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1 11: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而文辞冲淡的文章。学习本文的关键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最终领悟作者借散步表达的深意,有两处关键需要注意:一是面对分歧时所作的决定;二是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处蕴含的深刻含意,以理解文章关于亲情、责任及生命的主旨。
学生分析:
学生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习,扫除了字词障碍,节省了课堂时间,所以教学重点放在合作探究和品味语言上。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重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可以设计语文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珍惜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突破措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朗读、再读、品读、赏读,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无论是图片展示,还是美文链接,抑或音乐欣赏,都要极富感染力,在加深文章主旨理解的同时,一次次地深入我们学生的心灵,让生难以忘怀。
学习难点:
品味揣摩文章中寓意深刻的句子,感知人性美。
突破措施: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小组合作,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增强语感,加深对主旨的理解。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实际,来引导他们,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第二部分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珍惜幸福生活。
预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预习任务:
任务(一)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1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 ,作者是 ,当代作家。
2、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分歧( )拆散( )霎时( ) 水波粼粼( )
熬过( )嫩芽( )各得其所( )
任务(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从文章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2、请同学复述文章故事情节。
预习诊断.
字词检测:
fēn qí( ) xìn fú( ) chāi sàn( )
霎( )时 水波粼粼( ) 嫩( )芽 熬( )过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各得其所 委屈
第三部分 课堂实施
1、预习检查与反馈
2、研究探讨
(1)听课文范读,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中令你感动的人是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考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何。
(2)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并说一下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赏析经典文段,提高阅读水平。
(3)“散步”这件小事让你悟出什么样的道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推而广之,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道理。
3、反思拓展:
同学们都生活在有着浓浓的亲情的家庭之中,里面,一定有令你感动的点点滴滴,请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切身的感受到了亲人们对自己的爱,并想要回报亲人们。
4、系统总结:
莫怀戚先生犹如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平凡的一个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语言优美凝练、细节动人,景物描写富含意蕴,值得借鉴。
第四部分 达标测评
1、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 的主题思想。
2、“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3、“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5、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6、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第五部分 其他说明
1本课使用多媒体
2、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善解人意
爱 和睦 我:孝敬母亲
幸福 妻子:温柔贤惠
儿子:聪明懂事
第六部分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讲授,使我感受到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