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二课 
年 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田汉、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考考你: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考考你: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听学唱《国歌》、了解国歌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4、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5、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 ﹥ ﹥ ﹥ 
6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 
 ·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 
B、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课件) 
·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唱一唱:加入力度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C、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课件) 
﹥ ﹥ ﹥ ﹥ ﹥ ﹥ ﹥ 
 5 1 | 5 1 | 5 1 | 1 0 || 
·学生讨论、回答。 
·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演唱,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7、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教师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之美。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归纳,师生共唱《国歌》: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