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11 15: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沙场秋点兵
【课堂反馈】
【名师点津】
问题探究法。 本节学习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有四大块,即:一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 ;二是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三是 世界矿产宝库:四是努力改变单一经济。刚刚接触教材,表面上看,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和理解不是难点,关键的问题是由这四个大问题派生的小问题才是真正突破本节教材编排者的真正意图。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解决诸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形成非洲单一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就可以达到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可持续发展途径等方面的深层次地理解。
【随堂练习】
1.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这与这些国家哪种经济特点有关? ( )
A.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B.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
C.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多样化的商品经济
2.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海陆因素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对外贸易中,出口的产品主要为( )
A.工业制品 B.纤维作物加工品
C.初级产品 D.粮食作物加工品
4.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 )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是他们的祖先却是 ( )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欧洲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天高任鸟飞
【能力展示】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草原 B.温带草原
C.温带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颁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 B.民族内部不团结
C.自然灾害比较频繁,人口增长速度快 D.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的结果
4.下列对非洲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气候条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因此粮食产量低
B.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产量很低
C.因沙漠面积广阔,粮食种植面积小,粮食问题不足
D.非洲人擅长种植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不会种植粮食
5.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干旱、能源、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环境问题
6.在非洲赤道横穿的大高原是( )
A.埃塞俄比亚高原 B.西非高原
C.东非高原 D.南非高原
7.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8.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中海气候 D.④—热带沙漠气候
【发散思维】
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国家加纳进.出口资料图。
材料二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4%。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左右。
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1)加纳的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
(2)靠此类产品出口赚取外汇,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不利? 。
(3)加纳的主要进口产品是 。
(4)依赖其他国家供应此类进口产品,有什么弊端? 。
(5)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有效途径是① ;② ;
③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非洲投资网〕非洲大陆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储量巨大。由于历史原因,非洲民族工业落后,缺乏深加工的能力,制造业相当薄弱,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因此,非洲国家要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必然要优先选择发展工业,通过引进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来达到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民族工业的目的。而中国企业在轻纺工业.家电行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领域有一定优势,非洲很多国家恰好在这些行业比较落后,中国企业可以将资金.有关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投资到非洲。
……2004年中非经贸发展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额迅猛增长,投资项目达到近700个,其中大部分投资领域在采矿业,投资额近15亿美元。
材料2:撒哈拉以南非洲图:
(1)从材料①中可以看出,非洲与我国的外贸合作极具互补性。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你认为这种互补性体现在哪里? 。
(2)赤道穿过的地区,一般形成终年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①处分布的却是热带草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
(3)当我国科学考察队员正在南极考察时,②处的气候特征是 。
(4)从自然环境看,制约非洲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和沙漠化。
曲径能通幽
【深入探究】
一.“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如何?
形成原因: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单一商品经济”。殖民主义者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控制与剥削是“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
产生的后果:(1)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产品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价格较低。本区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不发达,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工业制造品的价格要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制造品,低价卖出,高价买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另外,“单一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这些国家,在出口商品价格上涨时,收入就增多。价格下跌时,经济就会发生严重困难。
二.黑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4%,黑非洲更高,高达3.0%左右。
2.黑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黑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3.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人口.粮食和环境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
【中考点击】
例1:【2010山东省淄博市】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据此回答1-2题
3.该中学生的家乡最有可能是( )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B.地中海沿岸
C.中国的山东半岛 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2.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在语言的叙述中“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这里是赤道穿过的地区;,赤道穿过的大陆只有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说明这里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很容判断出答案。做此类题目需要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的特征记准就可以。
〖答案〗1.A 2.D
例2:【2009山东省烟台市】右图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回答1—2题。
1.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中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是( )
  A.赞比   B.博茨瓦纳
 C.尼日利 D.刚果(布)
2.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B.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 D.农业十分发达
〖解析〗本题通过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考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雨林的分布和经济特征。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只有刚果出口木材,所以就知道四国中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是刚果;由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期被殖民主义者占领和疯狂掠夺,撒哈以南的非洲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答案〗6.D 7.B
【学海拾贝】
南非发现最古老石箭头 6.4万年前古人类制造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南非近日出土了一批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石质箭头,有约6.4万年的历史,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具有了较高程度的的认知能力。
  考古学家近日在对南非一个岩洞的沉积层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批尖头石器,这个沉积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从显微镜中可以观察到,这些石器表面不仅有血液和骨骼的残留物,还有曾被捆绑在木杆上的痕迹,而对其受力面的研究也表明它们是用来抛射的武器,而不是被当作长矛使用。科学家相信,这些有64000多年历史的石器是古人类制造的箭头。
从显微镜中可以观察到这些石器表面有血液和骨骼的残留物
  这一发现将人类开始使用弓箭的时间提前了20000年。弓箭是由非单一材料制成的合成工具,它的制作涉及到各个阶段的规划、材料的选择及工具的准备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证明早在6-7万年前,那些还处在石器时代的古人类的认知能力已经和现代人非常相近了。
参考答案
【随堂练习】
1.C 2.C 3.C 4.B 5.B 6.D
【能力展示】
1.A 2.B 3.D 4.B 5.B 6.A 7.A 8.B
【发散思维】
9.(1)可可(2)不利: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波动大
(3)交通设备及机械(4)价格高
(5)①发展民族工业②发展多样化的农业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0.(1)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非洲很丰富;非洲发展经济欠缺资金.技术等,我国有能力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助。
(2)地势高 (3)炎热干燥 (4)干旱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地跨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地理位置
非洲大陆西南端的好望角,地处印度洋与大西洋交汇处,连接亚、欧、美洲的多条航线在此交汇。
黑种人的故乡,目前黑种人最大的聚居地。
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地区向南向北递减,导致气候和自然景观形成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疏林草原(面积最大)、热带沙漠。
撒 哈 拉 以 南 的 非 洲
本区大部分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原,起伏和缓,有“高原大陆”之称,东南高西北低,本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赞比西河以南地区、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等地。
世界矿产宝库
刚果的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南非金刚石产值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是世界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铜带:刚果盆地南缘的高原上,赞比亚有“铜矿之国”之称。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椰枣、油棕和香蕉的故乡。
努力改变单一经济
立足本国,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采取措施
加强本地区各国间的联系,创办联营企业,促进共同繁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