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8 08: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一目 隋朝兴亡
第二目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第三目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分析重点难点:
统一
繁荣昌盛
分裂
历史发展
必然性、曲折性
重点:隋朝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
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藩镇割据
民族融合
一、隋的兴亡
1.建立: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
2.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一)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
1、广设仓库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一、隋的兴亡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隋朝洛阳城复原图
一、隋的兴亡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3、开通大运河
涿郡
洛阳
余杭
一、隋的兴亡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一、隋的兴亡
(三)隋末暴政
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
暴政
农民起义
隋朝灭亡
(618年)
1)、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一)唐朝的建立与鼎盛 1、政治
2)、 唐太宗——贞观之治
3)、武则天废唐称帝,国号为 “周”,史称“武周”
4)、唐玄宗——开元盛世
(1)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2)政治: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措施
措施
政治: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兴文治
经济:发展生产
军事:改革兵制
(全盛时期)
早期
共性:
任用贤才 发展生产 推行改革
励精图治
“人治”
(贤人政治)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一)唐朝的建立与鼎盛 2、疆域拓展、民族交融
③ 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1)、唐与突厥

唐高宗时灭
西突厥。
①贞观初年,唐军大破东突厥,擒获颉利可汗。
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
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一)唐朝的建立与鼎盛 2、疆域拓展、民族交融
2) 唐与吐蕃
9世纪,唐蕃会盟停止战争
3) 唐与回纥、靺鞨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一)唐朝的建立与鼎盛 2、疆域拓展、民族交融
回纥hé,维吾尔族祖先
唐玄宗封
靺鞨(mò hé)族
首领大祚(zuò)荣为渤海郡王。
三、唐朝的衰亡 1、安史之乱
外重内轻
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材料一: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者所立者七君。
——《新唐书》卷九《本纪九》
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
三、唐朝的衰亡 2、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材料二: 穆宗以后,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朋党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官僚士大夫们因为出身、政见的差别以及个人恩怨的关系,围绕着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 ,历穆、敬、文、 武、宣五朝。
朋党之争,加深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三、唐朝的衰亡 3、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唐朝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唐朝的衰亡 4、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五代:黄河流域
先后出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
南方:九个政权
北方:北汉
周世宗柴荣改革,
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
统一
盛世
危机
分裂
局部统一
隋唐建立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后周统一
小结:
1、隋朝
兴亡
建立与统一: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经济建设:
灭亡:
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朝的
繁荣与衰落:
唐朝前期的鼎盛: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
武周政治,承上启下
唐玄宗前期将唐朝推向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后期的衰落: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黄巢起义
3、唐朝灭亡:
背诵知识点
唐朝的民族交融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管理东北
唐蕃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交流
加速唐朝衰落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开始“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
拓展: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用辨证史观评价隋炀帝
功:在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民众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灾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