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物乐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动物乐园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8 14: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术二年级人美版下册第17课
《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乐园》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教材中的课程,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以“动物乐园”为课题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基本形体——球体、半球体等形体塑造;揉、捏、切、刻、划、粘接等泥塑技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立体造型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给予他们成功的自信;创设的“送动物回归大自然”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了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激情创造,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本课教学中,卡通可爱的动物造型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动手欲望强烈,但他们受身心发展限制,不一定能捏造出新颖、生动的泥塑作品,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观察、欣赏、对比、拆装、合作等多个环节,扩充学生思维,鼓励其大胆创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泥塑动物造型简洁、质朴的表现手法。观察分析动物的形象特征,运用已学的泥塑造型方法及夸张的表现手法表现动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教师示范中了解动物特征和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启发学生大胆地表现。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体验泥塑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动物的外形特征,采用简化夸张的手法,运用泥塑造型的基本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难点: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制作的动物造型具有整体感及稳固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泡泡泥,示范彩泥作品,投影仪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视频欣赏(老师播放收集来的动物视频剪辑)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学生回答:喜欢。
(2)老师收集了一些动物图片,我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
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资料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老师在欣赏图片的间隙可以介绍动物的习性或生活地。
例如:狮子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熊猫喜欢吃竹子、羚牛生活在秦岭高海拔的山区里。(教学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
(3)提问:除了刚才图片里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请举手发言。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被人类已知的动物大约有500万种。数量非常庞大,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名字说一遍,说道下课也说不完!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掀开动物世界的大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8页欣赏课本内容,想想这节课到底是要我们做什么呀?(学生看书得出答案:用彩泥塑动物)
2、 板书课题: 第17课 动物的乐园
二、研究教材、学习动物彩泥的制作方法
1、书中的小朋友用泡泡泥制作了哪些动物?想一想不同的动物有哪些外形特点,有甚么办法可以概括简化他们的外形?学生思考回答。
2、 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动物彩泥图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欣赏分析,这些泥塑的制作者是怎样概括动物的外形的。老师出示课件资料,先出示动物真实图片,再出示泡泡泥图片,和学生一起分析作者都采用了哪些办法完成了对动物的塑造。
方法总结:简化法、夸张的手法、突出特点。
3、看了这麽多泡泡泥塑动物,老师的手都痒了,也想动手制作一个,大家看老师要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动物? 你们想不想也动手捏一个小动物?学生回答:想。
老师分步骤示范章鱼的泡泡泥塑制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第一步:用彩泥揉成一个圆球做成章鱼的身子.
第二步:用很小一部分彩泥揉成小圆球,再捏成圆片做成章鱼的眼睛.
第三步:选不同的颜色揉成椭圆球作章鱼的爪子……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泥塑技巧,打破学生的畏惧和无章法心理。)
4、完成作品,学生作品欣赏。
三、学生自由创作实践、塑造自己的动物乐园
1、老师出示自己的动物乐园范例泥塑作品,请同学们一起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学生在纸盘上创作自己的动物乐园。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制作优秀的作品及时到展台前展示。
四、作品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请学生将完成的泥塑动物作品拿到讲投影站台上展示、并谈创作心得。有的学生不善言谈,老师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例如:这个部位做的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你为什么想到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等等。
五、拓展
欣赏优秀的彩塑作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
第17课 动 物 乐 园
夸 张
变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