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三节:建立你的健 康信息档案
下面这些仪器叫什么?
米尺
皮尺
钢卷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测量长度
它们都用来测什么?
【一】测量你的身高
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最大值(量程)、最小刻度值(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一】测量你的身高
⑴认识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
0
1
2
3
4
(cm)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cm,
分度值是_______cm。
4.5
0.1
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量的长度
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一】测量你的身高
⑵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米(m);
常用单位—
千米(㎞),厘米(㎝),
毫米(㎜),微米(μm),
纳米(nm)等.
问: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测量你的身高
☆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及科学计数法。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 毫米
1毫米= 微米
= 纳米
1000
10
100
1000
1000
1000000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000000微米=109纳米
=103 米
1分米=0.1米,1微米=0.000001米
【一】测量你的身高
1. 0.015km= dm
练习:单位换算
0.015×1km
10000dm
=150dm
1km
10000dm
1km
10000dm
1km
10000dm
= 0.015×
单位由大到小换算,乘以相差倍数
2. 12.5mm= m
练习:单位换算
12.5×1mm
=0.0125m
= 12.5除
单位由小到大换算,除以相差倍数
1000m
3. 12.5m= mm
练习:单位换算
4. 72mm=_____cm=______ μm
⑶长度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
放正确、
看正确、
读正确、
记正确。
【一】测量你的身高
选正确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放正确
正确是 B
看正确
×
√
【一】测量你的身高
读正确和记正确
测量结果包括数据和单位,数据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数字
测量结果
单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刻度尺上可以读出的分度值以上的数字
用肉眼估计出来的,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3.26cm
3.2cm
0.06cm
【一】测量你的身高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3.50cm
3.5cm
0.00cm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2.75cm
2.7cm
0.05cm
【一】测量你的身高
练一练
1
2
0
1
2
3
4
(cm)
0
1
2
3
4
(cm)
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1.66cm
1.6cm
0.06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1.6cm
1cm
0.6cm
【一】测量你的身高
3
4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决定,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度越高
⑶长度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
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测量值=
准确值
+
估计值
【一】测量你的身高
选正确
⑷测量误差
⑴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⑵误差产生的原因:
跟测量的人和测量工具有关。
⑶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换更精确
的测量工具(或校正测量工具)。
【一】测量你的身高
1、某同学测量一只铅笔的长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是:16.58cm,16.57cm,16.55cm,16.56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测量结果是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
练习:
2、四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27.4cm B、27.9cm
C、279.4mm D、27.648cm
1mm
16.57cm
16.5cm
0.07cm
C
【一】测量你的身高
3、关于测量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选用精密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一】测量你的身高
测量你的身高
测量你的胸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胸围( 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身高(cm)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软线、轮子法
适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累计法
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测量你的体重
工具:
磅秤
注意:
零刻度,量程,分度值。
我的身高是_________体重是 ________
【二】测量你的体重
⑴温度 :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⑵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 :
温度计
⑶温度单位:
常用单位—摄氏度(℃)
⑷温度计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三】测量你的体温
测量你的体温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水的沸点)的温度为100度
2、摄氏温度的写法和读法
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
在标准大气压下:
读作“37摄氏度”
读作“零下4.7摄氏度”
或“负4.7摄氏度”
【三】测量你的体温
⑸温度计使用方法:
①被测物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量程。
②温度计的测温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温度稳定后再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④读数方法与刻度尺类似(不需要估计)。
【三】测量你的体温
10
℃
0
10
0
10
10
℃
8℃
-6℃
读数是:
读数是:
练习:
【三】测量你的体温
构造特点:
玻璃管细,测温泡大,玻璃管与测温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
量程:
35℃-42℃
最小刻度:
0.1℃
【三】测量你的体温
观察体温计
(2)为什么使用前要将体温计玻璃管用力往下甩?
(1)为什么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实验用的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
思考:
(3)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为什么
棱之间做成圆弧形?
(4) 两支体温计用后的示数都是37.5℃,都没有甩
过的,分别用来测量实际体温分别是 37 ℃
和 38 ℃两位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
分别是多少
【三】测量你的体温
(P-17)
【三】测量你的体温
1:人体体温图
2:自然界中一些
物质的温度
(P-18)
测量你的体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体温(℃)
练习:
1.温度是表示 ____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0℃,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2.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______,读作 _________ .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 ,最小刻度值是______.
物体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
摄氏
冰水混合物
沸水
37℃
37摄氏度
35℃~42℃
0.1℃
【三】测量你的体温
4.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C
D
【三】测量你的体温
6、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
A、取一只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D、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
E、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F、让温度计玻璃泡在水中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
G、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B、A、E、D、C、F、H、G
【三】测量你的体温
钟
表
秒表
测量你的心率
心率:
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工具:
钟、表、停时表(停表、秒表)。
☆测量你的心率
【四】测量你的心率
测量时刻
测量时间间隔1、生物圈包括生物( 、 、 );非生物( 、 、
等)。
2、种群定义为 。
3、种群三要素包括: ; ; 。
4、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 、
和 。
5、群落的定义为: 。
6、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环境,群落大体分为:
和 。
7、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 。在各种群落当中 占主导地位。
8、写出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
。
9、森林被称为地球的 。
10、森林的功能有: 、 、
、 、 等。
1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 ;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
的国家是 ;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 ,
其次 ,第三是 ;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 。
12、填表(1)
群落名称 分布区域 主要生物类群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13、生态系统定义为
。
14、生态系统按生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为 和 ;
按形成过程可为 、 、 。
15、生态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即为生物群落,包括 、 和 的各种生物; 为空气、水分、养料、气候因子、太阳能土壤等
16、 决定生态系统的特征。
17、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图:(补上箭头)
生产者
非生物因素 消费者
分解者
18、食物链:由于 而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以 表示捕食关系, 在前, 在后,食物链的起点是 ,终点是 。
19、食物链只有 和 ,没有 和 。
20、 和 是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
21、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是 。
2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但这个调节能力是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应该遵循 的原则。
23、生态农业的类型有: 和 。
24、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5、生物圈是 及其 的综合圈。包括 、
和 。其中 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
26、生物圈Ⅰ号代表 ;生物圈Ⅱ号代表 。
27、导致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28、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了 ,并且把每年的 定为世界环境日。
29、我国于1989年12月公布 。
30、我国的生态农业都体现 、 、 的协调统一。
31、生产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将无机物合成为 。因此它是 生物。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总结)
第一节 艳丽多姿的生物
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或生境。
2.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3.陆地环境的特点:水分不充足和环境条件复杂。(造成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4.叶:大多数植物的叶是绿色扁平状(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制造有机物)
5.叶在地球上的分布:从热带到寒带,叶的形状一般为:从常绿→落叶,阔叶→针叶。
6.茎:一般分为:直立茎(大多数植物);
缠绕茎(牵牛花、何首乌);
匍匐茎(草莓、番薯);
攀缘茎(葡萄、黄瓜、爬山虎、蔷薇);
7.虫媒花特点:色彩艳丽;风媒花特点:轻
8.陆生动物:附肢发达,主动捕食,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
9.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蝙蝠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
10.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1)身体呈纺锤形(2)前肢变成翼(3)骨轻中空等。
11.骆驼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身体结构特征:(1)四肢底部有后皮,适于沙地行走(2)驼峰贮有脂肪,可以分解产生水和能量(3)骆驼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
12.保护色:避役、蚱蜢、大刀螂等;
拟态:竹节虫、尺蠖、木叶蝶等;
警戒色:一般有毒刺或恶臭等。
13.水生环境比陆地环境要稳定,因此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简单。
14.黑藻和金鱼藻是高等植物。
15.水生动物是被动捕食。蓝鲸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
16.青蛙:(1)幼体,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适应陆栖生活。
第二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1.所有的生物都能有感觉、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生物都能进行生殖。这些活动称为生命活动。
2.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应激性和运动、繁殖和遗传。
3.地球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紫藤。
4.世界上最高的树木:北美红杉(长青世界爷)。第一章银河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1、银河系是由千百亿颗 、大量的 和 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中包容了大约 - 颗恒星,肉眼能看见 颗左右较亮的星星。
2、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时: 。
3、银河系形状从侧面看时: 。
银河系的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 。
4、银河系的直径为: 光年= 千米。
在真空中,光速= 千米/时= 米/秒
5、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叫 ,光年为 (“距离单位”或“时间单位”)
1光年= 千米
6、1天文单位=
太阳位于银河系 光年的地方。银河系之外的叫 ,又叫 。
7、宇宙
( )
8、离地球最近的:①恒星— ;②行星— ;③天体--- 。
9、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 。温度:
10、温度比周围低2000 ℃左右,从地球上看上去这些地方显得比较暗,好像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叫 。最早观测记录国家: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峰年概念: 谷年概念:
太阳黑子周期: 。太阳黑子过多对地球的影响: 、 、 、
12、
太阳的由里到外层次 太阳活动类型
核心
13、太阳的太阳的半径有将近 km
质量是地球的 倍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 倍。
14、地心说提出者: ;日心说提出者: 。
15、太阳与地球、人类和生物的关系?
