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0-11 19: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教学内容(章节):第二章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1课时)
课程类型:科学,新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白单细胞生物的特征,衣藻的形态,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捕食、运动等特征;
(2)明确细菌的三种形态特征以及相关的代表生物;
(3)了解细菌、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4)了解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及食物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看视频,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发展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初步养成善于与人分享、交流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的意识;
(2)通过了解科学家巴斯德的事迹,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STS:通过学习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单细胞动植物(衣藻、草履虫)的特点;
2、细菌、真菌细胞的结构;
3、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4、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及食物的保存方法。
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进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并且还对细胞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相信通过这堂课,大家可以对许多“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环境中,却被我们忽视的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讲授新课,探索新知
请大家先看看这张图,然后想一想“池水为什么是绿色的?你觉得池水里面有什么生物呢?”(衣藻)
生:……
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的个体很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那它的细胞中有哪些结构呢,这些结构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衣藻的细胞结构。(展示图片)
请你根据图片回答一下衣藻的细胞有哪些结构?
生:鞭毛、伸缩泡、眼点、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对于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衣藻的鞭毛、眼点以及杯状的叶绿体有什么作用?鞭毛能使衣藻在水中自由移动,眼点可以帮助衣藻感知光线的强弱,杯状的叶绿体使衣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衣藻有鞭毛,能帮助其在水中游动;衣藻前端有红色的眼点,能感知光线的强弱;还有叶绿体、伸缩泡等。)
【思考】你认为衣藻是植物还是动物呢?为什么?
生:单细胞植物,因为有叶绿体,……
既然单细胞生物中有单细胞植物,那有没有单细胞动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大家看到的草履虫是什么形状的呢?(倒置的草鞋)那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结构及其功能。(展示图片,简单介绍它的结构)
【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草履虫的哪些结构可能参与食物的摄取和消化?(视频)(摄食时食物经口沟进入细胞内,在食物泡中被消化,最后被草履虫吸收。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平时不易见>排出。)
【思考】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生:……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单细胞生物呢?
生:……(小球藻、变形虫、蓝藻等)
【猜谜游戏】——细菌
细菌会使我们生病,但也能造福人类。你见过细菌吗?能否描述细菌的形态?
生:……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很小。
(展示图片)这是一个细菌吗?(菌落,一个菌落有百万个细菌。)
生:不是;……
那细菌有哪些结构呢?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鞭毛等,但是没有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
是否所有细菌都是同一种形态呢?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哪几类呢?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螺旋菌(幽门螺旋菌 、霍乱弧菌 )、球菌(链球菌、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三类。
除了细菌会使食物变质外,还有什么生物也会使食物变质呢?
使面包发霉的是细菌吗?
生:不是,是霉菌;……【引出】霉菌是一种真菌。
那我们来看看真菌的结构特点(以酵母菌为例):
结构特点:(1)有细胞壁;(2)有细胞核;(3)无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我们在《细胞》中已经学习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然后说说真菌的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区别?(可以的话叫学生上来画)(再展示动植物细胞图片)
生:……(师补充)
在对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在真菌的细胞内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生: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在真菌的细胞内有细胞核;……
【思考】那么,除真菌外,还有哪些生物是属于真核生物的呢?(动物、植物)
生:植物、动物;……
【想一想】除了上面讲过的几种真菌外,你还能说说其它常见的真菌吗?【酵母菌、青霉、食用菌(蘑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
生:……
这些真菌分别有什么用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酵母菌可用来做面包、酿酒等;从青霉中可以提取青霉素,治病救人;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食用菌,它们有些可以直接经烹调后食用,有些则有药用价值。)
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那么,微生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是利还是弊呢?(学生先讨论)(a. 分解动植物的尸体。b. 细菌被用来制造食品,如酸奶就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c. 有的细菌能高效分解垃圾;用细菌造石油。d.治病、致病等。)
生:……
食物上为什么会滋生微生物呢?
巴斯德有一个著名的实验——鹅颈瓶实验。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既然,微生物也会使我们人类致病,也即有不利于我们的一个方面。那针对食物上存在的微生物,我们该如何杀死它们呢?科学家路易斯 巴斯德提出了巴斯德消毒法,即快速将食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60℃-85℃),持续15到3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现在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是什么 (包装袋图片引导)
生:空气充足、温度高和水分多;……
【小结】空气、温度和水分是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练一练】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请大家阅读书本70页“食物的保存”,思考这几种方法为什么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食物?(干藏法——<减少>水分、冷藏法——<降低>温度、真空保存法——<减少>空气、加热法——<降低>温度)
课堂小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结合ppt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查阅关于科学家巴斯德的生平及事迹;查阅科学史上关于青霉素的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