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科书P76例14,练一练,P77 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运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动迁移过来;通过计算对比,理解和掌握整数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培养简便运算意识和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学以致用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整数运算律迁移到小数,运用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个小测试,看下面的题目,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做的时候请留意一下运算顺序。
168+20×5-115
30÷[240÷(16-8)]
60-35+12
2.提问:大家都做完了吗,有同学能说下你是怎么计算的吗?(点名交流)
总结: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乘除,再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时,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题,想一想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计算。
20×62×5
37+75+63
24×102
下面我们请几名同学说一下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回答)。
提问:同学们做的很好,看来之前学的很到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呢?
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交互两个加数或者乘数的位置,让它们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这样就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实现口算。
4. 引出整数的运算律
提问:在整数四则运算中,同学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律呢?
总结:边听边出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延伸: 大家在计算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一些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主动迁移,承上启下。
5. 明确课题
我们刚回顾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以及通过运算律来简化计算。那这些规律是不是在小数运算也依旧适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 探究新知
1. 赵大伯在一块长方形菜地里种了茄子和辣椒。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引导提问:大家想一想,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提问交流:
我们可以先分别算出茄子和辣椒的面积,然后加一起求总面积;
大家发现了吗,这块地整个是一个长方形,因此我们还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计算面积。
下面大家在本子上用两种方法解决下这个问题,请两名同学来黑板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一下。(点名上台板演计算)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引导对比:那台上的两名同学的计算方法,大家比一比: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解法更简便呢?
(找学生对比、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比较,学生提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在学习中获得简便方法的体验。
加深印象: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例题14的两种计算方法,
6.5 × 3.8 + 3.5 × 3.8 和(6.5 + 3.5) × 3.8,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吗?(点名,引导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 同桌合作交流
出示两张任务卡,同桌的两位同学,左边的同学完成①号任务卡,右边的同学完成②号任务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号任务卡
号任务卡
1.2+4.8 8.9+3.6+6.4
0.4 × 0.9 × 0.5 4.8+1.2
8.9+(3.6+6.4)
0.9 × ( 0.4 × 0.5)
老师发现②号任务卡的同学已完成的要多一些,请①号任务卡的同学抓点紧。
都完成了吗?请你们观察你们各自的任务卡,我找①号任务卡的同学来说一下你的结果,再找②号任务卡的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
对比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两个任务卡对应的左右两边都是相等的,大家有发现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往运算律引导)
你能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吗?(同桌交流,写在本子上,点名板演。)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边的算式,其实是运用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也就是说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总结: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并且应用运算律可以让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增强学习的兴趣,体会与他人竞争与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 练习
大家请翻到76面,我们看练一练的第1题,请大家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指名交流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校对。)
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口算
请大家用简便方法计算76面第2题。
请大家先计算一下,找三位同学上黑板板演,再交流。
小结: 类似整数运算中的凑成10,100,我们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律在计算中能凑成像1、0.1这样便于口算的数,就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练习十四第4题。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可以引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最后点评)
总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五、作业布置
1.练习十四6、7、8题;
2.帮助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然后发现有没有可以用到简便计算的地方。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生板演区域
学生板演区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熟练把握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拓展到小数范围。从学生帮助赵大伯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出发,由两种方法引入让学生计算,给枯燥的计算题赋予真实意义,从而提高学生比较、优化的兴趣,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的关系,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解释过多,计算练习量过多,导致应用题的题型比较少。
改进措施:多总结评价性语言,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使内容更加准确、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