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原卷板+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原卷板+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23:24:26

文档简介

第一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电解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解析: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吸热反应,例如木炭燃烧等,A错误;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错误;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电解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D错误。
答案:C
2.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
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g)+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能量变化可用图示表示
C.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解析:根据正交硫与单斜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单斜硫的能量高。气体变为固体,需要放出热量,则气态硫含有的能量高于硫粉的能量,故S(g)+O2(g)===SO2(g) ΔH<-297.16
kJ·mol-1,A正确;由于单斜硫的能量高于正交硫的能量,所以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过程中会放出能量,B错误,D正确;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正确。
答案:B
3.下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变化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D.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只有C是吸热反应。
答案:C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解析:根据题图中能量变化可知,状态Ⅰ能量高于状态Ⅲ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根据图中反应过程可知,CO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断键形成C和O,B错误;CO2分子内含有极性共价键,C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的是CO与O形成CO2的过程,D错误。
答案:C
5.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2H2S(g)+O2(g)===2S(s)+2H2O(g) ΔH3
判断ΔH1、ΔH2、Δ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2>ΔH1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1>ΔH3
答案:A
6.常温下,0.01
mol·L-1
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24.2
kJ·mol-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69.4
kJ·mol-1
D.+45.2
kJ·mol-1
解析:依题意,MOH是弱碱,MOH(aq)+H+(aq)===M+(aq)+H2O(l) ΔH1=-12.1
kJ·mol-1①,H+(aq)+OH-(aq)===H2O(l) ΔH2=-57.3
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MOH(aq)M+(aq)+OH-(aq) ΔH=(-12.1+57.3)
kJ·mol-1=+45.2
kJ·mol-1。
答案:D
7.将1
00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
kJ热量;将1
000
mL
0.5
mol·L-1
HCl溶液与足量CH3COONa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热量;将5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与足量(CH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5a-2b)kJ
B.(2b-5a)kJ
C.(5a+2b)kJ
D.(10a+4b)kJ
解析:1
00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将1
00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aq)+SO(aq)===BaSO4(s),放出a
kJ热量,生成0.1
mol
BaSO4,则生成0.5
mol
BaSO4,放出5a
kJ热量,1
000
mL
0.5
mol·L-1
HCl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将1
000
mL
0.5
mol·L-1
HCl溶液与足量CH3COONa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CH3COO-(aq)===CH3COOH(l),放出b
kJ热量,生成0.5
mol
CH3COOH,则生成1
mol
CH3COOH,放出2b
kJ热量,所以5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将5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与足量(CH3COO)2Ba溶液反应,生成0.5
mol
BaSO4、1
mol
CH3COOH,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SO(aq)===BaSO4(s),H+(aq)+CH3COO-(aq)===CH3COOH(l),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a+2b)kJ,故选C。
答案:C
8.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断裂N4(g)中1
mol
N—N键吸收193
kJ能量,形成N2(g)中1
mol
N≡N键放出941
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g)比N2(g)更稳定
B.N4(g)===2N2(g) ΔH=+724
kJ·mol-1
C.形成1
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
kJ的能量
D.1
mol
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
kJ
解析:从结构图中可看出,1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N4(g)===2N2(g) ΔH,有ΔH=6×193
kJ·mol-1-2×941
kJ·mol-1=-724
kJ·mol-1。根据上述分析,N4(g)比N2(g)的能量高,故N2(g)比N4(g)更稳定,A错误;N4(g)===2N2(g) ΔH=-724
kJ·mol-1,B错误;1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形成1
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6×193
kJ的能量,C错误;1
mol
N2(g)完全转化为N4(g),需要吸收362
kJ的热量,体系的能量增加362
kJ,D正确。
答案:D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ΔH”的理解,明确“ΔH”既有“+”“-”,又有数值大小。①碳与氧气反应放热,即ΔH1<0,ΔH2<0,C充分燃烧比不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所以ΔH1<ΔH2;②等量的固态硫变为气态硫时吸收热量,则气态硫含有的能量多,故在与O2作用产生同样多的SO2时,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即ΔH3>ΔH4;③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ΔH5>ΔH6;④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ΔH7>0,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ΔH8<0,显然ΔH7>ΔH8。C项正确。
答案:C
10.在25
℃、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
kJ·mol-1
B.+488.3
kJ·mol-1
C.-191
kJ·mol-1
D.+191
kJ·mol-1
答案:A
11.在一定条件下,当64
g
SO2气体被氧化成SO3气体时,共放出热量98.3
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g)+O2(g)SO3(g)
ΔH=-98.3
kJ·mol-1
B.2SO2(g)+O2(g)2SO3(l)
ΔH=-196.6
kJ·mol-1
C.SO2(g)+O2(g)SO3(g)
ΔH=-78.64
kJ·mol-1
D.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答案:A
1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方法,主要反应如下:
①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a
kJ·mol-1
②4NH3(g)+2NO2(g)+O2(g)===3N2(g)+6H2O(g) ΔH2=b
kJ·mol-1
副反应③4NH3(g)+5O2(g)===4NO(g)+6H2O(g) ΔH3=d
kJ·mol-1
可以计算出反应2NO(g)+O2(g)===2NO2(g)的ΔH为(  )
A.
kJ·mol-1
B.
kJ·mol-1
C.
kJ·mol-1
D.
