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7 22: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默写《回乡偶书》后两句,正确、工整、匀称、美观写在格子里。(3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huà
yǒnɡ
quán
pénɡ


huǒ
xiān
dònɡ
liú
tǎnɡ
shā


miè
xiān

nǎo
sháo
三、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3分)
1.作:A.
zuò
B.zuō
作业(
)自作自受(
)作坊(

2.折:A.zhé
B.zhē
C.shé
折本(
)折腾(
)打折(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2.《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3.《爱的教育》写出了小说中的人物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4.《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

5.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咆哮(báo)?困难(kùn)?飞溅(jiàn)
B.搀扶(cān)?胸膛(tɑnɡ)?淋湿(lín)
C.揪着(qiū)?皱纹(zhòu)?熄灭(xī)
D.祭奠(diàn)?流淌(tǎnɡ)?呻吟(shēn)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抱怨)
B.
(身体)强壮高大。(健壮)
C.遇事不利;遭遇不好。(倒霉)
D.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奇特)
3.下列对语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忐忑不安”形容桑娜心神不安定,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B.句中写出了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
C.句中还写出了桑娜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说明了桑娜自作主张,独断独行。
D.
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4.
下列对《在柏林》一文中语句“‘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
B.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
C.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D.
是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5.《在柏林》一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A.以小见大
B.以物喻人
C.欲扬先抑
D.借景抒情
六、填空题。(25分)
1.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木桥 (
)的人们 (
)的孩子 

)的轰鸣

)的世界 (
)的脸色
2.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6分)
清新
黎明
清脆
惊慌
镇定
痛苦
沙哑
放肆
欢乐
拘谨
浑浊
黄昏

)—(


)—(


)—(


)—(


)—(


)—(

3.关联词语填空。(3分)
(1)孩子们没有鞋穿,(
)冬夏(
)光着脚跑来跑去
(2)桑娜(
)想(
)敲了敲门。
(3)桑娜夫妻俩(
)从早到晚的干活,(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水渐渐蹿上来,到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
(2)渔夫对桑娜说:“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改为转述句)
.
5.读句子,完成练习。(6分)
(1)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两次“沉默”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4分)
.
.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两句话是
描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
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2分)
七、口语交际。(5分)
说服妈妈,让我看课外书。
.
.
.
八、阅读理解。(14分)
一条透明的鱼
一个二年级的美国男孩非常喜欢他的叔叔,但是他的叔叔在日本工作。一天男孩收到叔叔的一封来信,叔叔告诉男孩,在男孩生日的时候,要送给他一条来自日本的透明鱼。男孩骄傲地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这个消息,并准备好一只精美的鱼缸,注满清水等待着。每天同学们都充满期望地询问着他。
  终于有一天男孩收到了叔叔的礼物一个纸做的精致而透明的鱼形灯笼男孩失望地随手把它扔到了一个最深的角落里坐到鱼缸前望着第二天,迎接他的是同样的问题“来了吗?那条日本的鱼?”男孩的声音有点含糊“快了吧,我的生日就要到了。”回到家里,男孩又坐在鱼缸前,固执而专注地向里面望着。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脸上漾出了灿烂的笑容。“啊,我看到了,一条多么漂亮的鱼啊!”
  接下来的第二天,男孩高兴地告诉同学们,是的,日本的鱼来了,那是一条透明的鱼,在他的鱼缸里,非常可爱,非常奇特……所有的孩子都羡慕极了,他们都说真想看看这条鱼。于是,老师问男孩,愿不愿意把鱼带到学校来,让大家也分享一下他的快乐?“当然!”男孩回答。
  男孩小心地捧着鱼缸走进教室,所有的孩子都拥了上去。然后,所有的孩子都将小脑袋转向这个男孩。“当然啦,你开始可能看不见,”男孩告诉同学们,“这是一条透明的鱼,你必须用心去看,那样你才能看到它。”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孩子发出欢呼,“看到了!它的嘴在一张一合。”“它的眼睛是圆圆的,还有金边哪!”“看,它的鳞多亮,看它游得多快呀!”……全班孩子陶醉在对透明鱼的欣赏中,由衷地赞叹着。
  这时,老师微笑着说话了。她首先提醒大家,是不是该感谢鱼的主人,他让大家见到了这样一条透明美丽的鱼,然后她问孩子们,愿不愿意把他们所见到的鱼画出来?孩子们都很感谢作为鱼主人的小男孩,孩子们都很愿意画这条美丽的透明鱼……
  最后,教师把所有孩子的画都贴到了墙上,画上的鱼异彩纷呈,千姿百态,教师说孩子们画得不错,孩子们认为还是鱼缸里的鱼更漂亮。老师说,是啊,是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专注——(
 )
千姿百态——(
 )
含糊——(
 )
异彩纷呈——(
 )
2.给文中画线句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3.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
 )是叔叔送给男孩的生日礼物。
A.一条透明的鱼
B.一幅画有鱼的画
C.一个纸做的鱼形灯笼
(2)男孩和其他的孩子是(
)到那条透明鱼的。
A.用心看
B.用眼睛看
C.用手触摸
4.根据短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男孩很骄傲是因为_
_

