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练习十四第6-12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计算规律,能应用计算规律简便计算;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关于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相关的运算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计算得数,提高运算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具体问题估计结果并解释自己的方法,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中体会成功,感受数学充满规律;体验小数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简捷地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我们练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相关规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同时要能应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实际问题昀数量关系。
二、练习计算
1.做练习十四第6题。
出示两组算式。
提问:观察每组两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你估计结果会相同吗?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这里每组的两题虽然数都相同,但运算符号和计算顺序是不同的,那结果能不能应用整数运算的规律判断是相同的呢?现在请大家算一算、比一比。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板书得数。
比较每组的题,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从结果可以看出,大家的估计是正确的,也就是整数的运算规律在小数计算里同样适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对一些计算进行简便计算。
2.根据运算规律填空,改写算式。
17.82-(7.82+5.5)=17.82-
8.6÷2.5÷0.4=8.6 ( )
9.6÷(3÷0.8)=9.6
学生口答,教师呈现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算式,哪一道计算要方便一些?
3.做练习十四第7题。
让学生思考哪些式子能简便计算,怎样简便计算,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能简便计算的式子,不算得数。(学生改写,教师巡视、了解)
交流:哪些能简便计算,怎样算简便?(教师板书改写成的式子)
8.53+6-8.53+6等于0吗?改写时怎样想的?2.12- (1.12+3×0.33)和(8.25-3.75)÷2.5÷4能不能简便计算?怎
样算?
三、解决问题
1.做练习十四第11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了解题意。提问:你知道了些什么?票据上要解决哪些问题?你能根据票据上的条件,说说这里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吗?(指名几个同学交流)学生解决问题、填写票据。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根据学生交流,分步板书算式和结果)
2.做练习十四第12题。
(l)让学生读一读习题,了解题意。
提问:题里有哪些条件?
引导:你能估计出妈妈大约用去多少元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交流:估计妈妈用去多少元?说说你估计的方法和结果。(让几名学生交流,可以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如先估出2千克鸡蛋和2箱牛奶大约各用多少元,再得出大约用去多少元;或先估出1千克鸡蛋和1箱牛奶大约多少元,再估出一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是怎样列式的?你能说说剩下的钱是怎样想的吗?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四、总结拓展
1.练习小结。
提问:通过上面练习你认识了哪些新内容?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了
哪些认识?你在练习过程中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摘录条件:
3支圆珠笔2支铅笔 8.7元
2支圆珠笔3支铅笔 6.8元
引导一:从条件上看,如果把两次买的合起来,你能知道什么?
那你能知道1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一共多少元吗?如果买2支圆珠笔
和2支铅笔呢?你现在能求出圆珠笔和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了吗?
引导二:把两次条件比一比:第一次少掉1支圆珠笔、换成1支铅笔,就少了多少钱?那把第一次的3支圆珠笔全换成铅笔,这样买5支铅笔就要少多少钱?应该付多少钱?你能求哪种笔的单价了?
能算出圆珠笔的单价吗?
引导三:如果第二次把1支铅笔换成1支圆珠笔,要多多少元?(以下思
路与引导二类似)让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解答,校对结果。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的计算,第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