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全方位训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全方位训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09: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2019湖南怀化中考)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只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2.锌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4HNO3(浓)=2H2O+2x↑+Zn(NO3)2,则X为(
)
A.
H2
B.N2
C.NO
D.NO2
3.如图5-1-1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4.已知:“”“●”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1-2所示,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A.只含和〇
B.含有●和○
C.只含●
D.只含
5.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g,煅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进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则c等于(
)
A.d+b+a
B.d-b-a
C.d-b+a
D.d+b-a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
g
7.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9.6gB在一定条件下按图5-1-3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gd物质和5.4gE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
(2)请判断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
(3)试推断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
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9.(2018河南中考)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10.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5-1-4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g放于某密闭容器中,在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只剩余A、B两种物质,测得其质量分别是4gA、15gB,同时发现一种新物质D。
(1)此反应中的反应物是________;
(2)在此反应中生成D的质量是________g
三年模拟全练
12.(2019辽宁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初中期中,18,★☆☆)如图5-1-5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五年中考全练
13.(2019广东广州中考,8,★☆☆)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14.(2019山东潍坊中考,6,★☆☆)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15.(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32,★☆☆)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1-7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16.(2017河北中考,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17.(2015广东广州中考,19,★☆☆)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核心素养全练
18.(2019云南昆明中考改编)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5-1-8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19.(2020独家原创试题)镁元素同钠元素一样都是金属元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镁原子和氧原子的变化如图5-1-9所示。
(1)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Mg、Mg2+属于________元素(填“同一种”或“不同种”)。
(3)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9广东开平月山初中期中)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5-1-10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5-1-10中,甲是___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请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4)由图5-1-11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可分,________不可分。
(5)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
①打开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能力全练
1.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故选C。
2.D反应前后同种原子的个数相同,则X为NO2,故选D
3.D反应后A物质质量减少,A是反应物;反应后C物质质量减少,C是反应物;反应后B物质质量增加,B是生成物,因此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C→B,是化合反应,D项正确。
4.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丙中含有2个“〇”、丁中含有2个“●”和1个“”,甲中含有1个“●”和1个“”,则乙中应含有1个“●”和2个“〇”,故选B。
5.D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g,则容器的质量为(b-a)g;充分煅烧且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其中固体的质量为dg,因而c=d+b-a,D选项正确。
6.答案(1)化合反应
(2)催化剂
(3)32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为(20+12+2+2)g-(2+2)g=32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该反应可表示为A+B→D,属于化合反应。
7.答案(1)4.6g
(2)含有
(3)C2H6O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8.8g+5.4g-9.6g=4.6g
(2)由图知,D是二氧化碳,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E是水,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0.6g,2.4g+0.6g=3g<4.6g,因此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为m(C)=24g、m(H)=0.6g、m(O)=4.6g-3g=1.6g,所以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则A的化学式为C2H6O
8.D从质的方面,化学方程式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A正确;从量的方面,化学方程式能表明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和粒子个数比,B、C正确;化学方程式不能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D错误。
9.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D正确。
10.C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发现,反应前共有4个分子,反应后只有2个分子,故C错误。
11.答案(1)A、C
(2)11
解析反应后C物质不存在了,说明C物质是反应物,已经完全反应;A物质剩余4g,说明也是反应物,6gA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后B物质为15g,说明B物质是生成物在反应中有5gB物质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物质的质量为6g+10g-5g=11g
三年模拟全练
12.DA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正确。B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受到的浮力增大,若此时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所得结果会小于实际结果,所以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正确。C项,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但因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燃烧结束后冷却,气球逐渐变瘪,正确。D项,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反应,如果恰好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错误。
五年中考全练
13.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H2O2,A正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B不正确;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正确;反应前没有气体,反应后生成气体,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D正确。
14.A依据图示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02=4NO+6H2O,则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A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C错误该反应中只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D错误。
15.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物质c应为二氧化碳,A错误;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C错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2+CH4=CO2+2H2O,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D正确。
16.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51+9+3+7=23+3+x+51,解得x=3,A项错。由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m+n→q,则一定是化合物,且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C项错。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28g∶6g=14∶3,D项正确。
17.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H2、O2、H2O的质量比为4∶32∶36,则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故C正确;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故D正确。
核心素养全练
18.C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戊的质量不变,则戊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B错误。结合反应
前后的质量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C正确。化学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4∶27,若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若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D错误。
19.答案(1)+2
(2)同一种
(3)2Mg+O?2=
2MgO
解析(1)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该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数相等。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2)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之后形成的,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为同一
种元素。(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20.答案(1)原子
(2)氯化钠或NaCl
水分子或H2O
(3)2H2O=2H2↑+O2↑
分解
(4)分子
原子
(5)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解析(1)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重组为新分子,故甲表示原子。(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4)由图5-1-11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而原子没有改变。(5)①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打开食醋的,瓶盖时,可以闻到刺鼻的气味;②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因此水烧开后会将壶盖顶起。
点燃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点燃
点燃
通电
通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