(2)男孩的声音有些含糊是因为__
_。
(3)男孩的脸上漾起了笑容是因为_

5.孩子们为什么能看到那条透明鱼呢?(2分)
.
九、习作展示。(25分)
“人间处处有真情”,今天,让我们来写一写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写好事情发生的环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默写《回乡偶书》后两句,正确、工整、匀称、美观写在格子里。(3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huà
yǒnɡ
quán
pénɡ


huǒ
xiān
dònɡ
废话
涌泉
澎湖
熄火
掀动
liú
tǎnɡ
shā


miè
xiān

nǎo
sháo
流淌
沙哑
熄灭
掀起
脑勺
三、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3分)
1.作:A.
zuò
B.zuō
作业(
A

自作自受(
A

作坊(
B

2.折:A.zhé
B.zhē
C.shé
折本(
C

折腾(
B

打折(
A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2.《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3.《爱的教育》写出了小说中的人物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4.《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
5.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
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D?)。
A.咆哮(báo)?困难(kùn)?飞溅(jiàn)
B.搀扶(cān)?胸膛(tɑnɡ)?淋湿(lín)
C.揪着(qiū)?皱纹(zhòu)?熄灭(xī)
D.祭奠(diàn)?流淌(tǎnɡ)?呻吟(shēn)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抱怨)
B.
(身体)强壮高大。(健壮)
C.遇事不利;遭遇不好。(倒霉)
D.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奇特)
3.下列对语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句中“忐忑不安”形容桑娜心神不安定,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B.句中写出了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
C.句中还写出了桑娜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说明了桑娜自作主张,独断独行。
D.
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4.
下列对《在柏林》一文中语句“‘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
B.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
C.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D.
是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5.《在柏林》一文采用了(
A
)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A.以小见大
B.以物喻人
C.欲扬先抑
D.借景抒情
六、填空题。(25分)
1.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窄窄)的木桥 (乱哄哄)的人们 (熟睡)的孩子 
(波涛)的轰鸣
(白茫茫)的世界 (苍白)的脸色
2.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6分)
清新
黎明
清脆
惊慌
镇定
痛苦
沙哑
放肆
欢乐
拘谨
浑浊
黄昏
(黎明)—(黄昏)
(惊慌)—(镇定)
(痛苦)—(欢乐)
(沙哑)—(清脆)
(放肆)—(拘谨)
(清新)—(浑浊)
3.关联词语填空。(3分)
(1)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2)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3)桑娜夫妻俩(虽然)从早到晚的干活,(可是)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水渐渐蹿上来,到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2)渔夫对桑娜说:“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改为转述句)