16、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从近到远):
。
17、类地行星:
特点:
类木行星:
特点:
18、无卫星的行星: ;卫星数最多的: 。
19、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从大到小):
。
20.除 星之外其他行星都自 向 自转,同时还在自 向 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八大行星的形状都接近于 体。
除 星的公转轨道比较扁以外,其他大行星的轨道都是近乎 。
21、写出特征:
水星 ;
金星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22、写出别名:水星 ;金星 。
有光环的是 、 、 、 。
23、除了 没有卫星,地球有 颗卫星,就是 , 星的卫星最多,有 颗。
24 星可自身发光发热, 星靠反射太阳光, 星位置几乎恒定不变。[填恒星或行星]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总结)
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生物物种:生物性状相似,能相互交配,并能繁殖出具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2、性状:指示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骡:是公驴与母马交配产生的,但骡不能繁殖后代,因此骡不是一个物种。
4、物种多样性: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上,又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5、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包括: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其中热带雨林的物种最多,占50%以上。
6、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隔,使地球上的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形成新的物种。
第二节 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1、人的性状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相貌、指纹、血型等方面。
2、指纹:①一个人的指纹,一生当中都不会改变。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即具有唯一性。②应用:警察常利用指纹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有关部门还利用指纹作为社会生活中的识别证件。
2、在人的全部基因当中,人与人之间相同部分高达99.99%,只有0.01%不同。
3、血型:①、地球上的人有四种基本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②、四种基本血型当中:O型较多,A型次之,AB型最少。
③、血型不合适的血液相混合会发生红血细胞凝集现象.
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1、四川卧龙山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
2、造成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减少的根本原因:当地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
3、保护生物多样性即要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的环境。
4、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树立保护意识。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设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效果最好
②移地保护:包括遗传资源种质库、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等。
6、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56年)
7、现在已经建立1200多个自然保护区。
8、熊猫属于肉食类动物。
9、国珍惜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朱 、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鱼类)、金斑喙凤蝶(无脊椎动物)。
10、珍惜植物:金花茶(茶族皇后)、银杉、珙桐等。
12、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对公民进行科学教育的讲坛,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场所。
13、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加剧。
第四节: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1、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包括:食用生物资源、药用生物
资源、观赏生物资源、工业原料资源。
2、食用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量。
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药用生物资源:合理利用药用资源,应充分考虑保护生物多阳性,药用生物除有节制地野外采收外,更应该提倡“以养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
5、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6、观赏生物包括:观赏植物和观赏动物。
7、观赏植物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和观茎植物。
8、人类应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共29张PPT)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
长度的单位
国际制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除此以外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
1千米(km)=1000m=103m
1 米(m)=10 dm
1分米(dm)=10 mm
1毫米(mm)=1000μm=103 μm
1微米=1000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
长度的单位换算
1分米(dm)=0.1m=10-1m
1千米(km)=1000m=103m
1厘米(cm)=0.01m=10-2m
1毫米(mm)=0.001m=10-3m
1微米(μm)=0.000001m=10-6m
1纳米(nm)=0.000000001m=10-9m
1. 0.015km= dm
练习:单位换算
0.015×1km
10000dm
=150dm
1km
10000dm
1km
10000dm
1km
10000dm
= 0.015×
单位由大到小换算,乘以相差倍数
2. 12.5mm= m
练习:单位换算
12.5×1mm
=0.0125m
= 12.5除
单位由小到大换算,除以相差倍数
1000m
3. 12.5m= mm
练习:单位换算
4. 72mm=_____cm=______ μm
请同学观察自己的刻度尺
1 它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量程)是多少
2 它的最小刻度代表多长(分度值)
3怎么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呢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正确放置刻度尺
1.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尺的位置放正。
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的读数方法
1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2测量的结果应该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测量结果的数字和单位组成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1. 小红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桌,下面的数据记录中,肯定不合理的是
A 2.589m, B 2.5897m,
C 2.587m, D 2.586m;
练习
B
A
D
C
用刻度尺测量一根木棒,所得结果是5.95m正确,这个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 厘米, B分米,
C 毫米, D 米;
练习
B
A
D
C
活动
请每个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下我们科学书的宽度?
误差
引起误差的原因?
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的本质?
1不可能估计的很准确
2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练习
1. 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后,忘记书写单 位了(这是不应该发生的),请你代他填上.
(1)张刚的身高:1.63 ;
(2)张刚的胸围:74.6 ;
(3)课桌桌面长:6.00 ;
m
cm
dm
2. 你身体上接近50mm的长度是:
A 拇指指甲的宽度, B 拇指的长度,
C 肩膀的宽度, D 头发丝的直径;
练习
B
A
D
C
3. 5分硬币的直径约为:
A 25μm B 25cm C 25mm
练习
C
A
B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软线、轮子法
适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累计法
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有趣的人体尺度
小资料
你为你的父母或兄长量一量脚长和身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身高往往是脚长的7倍。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人要穿小号鞋就是这个道理。
有趣的人体尺度
小资料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cm,那么,罪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 (25.7cm×7=179.9cm)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身高是168cm,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 全国统一鞋号是根据脚长编定的,如24号,就适合脚长为24厘米的人穿,算出脚长就可以算出鞋号了。
有趣的人体尺度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他身高的 1/4。
★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
小资料第八章 地球上的生物圈(总结)
生物圈包括: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水、土壤、空气、温度、阳光等)。
第一节 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
1、种群:在一定地域或空间内,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即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2、种群三要素:①一定空间;②同种生物;③个体的总和
3、种群的基本特征:
①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②性别比例1、雌雄相当型: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雄少型 :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3。雌少雄多型 :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③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④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 群落
1、群落:生活在一定环境内,各种生物的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
2、群落三要素: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
②“各种生物种群”实际上是这一区域内各种 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种群。
③“总和”的关键是指这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具体有: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
3、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环境,群落大体分为: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4、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在各种群落当中植物占主导地位。
5、群落中生物间的关系:
①生物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②生物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 竞争、捕食
6、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出现灌木→出现乔木→形成一个稳定的天然森林。
7、森林被称为地球的“绿色之肺”。
8、森林的功能:涵养水分、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9、森林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亚马逊河流域;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芬兰,其次瑞士,第三是日本;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德国。
群落名称 分布区域 特点 主要生物类群
热带雨林 热带地区 种类最丰富,层次多,结构 最复杂 乔木、灌木、附生植物、各种动物种群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地区 种类多,结构复杂 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针叶林 寒温带 种类少,结构简单 一般松属和杉属的植物
草原 草原 种类少,层次少 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马种群
荒漠 干旱地区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疏
沼泽 低凹地和排水不良地带 种类稀少,结构简单 主要植物水葱、花蔺,有珍稀鸟类种群
