2 ,由F1/L2=
F2/L1 得F1
·
L1=F2
·
L2
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6)评估、交流与合作
回忆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杠杆是否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有没有记录力臂时出现疏忽的现象。若实验数据与实验结论相符,说明我们的实验结论应该是可信的。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报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
3、杠杆的分类
给出同学们几幅有关杠杆的图片,让同学们找出不同类的杠杆,说出不同。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1>l2,动力小于阻力,F1<F2。
这种常见的杠杆有:抽水机的手柄、剪铁皮的剪刀、钳子、铡刀、独轮车、启瓶盖的启子等等。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1<l2,动力大于阻力,F1>F2。
这种常见的杠杆有:理发的剪刀、钓鱼杆、镊子等等。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l2,动力等于阻力,F1=F2。
这种常见的杠杆有:天平、定滑轮等等。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所学内容,由学生总结,老师归纳如下:
1、认识杠杆
2、杠杆五要素
3、理解力臂,会作力臂
4、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学生自做实验,增加体验性
多举例,加深体验
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画图,纠正错误
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并改变位置和方向,思考为什么力的方向改变大小也会改变
猜想
假设
讨论
学生亲身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自己从作用效果分析不同,总结出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力臂的关系
教学后记
再次复备
加强对力臂的理解并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注意探究方法的渗透
多做习题加强理解力臂并规范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