渔夫对桑娜说,他不在,桑娜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5.读句子,完成练习。(6分)
(1)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两次“沉默”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4分)
桑娜在想怎么跟丈夫说自己已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了,桑娜的沉默带着试探意图,她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渔夫还在回忆着外面狂风怒号的情景。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两句话是
环境
描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
热心
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2分)
七、口语交际。(5分)
说服妈妈,让我看课外书。
示例:妈妈,我知道您不让我看课外书,怕耽误我的学习时间,影响我的学习。可是您知道吗,如果我不看课外书,了解的课外知识就少了,写作文时就没东西可写。书本上学的那点知识是不够的。选择书籍时我也会注意的不读一些不适合或者根本就没有用的书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请妈妈支持我看课外书!
八、阅读理解。(14分)
一条透明的鱼
一个二年级的美国男孩非常喜欢他的叔叔,但是他的叔叔在日本工作。一天男孩收到叔叔的一封来信,叔叔告诉男孩,在男孩生日的时候,要送给他一条来自日本的透明鱼。男孩骄傲地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这个消息,并准备好一只精美的鱼缸,注满清水等待着。每天同学们都充满期望地询问着他。
  终于有一天男孩收到了叔叔的礼物一个纸做的精致而透明的鱼形灯笼男孩失望地随手把它扔到了一个最深的角落里坐到鱼缸前望着第二天,迎接他的是同样的问题“来了吗?那条日本的鱼?”男孩的声音有点含糊“快了吧,我的生日就要到了。”回到家里,男孩又坐在鱼缸前,固执而专注地向里面望着。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脸上漾出了灿烂的笑容。“啊,我看到了,一条多么漂亮的鱼啊!”
  接下来的第二天,男孩高兴地告诉同学们,是的,日本的鱼来了,那是一条透明的鱼,在他的鱼缸里,非常可爱,非常奇特……所有的孩子都羡慕极了,他们都说真想看看这条鱼。于是,老师问男孩,愿不愿意把鱼带到学校来,让大家也分享一下他的快乐?“当然!”男孩回答。
  男孩小心地捧着鱼缸走进教室,所有的孩子都拥了上去。然后,所有的孩子都将小脑袋转向这个男孩。“当然啦,你开始可能看不见,”男孩告诉同学们,“这是一条透明的鱼,你必须用心去看,那样你才能看到它。”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孩子发出欢呼,“看到了!它的嘴在一张一合。”“它的眼睛是圆圆的,还有金边哪!”“看,它的鳞多亮,看它游得多快呀!”……全班孩子陶醉在对透明鱼的欣赏中,由衷地赞叹着。
  这时,老师微笑着说话了。她首先提醒大家,是不是该感谢鱼的主人,他让大家见到了这样一条透明美丽的鱼,然后她问孩子们,愿不愿意把他们所见到的鱼画出来?孩子们都很感谢作为鱼主人的小男孩,孩子们都很愿意画这条美丽的透明鱼……
  最后,教师把所有孩子的画都贴到了墙上,画上的鱼异彩纷呈,千姿百态,教师说孩子们画得不错,孩子们认为还是鱼缸里的鱼更漂亮。老师说,是啊,是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专注——(专心 )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
含糊——(含混 )
异彩纷呈——(色彩缤纷 )
2.给文中画线句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
B.,。。,……
C.,。,……
D.,,。,。
3.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C )是叔叔送给男孩的生日礼物。
A.一条透明的鱼
B.一幅画有鱼的画
C.一个纸做的鱼形灯笼
(2)男孩和其他的孩子是(
A
)到那条透明鱼的。
A.用心看
B.用眼睛看
C.用手触摸
4.根据短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男孩很骄傲是因为_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叔叔要送给他一条透明的鱼_

(2)男孩的声音有些含糊是因为__叔叔送的只是一条鱼形灯笼,不是他和同学们想的透明的鱼_。
(3)男孩的脸上漾起了笑容是因为_他用心看到了一条漂亮的鱼,他相信其他同学也能看到。
5.孩子们为什么能看到那条透明鱼呢?(2分)
因为同学们展开了想象,想象到了这条鱼的样子。(意思对即可)
九、习作展示。(25分)
“人间处处有真情”,今天,让我们来写一写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写好事情发生的环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