第二节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群落及其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综合,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分类:①按生物的栖息环境分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②按形成过程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原始森林)、半人工生态系统(农田、鱼塘)、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宇宙飞船)
3、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物成分即为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各种生物;非生物成分为空气、水分、养料、气候因子、太阳能土壤等
4、非生物因素决定生态系统的特征。
5、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图:
生产者
非生物因素 消费者
分解者
6、食物链:由于食物关系而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
①以“→”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②食物链的起点:绿色植物(生产者),终点:动物(消费者)
③一般次序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动物。
④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⑤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
⑥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1)能量逐级递减
(2)单向性,不可逆性。
7、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调节能力上有限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应该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
8、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类型为:人工生态系统。
9、生态农业的类型:基塘系统生态农业模型和庭院立体生态农业模型。
第三节 生物圈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的大气层、水圈、岩石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综合圈。
3、生物圈范围:大气层下层(对流层)、岩石圈上层(土壤层)、水圈的一部分。即大约包括从海平面下12千米到海平面上10千米范围的海洋、陆地和空中。其中海平面上下100米内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4、生物圈Ⅰ号----地球;生物圈Ⅱ号-----模拟地球
5、导致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生物圈Ⅱ号的自动调节能力太弱。
6、1972年6月5日-----6月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并且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7、我国于1989年12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1、生物多样性包括: 、 和 三个层次。
2、怎样的生物称为同一物种? 。
3、骡 繁殖后代,因此骡 一个物种。(填“是”与“不是”)。
4、物种多样性指 。不仅体现在
上,又体现在 上。物种多样性
是 的重要体现。
5、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包括: 、 、
。其中 的物种最多,占50%以上。
6、由于地理 ,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因此形成 。
7、每个人的指纹都是 的,所以有关部门利用指纹作为社会生活
中的 。
8、在人的全部基因当中,人与人之间只有 不同。
9、地球上的人的基本血型包括: 。其中 较
多, 最少。
10、卧龙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保护区。
11、造成大熊猫的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
、 、 。
12、保护生物多样性即要保护 及其 。
1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即 。
14、移地保护包括建立 、 、 和水族馆等。
15、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18、现在已经建立 个自然保护区。
19、熊猫属于 类动物(填“肉食”或“草食”)。
20、我国的珍稀动物有 ;
珍稀植物有 。
21、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 ,是科学研究的 ,是对公民进行科学教育的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
22、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23、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包括: 、 、
和 。
24、食用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 、 、
、 和 。
25、袁隆平被誉为 。
26、在合理利用药用资源时,应充分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药用生物除
有节制地野外采收外,更应该提倡“ 的原则。
27、 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28、观赏植物分为: 、 、 和 。1、科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 和 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2、温度:表示 。用 来测定温度。单位: 。
3、质量:表示 。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
4、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定为00C; 的温度定为1000C。
5、2.867m的最小刻度为: 。
9、2.79米= 微米。
10、误差定义:表示 。
11、减少误差的方法: 。
12、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点:①
② ③
④
13、信息载体: 、 、 等。
14、信息工具: 、 、 等。
15、星空的旋转方向: 。星空方位: 。
16、恒星与行星的根本区别是: 。
17、写出个星座的特征及代表星:
大熊( )-- ;小熊( )-- ;
天琴( )- ;天鹰( )--- 。
18、如何寻找北极星:
。
19、我们用肉眼能看到 颗亮行星, 颗比较亮的星。
20、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时: 。
21、银河系的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 。
22、银河系的直径为: 千米。
23、1天文单位=
24、光年为 (“距离单位”或“时间单位”)
25、离地球最近的:①恒星— ;②行星— ;③天体--- 。
26、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 。
27、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 。
28、地心说: ;日心说: 。
29、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从近到远):
。
30、类地行星:
特点:
31、无卫星的行星: ;卫星数最多的: 。
32、九大行星按质量大小(从大到小):
。
33、写出特征:火星— ;木星— ;
土星- ;天王星--- ;
海王星— 。
34、写出别名:水星 ;金星 。
35、太阳系小天体包括: 。
36、小行星带,分布于 。
37、世界上第一颗被 发现,编号“小行星1号”,我国命名为: 。
38、我国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被 命名为 。
6、彗星主要由 组成,基本结构包括
,其中哈雷彗星的周期为 我们可以在 年再次看到它。第二章:昼夜和四季总结
第一节:昼夜的成因
1:地球的自转: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一周,定为一日,1日=24小时。
地球的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产生的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现象等。
2.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的自转
3.自转方向:(1)从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逆时针旋转。
(2)从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顺时针旋转。
4.古代计时仪器:日晷,漏刻,圭表等。
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及贡献:(1)张衡(东汉)地动仪、浑天仪、《灵宪》和《灵宪图》
(2)祖冲之(南北朝)圆周率的计算、《大明历》
(3)一行(唐朝)《大衍历》。准确阐明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行速度的规律,提出了正确划分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制成黄道游仪和浑天铜仪; “复矩”,能够准确测量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在世界科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准确地提供了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
(4)郭守敬(元朝)《授时历》采用了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测定了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与实际只差26秒,
5晨昏线:(1)特征:与太阳光方向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2)判别(与地球的旋转方向相结合):从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的为昏线;
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
第二节:四季与节气
地球的公转:地球在椭圆形的轨道上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周期=365.256日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以 北 半 球 为 中 心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太阳高度 适中 大 适中 小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短
气温高低 适中 高 适中 低
夏至日(6月21/22日):太阳高度角最大,昼最长也最短,太阳直射点在23.50N;
冬至日(12月21/22日):太阳高度角最小,昼最短夜最长,太阳直射点在23.50S;
春分日(3月21/22日):太阳高度角适中,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00,既赤道上;
秋分日(9月21/22日):太阳高度角适中,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00,即赤道上;
8.黄赤夹角: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黄道面)与地球的自转轨道平面(赤道面)的夹角。为23.50
9.节气:季节与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每两个节气之间间隔15天。
第三节:月球与月相
1.环形山:最大的叫贝利环形山,绝大多数环形山是有陨星的撞击而形成的。
2.月球的表面无大气(不能传播声音)和水,温差大,导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
3.半径1738Km,体积为地球的2%,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4.日地平均距离:1.496 x 108Km,月地平均距离:384400Km,(所以从地球上看去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5.月球自转周期:27.3日,公转周期:27.3日,(所以我们从地球上看,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6.月相:月球相貌的变化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7.在一个月中要经历(主要月相):
月 相 农 历 时 间 别 称 日、地、月位置关系
新月 初一 朔 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满月 十五、十六 望 地球在日月的中间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8.朔望月: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间隔,它是月相的变化周期,我国民间沿用的农历,是以朔望月为月的单位的,1朔望月=29.5日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月相与时间
日食 月球的日地的中间 新月,初一
月食 地球在日月的中间 满月,十五、十六
9.几个重要的节日
节日名 农历 月相
春节 农历一月初一 新月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蛾眉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凸月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满月(共26张PPT)
艳丽多姿的生物
浩瀚无边的太空
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
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为什么苹果熟了后会落下来?
而月球不落下地面也不飞离地球?
为什么蝙蝠能在黑夜里自由飞行而
不碰到障碍物?
大自然的奥秘
鸟类的迁徙
南极的企鹅
恐龙
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我们要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还要用脑积极地思考。
实验
根据研究目的,利用仪器设备,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自然现象
A
B
A.B两条线直吗?
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巩固今天学到的本领:
我们能够解决第一节课中的一些问题,如:
鸟类迁徙后能准确无误的回到原地?
企鹅能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生存?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课后的两个小实验P5 活动1和活动6
关注周围的自然界,你能发现什么?并试着解决。
再见!
2小
要,
4
UISUVER
你看见六个杯子吗 还是看见六对不同态度的脸
Faces or vases
102415202122233
平”MA10
产品执行标准:BTa
置两摄需平密位召厂TEL:05172-5261938
常平”牌
PING P
中国叙盲技术装各网
02
33A
28
57
6
26
12
8
24
5
0
22
0
6
图片天堂www.
图片天堂www.
