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江城子
苏轼
苏轼生平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任密州知州。当年春夏,密州天旱,旱蝗灾害相继发生。苏轼曾到位于东武(今山东诸诚)西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后果然得雨,他再往常山祭谢,并开云泉、建云泉亭。同年十月,常山之庙整修一新,苏轼再往祭谢,归途中与同官会猎于铁沟。苏轼写下了一系列作品,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最为人们称道。
写 作 背 景: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狂
狂
在
何
处
?
狂
因
何
生
?
真
狂
假
狂
?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狂热的期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讲讲下阙中运用的典故。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叙事:
老夫┄少年狂 左 右 帽裘 千骑
为报┄随太守 射 看
抒情:
酒酣胸(宽)胆(壮)
鬓(白) 何妨!
会挽雕弓 西北望 射天狼
狂
思考:1、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射天狼”表达词人为国御敌建功立业的决心。
“亲射虎”虽年岁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天狼的神采飞扬、威风凛凛、满怀壮志的英雄形象;
“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希望重受朝廷重用的愿望;
2、《江城子》中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性格特点?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数众多、气氛热闹的雄伟、开阔的狩猎场面。
表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3、《江城子》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比喻、引用典故、描写、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建功立业,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梳 理 总 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我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托着苍鹰,我头戴锦蒙帽,身穿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我将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杀那猛虎。
酒酣之后,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鬓发稍白如染霜,那又有什么妨碍!只盼望有手持符节的人来云中,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派遣似冯唐的使臣来?我定将拉开雕弓如满月,瞄准西北方,箭箭射向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意散译
老夫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太守的激情,,我亲手射那老虎,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酒喝到兴头,胸怀肝胆正在开阔昂扬,鬓发白了一些,又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手持符节来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定将拉开那一如圆月的雕花弓,向西北望去,对准那贪婪的天狼星射去。
1、文中作者表明自己英武的句子是:
2、文中希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句子是:
3、表现作者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决定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