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一化学高中2.1.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必修一化学高中2.1.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20:3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于物质中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3、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从元素的角度说说下列物质的组成:
Mg、Cu、H2、O2、O3、金刚石、石墨、MgO、H2O、H2O2、NaCl、CaCO3、H2SO4
关于元素和物质的关系,由上述研讨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哪些?
(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哪些物质?举例说明
研讨交流
结论:
(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单质;
不同元素间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3)同样的几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元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2.指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价态:
CO
CO2
H2CO3
Na2CO3
CaCO3
NaHCO3
Al2(CO3)3
C

4
0
+2
+
4
化合价
物质举例
CH4
金刚石、
石墨、
C60
CO
CO2、H2CO3、
碳酸盐:Na2CO3
碳酸氢盐:
NaHCO3
(4)元素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元素自身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
化合态:元素与其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
游离态
化合态
思考:Na、Cl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绿色
蓝色
紫红色
Cu
Cu(OH)2
Cu2(OH)2CO3
CuSO4·5H2O
CuO
蓝色
白色
黑色








CuSO4
氧化物


单质
化合物
1.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二)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家族
请分析含铜元素的物质及类别
思考:氢气还原CuO的现象?
思考:无水CuSO4的用途?
二、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
1、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意义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4、按照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得失电子)
氧化剂
还原剂
1、根据物质的状态
物质
气体
固体
液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
纯净物
混合物
浊液
溶液
胶体
根据分散系颗粒大小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按照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


化合物
按照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①按照组成和性质分类
氧化物



②按照组成和结构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③按照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有机
化合物
无机
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等
碱性氧化物:Na2O
、CaO
、CuO等
两性氧化物:Al2O3
、ZnO
其它的类别:不成盐氧化物、
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等.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O、NO)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Na2O2、Mn2O7)
酸的分类
强酸:
一元酸:
含氧酸:
1、根据酸性强弱
弱酸:
2、根据是否含氧元素
3、根据电离出H+的数目
非含氧酸:
多元酸:
4、其他分类方法
有机酸
无机酸
氧化性酸
非氧化性酸
HNO3、HCl、H2SO4
H2CO3、HClO、CH3COOH
HNO3、H2SO4、
HClO
HCl
HCl、HClO
H2SO4、H2CO3
碱的分类
1、根碱性强弱
2、根据溶解性
3、根据电离出OH—的数目
可溶性碱:
一元碱:
强碱:
弱碱:
多元碱:
难溶性碱:
NaOH、Ca(OH)
2、Ba(OH)2
Mg(OH)
2、NH3·H2O、Cu(OH)2
NaOH、Ba(OH)2
Ca(OH)
2
Ca(OH)
2
NaOH
钠盐:
钾盐:
铵盐等:
1、根据金属
阳离子分类
NaCl、Na2CO3
KCl、K2SO4
NH4Cl、(NH4)
2CO3
盐酸盐:
硫酸盐:
碳酸盐等:
2、根据酸根
离子分类
NaCl、
KCl
CuSO4、K2SO4
Na2CO3、CaCO3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3、
NaCl、Na2SO4
AgCl、CaCO3、BaSO4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4、
NaCl、Na2CO3
NaHCO3、NaHSO4
Cu(OH)2CO3




主要试剂:金属铁、稀硫酸、氧气、氯气、
NaOH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CuSO4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用分类比较的方法,预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
根据所给的试剂,设计出可操作的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记录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研讨交流
1
、金属的化学通性:
(1)与非金属反应(O2

Cl2

S等)
(2)与水反应
(3)与酸反应
(4)与盐反应
以铁为例,选择试剂,探究铁的化学性质
(三)各类物质的性质
结论
实验现象
反应物
类别
实验记录
Fe
O2

Cl2

S
H2SO4
AgNO3
CuSO4
H2O
2、非金属的化学通性:
(1)与金属反应(Na

Fe

Cu等)
(2)与非金属反应(O2

Cl2
、H2等)
(3)活泼非金属与水反应
(4)与碱溶液反应
3
、酸的化学通性:
酸+
酸碱指示剂: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盐+氢气(浓硫酸和硝酸除外)
盐+水
盐+水
新酸+新盐
反应关系
实验现象
结论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Fe+2HCl=FeCl2+H2↑
酸能跟金属单质反应
CuO+2HCl=CuCl2+H2O
NaOH+HCl
=
NaCl
+
H2O
AgNO3+HCl=AgCl↓
+HNO3
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能跟碱发生反应
酸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
无色气体
黑色氧化铜解
溶液变蓝色
白色沉淀
试管发热
类别:指示剂
类别:金属单质
类别:氧化物
类别:碱
类别:盐
类别:酸
石蕊试液
金属铁
氧化铜
NaOH
AgNO3
稀盐酸
4
、碱的化学通性:
碱+
酸碱指示剂: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酸性氧化物


盐+水
盐+水
新碱+新盐
反应关系
实验现象
结论
碱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Cl2+2NaOH=NaCl+NaClO+H2O
碱能跟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CO2+
2NaOH
=Na2CO3+H2O
2NaOH+H2SO4
=
Na2SO4
+
H2O
2NaOH
+
CuSO4
=Cu(OH)
2

+Na2SO4
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能跟酸发生反应
碱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无色酚酞
试液变红
黄绿色
消失
无明显现象
蓝色沉淀
试管发热
类别:指示剂
类别:非金属单质
类别:酸性氧化物
类别:酸
类别:盐
类别:碱
酚酞试液
Cl2
CO2
H2SO4
CuSO4
氢氧化钠
5
、氧化物的化学通性: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水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
碱性氧化物+水
碱性氧化物+酸
含氧酸
盐+水

盐+水

酸性氧化物通性
碱性氧化物通性
结论
实验现象
反应物
类别
实验记录
CuO
HCl
H2SO4
6、盐的通性:
盐+



新盐+新酸
新盐+新碱
新盐+新盐
3。如何用简图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补充图2-1-4。
结论
实验现象
反应物
类别
实验记录
AgNO3
碱性
氧化物
盐和水

金属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碱和盐
酸和盐
盐和盐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