图片天堂
多
5
00
昵图网 nipIc. com/ zhongyun走近科学和第一章(总结)
一、走近科学(总结)
1、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观察→收集事实和处理数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检验假设→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2)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定温度。单位: 0C
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实验室用天平来测量(常用托盘天平)。质量不会随着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顶为00C;水的沸点定为1000C。
6、①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如在开的汽车);②势能---物体具有高度或形变而具有的能(如被压缩的弹簧);③热能—任何物体都有
7、长度测量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测量值应该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103m;
1m=10dm =100cm=1000mm;1m=106um;1m=109nm
9、测量误差:①定义: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减少误差的方法:(1)多测几次求平均值(2)选择精密的仪器(3)改进实验方法 ③误差只能减少而不能避免。
10、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的台面上;②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调节横梁右侧的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③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左侧的托盘中,用镊子在右侧的托盘中放适量的砝码(左物右码),先放质量较大的砝码,再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先大后小),当天平横梁衡时,再调节游码,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④称完以后,把右盘中的砝码由大到小逐次防回到砝码盒当中,同时记录所有砝码的质量,再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待测物的质量即为两读数之和。
11、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点:①测量物的质量不可超过天平的量程;②在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砝码,切记不可用手直接拿;③放待测物和砝码时,应该轻拿轻放;④不能把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
12、信息载体:书籍、报纸、广告等。
13、信息工具:广播、电视和电话等。
14、测量体重用:磅称;测量心率用:停表(单位:次/分)
第一章 星空巡礼(总结)
第一节 观天认星
1、星空的旋转方向:自东向西。
人们常按春夏秋冬将星空分为四季星空。
2、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自身发光发热 运动 代表星
恒星 能 表面静止,实际运动 太阳
行星 不能 绕恒星作圆周运动 太阳系八大行星
3、全天分为88个星座:大熊(北斗七星)--斗柄下垂;小熊(北极星)--斗柄上翘;天琴(织女星)-方形;
天鹰(牛郎)---风筝或老鹰。
4、对北半球的人而言:北斗七星:斗柄东指—春;
南指—夏;西指—秋;北指—冬。
5、寻找北极星:以北斗七星的斗口一侧的两颗星作为指针,用一条假想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沿斗口方向延长5倍远,就可以找到北极星。
6、我们用肉眼能看到5颗亮行星(金木水火土),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
7、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构造:(P37)
第二节 银河系
1、银河系的组成:1500亿---2000亿颗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2、银河系的形状:(1)正面:车轮状的旋涡系统,从银河系的核心向外伸出四条旋臂;
(2)侧面: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3、银河系的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
4、银河系大小:直径—8万光年;质量—太阳的1400亿倍;速度—250km/s。
5、总星系关系图谱:
6、1天文单位=1.496×108km(日地之间平均距离);
7、1光年:光在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为距离单位)
第三节 最近的恒星---太阳
1、离地球最近的:①恒星—太阳;②行星—金星;③天体---月球。
2、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知识它的表面,叫光球—温度60000C。
3、太阳外层结构(从里到外):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4、太阳黑子:温度比周围低20000C左右;周期:11年;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5、地心说:托勒玫---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
6、日心说:哥白尼—地球、月球和星星围绕太阳旋转。
第四节 行星与卫星
1、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从近到远):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特点:质量小、体积小、卫星数少,无光环。
3、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卫星数多、有光环。
4、无卫星的:水星和金星;卫星数最多的:土星。
5、光环组成成分:岩石颗粒、冰块、尘埃物质。
6、太阳系九大行星按质量大小(从大到小):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
7、特征:火星—白色极冠和“运河”;木星—有大红斑;土星-最美丽的光环;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海王星—笔尖上的行星。
8、别名:水星—辰星;金星—启明星(除日月外最亮)。
第五节 太阳系小天体
1、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
2、小行星约有50万颗,分布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3、世界上第一颗被皮亚齐发现,编号“小行星1号”,我国命名为:谷神星。
4、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四颗小行星: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婚神星。
5、我国最早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中华”---张钰哲。
6、彗星:①主要由岩石颗粒和一些冰块组成。②基本结构:彗核,彗发和彗尾;③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周期:76年);④我国是最早记录彗星和彗星观测资料最丰富的国家。
7、流星:极少数流星会穿过大气层落到地面成为陨星:陨石(石质),陨铁(铁质);其中最大的陨石是中国的“吉林1号”。第四章 变化的地形(总结)
第一节 火山和地震
1.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 的表现形式。
2.火山---(1)组成:有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个部分组成。
(2)从喷发物看:主要由:火山灰、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和岩浆三部分组成。(3)分类:活火山(约500多座)、死火山、休眠火山。
3.地震-----是一种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1)地震产生时,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地震的预报-----民间:动物的异常反应;井水冒泡,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地温上升,人感到异常闷热;出现地光。现代:采用地震仪来测量。地震能够预报,但是不能准确的预报。
(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我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这也是我国台湾、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火山和地震的分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玛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地震类型: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
(6)地中海在不断缩小的原因:由于在地中海地带,亚欧板快和非洲板快之间的运动是相对的,使两板快相互碰撞挤压位于之间的地中海将不断缩小!几千年后将会消失!
(7)红海在不断变大的原因: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非洲板快向西南运动,亚欧板快向东运动随着张裂运动不断进行,红海不断扩张最终将变成大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学说:(1)创始人:魏格纳(2)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岩层的连续性,生物的相似性(亲缘关系)(3)
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分界线: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
(2)把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
(3)板块的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4)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①将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②软流圈上的物质运动使板块移动;
③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火山、地震多发生的地方。
第三节 地形的缓慢变化
地形变化的力量 内部力量 外部力量
力的来源 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外部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地震、火山 流水、风、海浪、冰川、生物…
作用结果 塑造了山岭和低地,使地表变的高低不平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两种作用同时进行,永不停息
(1)三角州的形成: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或流水作用。
(2)风化不等于风力作用。第三章 地球(总结)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中国古代的地球观:(1)天圆地方(浑天说);(2)天如斗笠,地如覆舟(盖天说)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
3.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事例:(1)走不到头的天涯海角(2)归航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3)站得高看得远(4)月食(5)头顶的天空是半球内表面(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4.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2)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3)极半径为:6356千米;(4)赤道周长和子午线(经线)周长分别为40075千米(约4万千米)和39941千米;(5)地球的表面积约:5.1x108千米.(6)扁率=(赤道半径-极半径)/赤道半径=0.00345。
5.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球体→球形,为第一次飞跃;球形→椭球形,为第二次飞跃;椭球形→梨形体,为第三次飞跃。
第二节 地球仪
1.地球仪: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由底座、固定架、球面、旋转轴四部分组成。
2:地球仪的应用:(1)查阅各地的经纬度位置;(2)演示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
3.地球自转时,旋转围绕的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心并与地球表面
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叫南极,合称两极。
4.经 线 和 纬 线 的 区 别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圆弧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相同纬度的纬线长相等,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5.经 度 和 纬 度 的 区 别
经度 纬度
度数的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赤道(00纬线)。
度数的划分 向东,向西个分作180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0,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6.东西经的判定:若向右经度增加的则为东经;若向左经度增加的则为西经。
7.南北纬的判定:若向上纬度增加的则为北纬;若向下纬度增加的则为南纬。
8.地球上几条重要的纬线:北回归线(23.50N),南回归线(23.50S)
赤道(00),北极圈(66.50N),南极圈(66.50S)
9.地球上五带划分:23.50N→23.50S为热带;23.50N→66.50N为北温带;23.50S→66.50S为南温带;66.50N→900N为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S→900S为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10.“五带”的气候:(1)热带终年炎热,全年皆夏;(2)温带冷暖适中,四季分明;(3)寒带终年寒冷,长冬无夏。
11.“五带”成因:(1)阳光直射,地面得到的热量多;斜射地面得到的热量少。(2)纬度低,地面得到的热量多;纬度高,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12.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大致通过我国的台湾省中部、广东汕头和广州、广西的梧州和云南的个旧一线。
13.低中高纬度划分:00→300为低纬度;300→600为中纬度;
600→900为高纬度。
第三节 时区和日界线
1.地方时:(1)以当地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时刻。
(2)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不同的经线上,位置越东地方时越早,越西地方时来得越晚。而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是相同的。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3.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150),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 ,又称为标准时。每个时区之间相差1个小时。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且东十二区在西十二区的左边。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新疆除外,以乌鲁木齐所在东六区作为标准时间)。
