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10: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二:我们周围的空气
【专题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
【例1】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氦气 ④ 氢气 ⑤ 氮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
1.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而空气中没有
B.火星有了大气层也就同样适合人类生存
C.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D.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试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只要写一个认识)
【专题二:氧气的性质】
【例2】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燃烧现象为:???? 。
(2)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3)集气瓶燃烧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关于氮气一条化学性质为:???? 。
(4)实验完毕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最终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 。(写一点即可)
(5)不能用木炭或硫粉代替红磷实验的原因是:???? 。
?
【强化训练】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
D.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专题三:氧气的制取】
【例3】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导管口通入。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应从 导管口通入。如要检验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若装置中储存了氧气,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 端通入。
【强化训练】
1.某同学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2.结合下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
(1)写出B图中仪器的名称(不包括木块、棉花) 。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B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4)如果采用E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
(5)实验室制取氧气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专题四:混合物与纯净物】
【例】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水
B. 蔗糖
C. 加碘盐
D. 二氧化碳
【强化训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自来水
B. 汽水
C. 液态氧气
D. 液态空气
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不锈钢
B. 干冰
C. 碘酒
D. 石灰石
【达标测练】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普利斯特里和舍勒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汤姆生
2.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进行该实验
B. 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助燃
C.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约为5:1
D. 若最后液体进入广口瓶的体积不到1/5,则有可能是红磷过多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5.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6.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7.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9.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净化后的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矿泉水;⑤海水;⑥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10.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序号)。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
(3)想一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 。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1.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二:我们周围的空气参考答案
【专题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
【例1】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氦气 ④ 氢气 ⑤ 氮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② ④ ⑤ 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考查。由于氦气密度较小,则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氢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氮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答案分别为 ③ ② ④ ⑤ ① 。
【强化训练】
1.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而空气中没有
B.火星有了大气层也就同样适合人类生存
C.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D.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答案】D.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试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只要写一个认识)
【答案】(1)镁燃烧后,烧杯内外形成气压差,所以水会进入烧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则可推测: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及镁除了与氧气反应,还和氮气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则可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镁+二氧化碳碳+氧化镁.
(3)镁与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发生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故答为:(1)烧杯;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2)21%,假设二? 空气中其他成分与镁条反应而减少(或其他合理答案)
文字表达式:镁+二氧化碳碳+氧化镁.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二氧化碳不一定能来灭火等合理答案
【专题二:氧气的性质】
【例2】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燃烧现象为:???? 。
(2)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3)集气瓶燃烧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关于氮气一条化学性质为:???? 。
(4)实验完毕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最终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 。(写一点即可)
(5)不能用木炭或硫粉代替红磷实验的原因是:???? 。
?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水约占其容积的。
(3)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剩余的主要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这是氮气的化学性质。
(4)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合理即可)。
(5)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强化训练】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答案】D?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
D.灼烧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答案】C
【专题三:氧气的制取】
【例3】如图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导管口通入。若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应从 导管口通入。如要检验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若装置中储存了氧气,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 端通入。
【答案】B A A A B
【强化训练】
1.某同学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答案】D
2.结合下图回答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
(1)写出B图中仪器的名称(不包括木块、棉花) 。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B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4)如果采用E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
(5)实验室制取氧气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答案】试管、酒精灯、铁架台 B C或E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O2流进入导气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①②
【专题四:混合物与纯净物】
【例】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水
B. 蔗糖
C. 加碘盐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水、蔗糖、二氧化碳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应选C。
【强化训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自来水
B. 汽水
C. 液态氧气
D. 液态空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液态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自来水中含有水、杀菌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氮、液氧、液态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应选C。
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不锈钢
B. 干冰
C. 碘酒
D. 石灰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纯净物;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属混合物;石灰石的主成分的碳酸钙,属混合物。故答案应选B。
【达标测练】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普利斯特里和舍勒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汤姆生
【答案】C
2.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进行该实验
B. 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助燃
C.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约为5:1
D. 若最后液体进入广口瓶的体积不到1/5,则有可能是红磷过多
【答案】B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B
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答案】B
5.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答案】A
6.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答案】D
7.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答案】D
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答案】A
9.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净化后的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矿泉水;⑤海水;⑥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②④⑤ ①③⑥
10.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序号)。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
(3)想一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 。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D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化石燃料的燃烧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等
11.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答案】(1)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剧烈;未在集气瓶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试管外壁有水未擦拭干燥
(3)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果更精确;8;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