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二)”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什么要求近似值?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告诉,不是简单地让学会说,而是通过识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进而解决问题。通过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出浮光掠影地肤浅,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第71页例13、课本第72页练一练。
【学情与教材分析】
例13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习目标】
?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任务】
会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会独立列式计算。
会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选择合适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1.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新课(语气轻松、谈话导入。听学生发言)
1、老师周末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葡萄,每千克6.49元,我想总价应该是单价乘数量,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所以积应是3位小数,于是用计算器计算,得到13.629元,而商品标价是13.63元,实收13.6元,哪位同学帮老师解释这是为什么?
商品标价:货币单位最多到分、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分、实际使用只能精确到分
实收:日常使用一般精确到角,保留一位小数。
(实际买菜时候,还有的精确到元,不过有时也不用四舍五入法)
2.看来同学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掌握的不错,老师这还有一组题目,请你们判断能不能应用四舍五入法
(1)每件童装钉4颗纽扣,共有8颗,可以钉几件?9颗纽扣可以钉几件?10颗呢?
(2)同样是8颗纽扣,放在盒子里,一个盒子只放四颗,至少准备几个盒子?如果有9颗纽扣,至少准备几个盒子?如果有10颗呢?
钉纽扣,不管余几个,都要舍去,因为余下的不够钉一件衣服;装盒子,不管剩下几个,都要多用一个盒子装,看来,求近似数不止四舍五入一种方法,像这?求近似数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授
引入去尾法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师:(创设情境):老师前几天买来了一桶香油,重2.5千克(出示实物),桶太大,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我想了一个办法,分装在小瓶里。
师: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香油,那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你能计算吗?(学生肯定可以计算),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巡视,找不同计算方法,黑板演板。(进行优化、不规定格式)
2.5÷0.4=6.25(个),6.25≈7(个)
2.5÷0.4≈6(个),6+1=7(个)
0.4×6=2.4(千克),6+1=7(个)
学生汇报: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玻璃瓶中,6个装不下,还剩一些香油,因此虽然最后一瓶不满,那也得用一个瓶,所以用7个。
6个瓶子装,还剩下0.1千克油,要用0.25个瓶子装(0.25如果是瓶子,装6个瓶子后,还有多少油没装)
师: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那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还剩多少?(验证)
生汇报:这道题的列式为2.5÷0.4=6.25(个),如果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
④明确:像这样,不管商是几,只要有余数,准备瓶子时都要多准备一个,这样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用进一法解决的问题,你知道的有哪些?(学生举例)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用进一法解决的问题,出示
⑤小练习
1. 有3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30÷9≈4(个)
2.同学们去公园租船游玩,一艘船坐5人,24位同学需要租几条船?
24÷5≈5(条)
3. 仓库有16.6吨水泥,用载重5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运完? 16.6÷5≈4(辆)
教师归纳小结:像装东西如“至少需要几个瓶子”“至少需要几个袋子”“至少需要租几条船”“至少需要几辆汽车”等,应采用“进一法”。下面这道题,你使用进一法合适不合适?
2.“去尾法”
投影出示生日蛋糕,包装这样一个蛋糕需要1.5m长的丝带,一卷25m长的丝带能包装多少个蛋糕?
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5÷1.5=16.666……(个)
完成后学生回答能包装16个蛋糕,四人小组交流理由,找学生汇报
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应得17个,但剩下的0.666......个不够1个,也就是包装16个礼盒后所剩的丝带不够在包装1个礼盒,需要将得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2交流: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法呢?
③明确: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去尾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舍去。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去尾法”?
④小练习
1.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4米,现有布29米,最多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 29÷4≈7(件)
2.一根跳绳长4米,10米长的绳子可以做几根这样的跳绳?
10÷4≈2(根)
3.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11÷2≈5(支)
像“一卷丝带最多扎几个礼盒”“这些布最多做多少件衣服”“这些绳子最多可以做几根跳绳”“这些钱最多可以买几支笔”等,应采用“去尾法”
4.小结: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四、深化方法、巩固应用
1.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小蛋糕,每个需要0.37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一个盒子里最多装4个小蛋糕,需要几个盒子?
2.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葡萄,需要多少个纸箱呢?一箱葡萄70元,每千克约多少元?(保留两位小数)带2000元买葡萄,最多能买到几箱葡萄?
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课外请你们各自搜索一些生活中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的例子。
(3)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