4.日界线:把1800经线附近作为日界线,又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因:为了避免环球航行中发生日期的混乱。)
5.日界线有几处弯曲的原因: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 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 。
6.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7.经度所在时区数=已知经度÷15
8.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由西边的时区求东边的时区就加,反之就减。)
9.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分钟(以上计算均不越过日界线)。(所求在已知的东边用+,所求在已知的西边用-)
第四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比值大则比例尺大,比值小则比例尺小。
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
5.在大区域的地图上,一般以经纬线来判断方向,用经纬网来定位置。小区域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图例:用来说明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注记:表示地名,地理事物的数量。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 和 。
2、脊椎动物又可分为: 。
3、鱼类的身体呈 , 是运动器官, 是呼吸器
官, 可以控制鱼上浮或下沉,属于 动物。
4、两栖类 (填“卵生”或“胎生”)。属于 动物。
5、爬行类用 呼吸,卵外包有 , 生,属于
动物。
6、鸟类属于 动物, 生。
7、哺乳类具有 和 从而使存活率大大提高,属于
动物。
8、填表(1)
动物类型 生物特征 代表动物(写出两个)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9、在根据鱼鳞推算鱼年龄的活动中应该选用 鱼鳞,用
洗涤,用 进行观察。
10、鱼的年轮产生原因:
。
11、植物根据 ,分为 和 。
12、种子植物根据 ,分为 和 。
13、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分为: 和 。
14、填表(2)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
根
茎
叶
花
常见植物(2-3个)
15、裸子植物的特征为: 。
16、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
17、常见植物的各大类群比较(有的打“√”)。
种类 形态结构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18、藻类根据颜色可分为绿藻,如: 、 ;
红藻,如: 、 ;褐藻,如: 。
19、红藻含有 、 、 ;
褐藻含有 和 。
20、苔藓植物可分为 和 。常见的有 。
21、常见的蕨类植物有(写出三个): ,这些蕨类植物有 复叶。
22、细菌可分为: 、 、 ,如 。
23、 和 都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 变成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4、细菌都是 细胞的,而真菌有 细胞的,如 ,多数是 细胞的。
25、 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对生物的分类有奠基的贡献; 创著《本草纲目》; 是生物学的奠基人。
26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 和 的差异,对生物进行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 ,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7、在分类阶层系统当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 ,共同特征 ;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 ,共同特征 。
28、检索表是采用 的方法鉴定生物的方法。第一章和走近科学
1、科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 和 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2、温度:表示 。用 来测定温度。单位: 。
3、质量:表示 。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
4、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定为00C; 的温度定为1000C。
5、2.867m的最小刻度为: 。
9、2.79米= 微米。
10、误差定义:表示 。
11、减少误差的方法: 。
12、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点:①
② ③
④
13、信息载体: 、 、 等。
14、信息工具: 、 、 等。
15、星空的旋转方向: 。星空方位: 。
16、恒星与行星的根本区别是: 。
17、写出个星座的特征及代表星:
大熊( )-- ;小熊( )-- ;
天琴( )- ;天鹰( )--- 。
18、如何寻找北极星:
。
19、我们用肉眼能看到 颗亮行星, 颗比较亮的星。
20、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时: 。
21、银河系的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 。
22、银河系的直径为: 千米。
23、1天文单位=
24、光年为 (“距离单位”或“时间单位”)
25、离地球最近的:①恒星— ;②行星— ;③天体--- 。
26、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 。
27、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 。
28、地心说: ;日心说: 。
29、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从近到远):
。
30、类地行星:
特点:
31、无卫星的行星: ;卫星数最多的: 。
32、九大行星按质量大小(从大到小):
。
33、写出特征:火星— ;木星— ;
土星- ;天王星--- ;
海王星— 。
34、写出别名:水星 ;金星 。
35、太阳系小天体包括: 。
36、小行星带,分布于 。
37、世界上第一颗被 发现,编号“小行星1号”,我国命名为: 。
38、我国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被 命名为 。
6、彗星主要由 组成,基本结构包括
,其中哈雷彗星的周期为 我们可以在 年再次看到它。
第二章昼夜和四季
1:地球的自转:(1)方向: (2)周期:
(3)产生现象: 。
2、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1) ;(2) 。
3.地球自转方向:(1)从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 旋转。
(2)从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 旋转。
4.古代计时仪器: 、 、 等。
5、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及朝代:(1) :
(2) : (3) : (4) :
6、地球的公转:(1)方向: (2)周期:
7、沈阳两座楼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比杭州两座楼房之间的距离要大?
。
8、夏至日(6月 日):太阳高度角 ,昼最长也 ,太阳直射点在 ;9春分日(3月 日):太阳高度角 ,昼夜 ,太阳直射点在 ,
10、地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成 角。
11、节气: 与 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相邻两个节气之间间隔 天。
12、环形山:最大的叫 ,绝大多数环形山是 形成的。
13、为什么从地球上看上去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大?: 。
14、月球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
15、月相成因: 。
16、月食成因: 。
17、日食成因: 。
18、写出各月相的时间: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
第三章地球
1、地球的形状: 。
2、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事例:(1)走不到头的天涯海角(2) (3)站得高看得远(4) (5)头顶的天空是半球内表面(6) 。
3、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为: ;(2)赤道半径为: ;(3)极半径为: ;(4)赤道周长为: ;(5)地球的表面积约: 。
4、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球体→ ,为第一次飞跃;球形→ ,为第二次飞跃;椭球形→ ,为第三次飞跃。
5、地球自转时旋转围绕的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心并与地球表面
相交于两点,指向 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叫南极,合称两极。
6、填表(1)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7、填表(2)
经度 纬度
度数的起点线
度数的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8、向右经度增加的为 ;向左经度增加的为 。
9、向上纬度增加的为 ;向下纬度增加的为 。
8.写出各条纬线的纬度: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北极圈: ,南极圈: 。
10、写出纬度范围: 为热带; 为北温带;
为南温带; 为寒带(有 现象)。
12、 为低纬度; 为中纬度; 为高纬度。
13、地方时定义: 。
14、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 ,以该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 ,又称为 。 为中时区,又称为 ;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 。
15、日界线:把 附近作为日界线,又称为 。
16、日界线有三处弯曲的原因:(1) ;
(2) 。
17、1580E和680W的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为 和
18、已知680E的地方时是7:00,则1680E和1020E的地方时分别
为 和 。
19、地图的三要素: 、 、 。
20、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
21、判断方向三种方法的名称分别为 、 、 。
第四章变化的地形
1、 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火山的喷发物主要由 组成。
3、火山的类型有: 。
4、地震产生时,先 ,后 。
5、地震在民间的预报有:
。
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
。
7、全球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于: 。
8、地震的类型包括: 。
9、 在不断缩小 在不断扩大(填“红海”或“地中海”)。
10、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他提出该学说的依据为:
。
11、板块构造学说将 分为 大板块,分别为
,其中全部是海洋的是 。
12、板块的碰撞形成 ,板块的张裂形成 。
1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别为:
。
14、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有: 。
15、地球上的各种地形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
16、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又称为 。
17、某地与另一个地方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 ,又称为 。
18、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称为 ,等高线重叠处称为 。(共18张PPT)
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科学以_____为研究对象,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科学好象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学习科学是我们认识自然和准备进行新的探究的________。
自然
有效途径
2.____和____是探究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观察
实验
课堂练习:
有下列现象:
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上海城美丽的城市灯光;③火山爆发;④含羞草开花;⑤伊拉克战争;⑥“神舟五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昆虫蜕皮,青蛙冬眠;⑨大雁南飞;⑩海岛上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
①③④⑦⑧⑨⑩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⑴观察和提出问题
⑵建立猜想和假设
⑶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⑷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预言海王星的存在的是____________
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的是________
亚当斯·勒威耶
伽勒
三.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㈠测量你的身高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符号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米(k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转换:
0.5千米=_______米=________厘米
3.5分米2=________米2=_______厘米2=________毫米2
5×102
5×104
3.5×10-2
3.5×102
3.5×104
2.长度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正确。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正确。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
(3)看正确。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记正确。测量值=正确值+估计值+单位
3.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1.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记录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一位同学的身高:160 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2.4
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0.25
厘米
毫米
厘米
分米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
2.65cm
2.6cm
0.05cm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35厘米、2.37厘米、2.39厘米、2.41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_______,这是用来求__________的方法减少________
2.38厘米
平均值
误差
(二)测量你的体重
1.使用磅秤前的注意点:
(1)指针应该在零刻度线
(2)看清磅秤的量程和分度值
2.对照身高体重对照表,你是偏轻还是偏重
(三)测量你的体温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______;体温计的量程范围是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______定为100摄氏度.
热胀冷缩
37℃~42℃
冰水混合物
水的沸点
(四)测量你的心率
心率指的是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小明在体育课后,发现脉搏15秒内跳动25次,他的心率为( )
A.50次 B.75次 C.100次 D.无法确定
C
四.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一)物质
1.自然界有各种物质组成。
2.物质在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1t=1000kg = 103kg
1kg=1000g = 103g
1g=1000mg= 103mg
分度盘
托盘
指针
游码
横梁
标尺
平衡螺母
托盘
底座
天平的构造
4.质量的测量
天平的使用方法
(1)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天平.注意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
(2)调: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平衡螺母的原则是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放: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必要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选砝码的原则先大后小.
(5)看:观察指针情况,判断横梁平衡
(6)读:读出砝码总质量数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7)记:被测物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8)测量完毕,将砝码装回砝码盒,游码归零。
演示
练习
用已调好多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有:
A.把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
B.用量筒量区取水
C.再加砝码,直至天平又恢复平衡,计算砝码总质量为250克
D.将量筒内的水到入空烧杯中
E.在天平右盘中加砝码,使天平平衡,计算砝码总质量为80克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水的质量为______
AEBDC
170克
(二)能量
1.周围的物体存在能量。
2.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烧开的水具有___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橡皮筋拉长具有_______能,电视机运行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能。
热
太阳能
热
弹性势
电
声、热、光
(三)信息与信息传播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
2.我们生活在信息的环境中,无时不在用各种方法获取和交换信息。
3.信息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图象和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
4.书籍、报纸、广告是信息的载体,广播、电视、电话和计算机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练习
1.请你说一说,今天你在学校获得的一些信息。(至少3条)
2.有人说“盲人和聋哑人无法获取信息”,你觉得对么?为什么?(共21张PPT)
温度(temperature):物体的冷热程度。
°C
热的物体温度高
冷的物体温度低
冷水
热水
实验:感觉温度
活动一:触摸大理石和毛巾,哪个温度高,哪
个温度低?
活动二:感觉水的温度
结论: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一、温度计的构造
细管
玻璃泡
液体
玻管
活动一:用手握住温度计的
玻璃泡,仔细观察管内液柱
的高度变化。
二、温度计的原理
根据液体热 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三、温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单位:开尔文(开)——K
2、常用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活动二:利用温度计测出室内温度;手握玻璃
泡至液柱不再变化时测出人的体温,并记录下
来。
甲读作
写作
乙读作
写作
零下8摄氏度
—8℃
12摄氏度
1 2℃
四、正确使用温度计
2、让温度计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1、估计液体的温度,选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不超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4、记录数据
准确记录:数据、单位、负号要完整.
读数时只读到最小刻度
3、玻璃泡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示数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位置: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视线看齐: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平齐
下一页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A、B、C
°c
°c
错误!
错误!
正确!
图4中,甲图温度计读数是 _ ,读作 ;
乙图温度计读数是___ ,读作 ___ 。
五、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家庭气温计
1、常用液体温度计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
2、构造特点:
(1)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的多。
(2)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3、优点:
(1)可精确到0.1 ℃ ;
(2)可离开人体读数。
4、使用时应注意:
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甩几下。
5、测量范围:35 ℃ — 42 ℃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卫星遥感在水资源中的利用
利用光谱分析来寻找外星文明
2、其他温度测量仪器
小 结
⑴、常见温度计
⑵、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三、摄氏温度 t
四、体温计
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 家庭温度计
二、温度计
一、温度
⑶、温度计的使用 a、观察 b、使用
一、填充题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所用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水银面的______就会有变化。
液体热胀冷缩
水银
酒精
玻璃泡
玻璃管
位置
煤油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温标,它的低温点是______大气压下 ______ 的温度定为0度,高温点是 ______ 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度。
4.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测量范围从______℃到______℃。
摄氏
一个标准
冰水混合物
一个标准
沸水
0.1
35
42
5.-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D
6.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7. 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D
8.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
A.只有甲的正确 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D
伽利略头一个试图利用气体体积
变化来探测温度变化。1603年,
他在一盆水里倒竖起一根充满热
空气的玻璃管,当管里的空气冷
却到室温时,空气的体积缩小,
便将水吸入管中,伽利略就这样
制成了他的“验温器”。室温改变
时,管里的水位也随着改变。如
果房间变暖,玻璃管里的空气就
膨胀,将水位压低;如果变冷,
空气就收缩,使水位升高。这种
“验温器”最大的缺点是:盆中的
水面露在大气里,而大气压是经
常变化的,因此,即使温度不变
,气压的变化也会改变水位,从
而影响温度测定的结果。这种温
度计是第一种用玻璃制成的重要
科学仪器。1、地球的形状: 。
2、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事例:(1)走不到头的天涯海角(2) (3)站得高看得远(4) (5)头顶的天空是半球内表面(6) 。
3、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为: ;(2)赤道半径为: ;(3)极半径为: ;(4)赤道周长为: ;(5)地球的表面积约: 。
4、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球体→ ,为第一次飞跃;球形→ ,为第二次飞跃;椭球形→ ,为第三次飞跃。
5、地球自转时旋转围绕的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心并与地球表面
相交于两点,指向 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叫南极,合称两极。
6、填表(1)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7、填表(2)
经度 纬度
度数的起点线
度数的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8、向右经度增加的为 ;向左经度增加的为 。
9、向上纬度增加的为 ;向下纬度增加的为 。
8.写出各条纬线的纬度: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北极圈: ,南极圈: 。
10、写出纬度范围: 为热带; 为北温带;
为南温带; 为寒带(有 现象)。
12、 为低纬度; 为中纬度; 为高纬度。
13、地方时定义: 。
14、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 ,以该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 ,又称为 。 为中时区,又称为 ;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 。
15、日界线:把 附近作为日界线,又称为 。
16、日界线有三处弯曲的原因:(1) ;
(2) 。
17、1580E和680W的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为 和
18、已知680E的地方时是7:00,则1680E和1020E的地方时分别
为 和 。
19、地图的三要素: 、 、 。
20、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
21、判断方向三种方法的名称分别为 、 、 。1:地球的自转:(1)方向: (2)周期:
(3)产生现象: 。
2、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1) ;(2) 。
3.地球自转方向:(1)从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 旋转。
(2)从南极上看的时候,地球为 旋转。
4.古代计时仪器: 、 、 等。
5、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及朝代:(1) :
(2) : (3) : (4) :
6、地球的公转:(1)方向: (2)周期:
7、沈阳两座楼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比杭州两座楼房之间的距离要大?
。
8、夏至日(6月 日):太阳高度角 ,昼最长也 ,太阳直射点在 ;9春分日(3月 日):太阳高度角 ,昼夜 ,太阳直射点在 ,
10、地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成 角。
11、节气: 与 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相邻两个节气之间间隔 天。
12、环形山:最大的叫 ,绝大多数环形山是 形成的。
13、为什么从地球上看上去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大?: 。
14、月球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
15、月相成因: 。
16、月食成因: 。
17、日食成因: 。
18、写出各月相的时间: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
1.我们把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 或 。
2.生物生活环境包括: 和 。
3.陆地环境的特点: 。
4、请将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这三种叶的分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排列: 。
5、请写出茎的类型及各举出一种植物:
。
6、陆生动物的特点: 。
7、跑得最快的动物为 ; 是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
8、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写出三个): 。
9、骆驼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身体结构特征有:
。
10、水生环境比陆地环境要稳定,因此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 。
11、水生动物是 捕食;陆生动物是 捕食;
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属于 类动物。
12、青蛙的幼体俗名叫 ,用 呼吸,用 游泳;成体用 呼吸。
13、所有的生物都能有 、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取 和 ,并排出废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生物都能进行 。这些活动称为 。
14、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 、 、 、 。
15、地球上最大的开花植物: 。世界上最高的树木: 。
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型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 和 。
2、脊椎动物又可分为: 。
3、鱼类的身体呈 , 是运动器官, 是呼吸器
官, 可以控制鱼上浮或下沉,属于 动物。
4、两栖类 (填“卵生”或“胎生”)。属于 动物。
5、爬行类用 呼吸,卵外包有 , 生,属于 动物。
6、鸟类属于 动物, 生。
7、哺乳类具有 和 从而使存活率大大提高,属于 动物。
动物类型 生物特征 代表动物(写出两个)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9、在根据鱼鳞推算鱼年龄的活动中应该选用 鱼鳞,用
洗涤,用 进行观察。
10、鱼的年轮产生原因: 。
11、植物根据 ,分为 和 。
12、种子植物根据 ,分为 和 。
13、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分为: 和 。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
根
茎
叶
花
常见植物(2-3个)
15、裸子植物的特征为: 。
16、常见的裸子植物有: 。
17、常见植物的各大类群比较(有的打“√”)。
18、藻类根据颜色可分为绿藻,如: 、 ;
红藻,如: 、 ;褐藻,如: 。
19、红藻含有 、 、 ;
褐藻含有 和 。
20、苔藓植物可分为 和 。常见的有 。
21、常见的蕨类植物有(写出三个): ,这些蕨类植物有 复叶。
22、细菌可分为: 、 、 ,如 。
23、 和 都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 变成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4、细菌都是 细胞的,而真菌有 细胞的,如 ,多数是 细胞的。
25、 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对生物的分类有奠基的贡献; 创著《本草纲目》; 是生物学的奠基人。
26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 和 的差异,对生物进行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 ,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7、在分类阶层系统当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 ,共同特征 ;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 ,共同特征 。
28、检索表是采用 的方法鉴定生物的方法。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 、 和 三个层次。
2、怎样的生物称为同一物种? 。
3、骡 繁殖后代,因此骡 一个物种。(填“是”与“不是”)。
4、物种多样性指 。不仅体现在
上,又体现在 上。物种多样性
是 的重要体现。
5、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包括: 、 、
。其中 的物种最多,占50%以上。
6、由于地理 ,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因此形成 。
7、每个人的指纹都是 的,所以有关部门利用指纹作为社会生活
中的 。
8、在人的全部基因当中,人与人之间只有 不同。
9、地球上的人的基本血型包括: 。其中 较
多, 最少。
10、卧龙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保护区。
11、造成大熊猫的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
12、保护生物多样性即要保护 及其 。
1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即 。
14、移地保护包括建立 、 、 和水族馆等。
15、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18、现在已经建立 个自然保护区。
19、熊猫属于 类动物(填“肉食”或“草食”)。
20、我国的珍稀动物有 ;
珍稀植物有 。
21、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 ,是科学研究的 ,是对公民进行科学教育的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
22、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23、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包括: 、 、
和 。
24、食用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 、 、
、 和 。
25、袁隆平被誉为 。
26、在合理利用药用资源时,应充分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药用生物除
有节制地野外采收外,更应该提倡“ 的原则。
27、 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28、观赏植物分为: 、 、 和 。
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
1、生物圈包括生物( 、 、 );非生物( 、 等)
2、种群定义为 。
3、种群三要素包括: ; ; 。
4、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 、
和 。
5、群落的定义为: 。
6、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环境,群落大体分为 、 。
7、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 。在各种群落当中 占主导地位。
8、写出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 。
9、森林被称为地球的 。
10、森林的功能有: 。
1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 ;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
的国家是 ;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 ,
其次 ,第三是 ;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 。
群落名称 分布区域 主要生物类群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13、生态系统定义为 。
14、生态系统按生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为 和 ;
按形成过程可为 、 、 。
15、生态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即为生物群落,包括 、 和 的各种生物; 为空气、水分、养料、气候因子、太阳能土壤等
16、 决定生态系统的特征。
17、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图:(补上箭头)
生产者
非生物因素 消费者
分解者
18、食物链:由于 而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以 表示捕食关系, 在前, 在后,食物链的起点是 ,终点是 。
19、食物链只有 和 ,没有 和 。
20、 和 是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
21、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是 。
2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但这个调节能力是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应该遵循 的原则。
23、生态农业的类型有: 和 。
24、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5、生物圈是 及其 的综合圈。包括 、
和 。其中 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
26、生物圈Ⅰ号代表 ;生物圈Ⅱ号代表 。
27、导致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28、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了 ,并且把每年的 定为世界环境日。
29、我国于1989年12月公布 。
30、我国的生态农业都体现 、 、 的协调统一。
31、生产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将无机物合成为 。因此它是 生物。(共18张PPT)
什么是科学探究
我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问题:自行车胎瘪了,如果让你自己动手修自行车,你怎么办?
可能是车胎破了,
可能是气门嘴里的螺丝松了,
或者是气门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检查气门嘴的螺丝
卸下螺帽取出气门芯查看。
给车胎打气,查看和倾听,放到水里
作出假设
收集证据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情境1:太阳系的八颗大行星,你估计是如何被发 现的?
史料:直接观察发现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用望远
镜观察发现了天王星,而海王星……
思考与讨论
1、科学家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问题?
2、科学家们提出了哪几种猜测?
3、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亚当斯和勒威耶如何收集证据?
4、最后,谁证实了他们的猜测是真实的?
初步归纳出科学家探究的步骤
发现海王星的轨道异常(观察到的与算出的不一致)
可能是决定运动的牛顿理论不再适用;可能有一颗未知的卫星;亚当斯和勒威耶认为可能有一颗未知的行星。
亚当斯和勒威耶大量查阅天王星的观察数据并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道。
观察并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
德国天文学家伽勒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
验证假设
建立猜想和假设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情境2:1986年1月28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航天惨案 ——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2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包括1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在哪里
事后,美国事故特别调查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打捞残骸、查阅资料和收集实况录像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失事的原因是由于固体火箭上的一种密封图失效,使燃料逸出而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证实这一分析的正确性,专家们对密封圈的性能和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原来这种密封圈在10℃以下就不能正常工作,而发射时地面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6℃,从而导致密封圈失效。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未受到重视。这一事故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
思考:上述事例中属于提出问题是____;作出假设是_____; 收集证据是_____。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事例1:有一天小明肚子突然疼起来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 是受凉了还是食物中毒 是盲肠炎还是其他毛病 首先得搞清楚疼痛的部位,再想一想,最近是否淋了雨还是天气突然变冷时衣服穿少了 吃了哪些东西 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初步的设想,然后再请医生诊断,通过必要的检查和化验,就可以找出原因并对症治疗。
思考:上述事例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作出假设是____; 收集证据是____。
事例2: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来自于某些染菌的食物。他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询问。但孩子们说:他们没有在一起吃饭!
那么孩子们一起参加过什么活动呢?调查发现:他们去动物园参观了一种蜥蜴展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呢?于是,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病了。
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爬上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了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
研究员在研究上述病因时:①提出的问题是____;②建立的假设是____;③收集的证据是____ 。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
楼层都亮着灯。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
灯亮了。
结论1:小区没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结论2:保险丝没断,问题出在灯炮上
结论4:灯泡坏了。
3、你认为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什么好处?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解决电灯不亮的经历?请举一例。
科学探究需要
1、观察和提出问题
2、寻找(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
3、(提出猜想)建立假设
4、用证据去验证假设
5、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想一想
你认为科学探究过程中,什么最重要?
1、小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里养的鱼死了一条。
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2、某户人家失窃,窃贼跳窗逃跑,请你想一想,如何找到破案线索?1.我们把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 或 。
2.生物生活环境包括: 和 。
3.陆地环境的特点: 。
4、请将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这三种叶的分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排列: 。
5、请写出茎的类型及各举出一种植物:
。
6、陆生动物的特点: 。
7、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为 ; 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
8、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写出三个):
。
9、骆驼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身体结构特征有:
。
10、水生环境比陆地环境要稳定,因此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 。
11、水生动物是 捕食;陆生动物是 捕食;
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属于 类动物。
12、青蛙的幼体俗名叫 ,用 呼吸,用 游泳;成体用
呼吸。
13、所有的生物都能有 、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取 和 ,并排出废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生物都能进行 。这些活动称为 。
14、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 、 、 、 。
15、地球上最大的开花植物: 。
16、世界上最高的树木: 。(共22张PPT)
温度(temperature):物体的冷热程度。
°C
热的物体温度高
冷的物体温度低
冷水
热水
实验:感觉温度
活动一:触摸大理石和毛巾,哪个温度高,哪
个温度低?
活动二:感觉水的温度
结论: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一、温度计的构造
细管
玻璃泡
液体
玻管
活动一:用手握住温度计的
玻璃泡,仔细观察管内液柱
的高度变化。
二、温度计的原理
根据液体热 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三、温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单位:开尔文(开)——K
2、常用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活动二:利用温度计测出室内温度;手握玻璃
泡至液柱不再变化时测出人的体温,并记录下
来。
甲读作
写作
乙读作
写作
零下8摄氏度
—8℃
12摄氏度
1 2℃
10
℃
0
10
0
10
10
℃
8℃
-6℃
读数是:
读数是:
练习:
【三】测量你的体温
四、正确使用温度计
2、让温度计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1、估计液体的温度,选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不超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4、记录数据
准确记录:数据、单位、负号要完整.
读数时只读到最小刻度
3、玻璃泡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示数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位置: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视线看齐: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平齐
下一页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A、B、C
°c
°c
错误!
错误!
正确!
图4中,甲图温度计读数是 _ ,读作 ;
乙图温度计读数是___ ,读作 ___ 。
五、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家庭气温计
1、常用液体温度计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
2、构造特点: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大。
②玻璃管内内径很细。
③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3、优点:
(1)可精确到0.1 ℃ ;原因是:
(2)可离开人体读数。原因是:
4、使用时应注意:
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甩几下。
5、测量范围:35 ℃ — 42 ℃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卫星遥感在水资源中的利用
利用光谱分析来寻找外星文明
2、其他温度测量仪器
小 结
⑴、常见温度计
⑵、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三、摄氏温度 t
四、体温计
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 家庭温度计
二、温度计
一、温度
⑶、温度计的使用 a、观察 b、使用
一、填充题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所用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水银面的______就会有变化。
液体热胀冷缩
水银
酒精
玻璃泡
玻璃管
位置
煤油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温标,它的低温点是______大气压下 ______ 的温度定为0度,高温点是 ______ 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度。
4.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测量范围从______℃到______℃。
摄氏
一个标准
冰水混合物
一个标准
沸水
0.1
35
42
5.-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D
6.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7. 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D
8.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
A.只有甲的正确 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D
伽利略头一个试图利用气体体积
变化来探测温度变化。1603年,
他在一盆水里倒竖起一根充满热
空气的玻璃管,当管里的空气冷
却到室温时,空气的体积缩小,
便将水吸入管中,伽利略就这样
制成了他的“验温器”。室温改变
时,管里的水位也随着改变。如
果房间变暖,玻璃管里的空气就
膨胀,将水位压低;如果变冷,
空气就收缩,使水位升高。这种
“验温器”最大的缺点是:盆中的
水面露在大气里,而大气压是经
常变化的,因此,即使温度不变
,气压的变化也会改变水位,从
而影响温度测定的结果。这种温
度计是第一种用玻璃制成的重要
科学仪器。1、 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火山的喷发物主要由 组成。
3、火山的类型有: 。
4、地震产生时,先 ,后 。
5、地震在民间的预报有:
。
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
。
7、全球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于: 。
8、地震的类型包括: 。
9、 在不断缩小 在不断扩大(填“红海”或“地中海”)。
10、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他提出该学说的依据为:
。
11、板块构造学说将 分为 大板块,分别为
,其中全部是海洋的是 。
12、板块的碰撞形成 ,板块的张裂形成 。
1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别为:
。
14、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有: 。
15、地球上的各种地形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
16、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又称为 。
17、某地与另一个地方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 ,又称为 。
18、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称为 ,等高线重叠处称为 。第六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鱼类:纺锤形(减少水的阻力),身体表面有鳞片和鳞片上有黏液(保护和减少水的阻力),鳍是运动器官,鳃是呼吸器官,鱼鳔可以控制鱼上浮或下沉。卵生,变温
(2)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卵生。变温
(3)爬行类:用肺呼吸,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卵外包有坚韧的卵壳,卵生。变温
(4)鸟类:有羽毛,纺锤形,前肢变成翼,骨轻中空,恒温动物。卵生。
(5)哺乳类:胎生、哺乳,恒温
3.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以及特征
动物类型 生物特征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又称单细胞动物,最简单、低等 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 水螅、海葵、海蛰珊瑚、水母
扁形动物 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多为寄生) 涡虫、血吸虫、猪肉涤虫。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多为寄生) 蛔虫、钩虫、丝虫
环节动物 圆柱形,有许多一样的体节连接而成。 蚯蚓、水蛭(蚂蝗)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有一个石灰质的外壳 河蚌、乌贼、蜗牛
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附肢分节(种类、分布最广) 甲壳类、蜘形类、多足类、昆虫类(最多)
棘皮动物 生活在海中,身体表面有棘 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
4.根据鱼鳞推算鱼年龄:条件:环纹清晰,用90%的酒精洗涤,用放大镜观察。年轮产生原因:夏季鱼类生长速度快而环纹疏松,冬季生长慢而环纹紧密,疏密相间的两个环纹就形成一个年轮。
第二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1.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2.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被子植物特征:(1)有真正的花和果实,(2)种子有果皮包被
4.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 两片子叶 一片子叶
根 直根系 须根系
茎 有形成层,能增粗 无形成层,不能增粗或不明显
叶 网状叶脉 平行叶脉
花 5或4的倍数 3的倍数
5.裸子植物: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6.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铁树(苏铁),麻黄,马尾松等.
7.常见植物的各大类群比较
种类 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进化方式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 √ √ √ √ √ 种子 陆生↑↑↑↑水生 复杂↑↑↑↑简单 高等↑↑↑↑低等
裸子植物 √ √ √ √ √
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 √ √ √ 孢子
苔藓植物 √ √
藻类植物 分裂
8.藻类根据颜色可分为绿藻(衣藻、水绵)、红藻(紫菜、石花菜)、褐藻(海带)。红藻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素;褐藻含有叶绿素、藻黄素。
9.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地钱。生活在背光﹑潮湿的地方。10.常见的蕨类植物:蕨﹑铁线蕨、胎生狗脊﹑桫椤、肾蕨等有大型的羽状复叶
第三节 细菌和真菌
1.细菌:分布广,小,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少数对人类有害。如大肠杆菌。
2.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都为单细胞。
3.真菌:大多有益,少数有害。如酵母菌(单细胞),青霉菌,食用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4.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5.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而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多数是多细胞。
6.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林耐对生物的分类有奠基的贡献;李时珍--《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是生物学的奠基人。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生物学家分类的依据: (1)生物的形态结构;(2)功能;
(3)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分类标准:(1)生物的生长环境:水生、陆生、水陆两栖。
(2)生物的內部构造:①有叶绿体与沒有叶绿体:松树跟老鼠②用肺呼吸与不用肺呼吸:人与魚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对生物进行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在分类阶层系统当中:
(1)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2)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5.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