kJ·mol-1
解析: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②+③×即得反应:2NO(g)+O2(g)===2NO2(g) ΔH=kJ·mol-1=
kJ·mol-1。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3.(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②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
(2)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则由已知条件得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C要转化为二氧化碳,H要转化为液态水。根据②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根据④可知,碳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1。(2)10
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
mol,燃烧放出285.8
kJ·mol-1×5
mol=1
429
kJ。(3)方程式CO(g)+O2(g)===CO2(g)可由④-③得到,其ΔH=-393.5
kJ·mol-1-(-110.5
kJ·mol-1)=-283
kJ·mol-1
答案:(1)285.8
kJ·mol-1 393.5
kJ·mol-1
(2)1
429
kJ (3)283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14.(10分)(1)运动会中的火炬一般采用丙烷(C3H8)为燃料。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总热效应相同。试运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H2O(g)===H2O(l) ΔH1=-Q1
kJ·mol-1(a)
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1(b)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
kJ·
mol-1(c)
若使4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kJ。
②碳(s)在氧气供应不充足时,生成CO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应:C(s)+O2(g)===CO(g)的ΔH。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ΔH,计算时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时放热,ΔH为负值。②燃烧热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5.0
kJ·mol-1。③由题意知,n(二甲醚)×1
455
kJ·mol-1+[1
mol-n(二甲醚)]×2
215.0
kJ·mol-1=1
645
kJ,解得n(二甲醚)=0.75
mol,n(丙烷)=0.25
mol。
(2)①由(a)×3+(c)-(b)可得: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4=-(3Q1-Q2+Q3)kJ·mol-1,所以使4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②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C(s)+O2(g)===CO(g)的ΔH,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碳和CO的燃烧热。
答案:(1)①- ②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5.0
kJ·mol-1 ③1∶3
(2)①(3Q1-Q2+Q3) ②碳和CO的燃烧热
15.(8分)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引发雾霾的罪魁祸首。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当务之急。已知断裂某些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断裂的共价键
O
==O
N≡N
N—O
需要的能量
498
kJ·mol-1
945
kJ·mol-1
630
kJ·mol-1
(1)机动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的反应,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
mol
O2与1
mol
N2的总能量比2
mol
NO的总能量    (填“大”或“小”)。
(2)N2与O2合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2(g)+O2(g)===NO(g) ΔH,则ΔH=    。
(3)NO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O(g)+2CO(g)===2CO2(g)+N2(g) ΔH=a
kJ·mol-1,但该反应的速率很小,若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尾气中的NO与CO可以转化成无害物质排出。上述反应在使用“催化转化器”后,a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断裂1
mol
O
===O键和1
mol
N≡N键需吸收的总能量为(498+945)
kJ=1
443
kJ,形成2
mol
N—O键放出的总能量为2×630
kJ=1
260
kJ,吸收的能量多于放出的能量,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1
mol
O2与1
mol
N2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的总能量。(2)ΔH=×945
kJ·mol-1+×498
kJ·mol-1-630
kJ·mol-1=+91.5
kJ·mol-1。(3)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反应热不变。
答案:(1)吸热 小 (2)+91.5
kJ·mol-1 (3)不变
16.(14分)某实验小组用10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400
mL
NaOH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填写下表中的平均温度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平均温度差(T2-T1)/℃
HCl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________
(7)若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65
kJ,请写出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没有400
mL容量瓶,实际配制的是500
mL(0.5
L)溶液,即m(NaOH)=0.50
mol·L-1×0.5
L×40
g·mol-1=10.0
g。(2)为减少热量损失,需缩短反应时间,要搅拌,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3)为确保NaOH完全反应,减少误差,盐酸需要过量。(4)它们的作用都是保温,减少热量损失。(5)因为醋酸电离会吸热,所以用醋酸测中和热,放出的热量比盐酸要少,ΔH偏大。(6)四组数据计算的温差分别为4.0
℃、6.1
℃、3.9
℃、4.1
℃,明显第2组数据应舍去,所以平均温度差为4.0
℃。(7)运用中和热计算公式可得ΔH=-57.3
kJ·mol-1。
答案:(1)10.0
(2)环形玻璃搅拌棒
(3)让NaOH溶液完全反应
(4)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5)偏大 醋酸在溶液中电离吸收热量,使测得的中和热(ΔH)偏大
(6)4.0
(7)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17.(10分)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1)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4
kJ·mol-1,下列关于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B.每生成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C.每拆开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D.每拆开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2)参考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________。
化学键
H—H
H—F
H—Cl
H—Br
键能/(kJ·mol-1)
436
565
431
368
A.H2
B.HF
C.HCl
D.HBr
(3)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________。
A.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4)已知:4HCl+O2===2Cl2+2H2O,常温下,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S8(s)和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如图简单表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①写出表示S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SO3分解生成S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4
kJ·mol-1,所以每拆开1
mol
H—Cl键需要吸收431.4
kJ能量,每形成1
mol
H—Cl键需要放出431.4
kJ能量。
(2)键能越大,键越稳定,由表格数据可知,HF的键能最大,则HF最稳定。
(3)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是因为单质碘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与键能无关,故A错误;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氮气中的共价键的键能比氧气的大,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能用键能解释,故B正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很难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形成化学键,故C错误;物质挥发性与其沸点有关,与键能无关,故D错误。
(4)在反应4HCl+O2===2Cl2+2H2O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l)
ΔH=-115.6
kJ·mol-1。
(5)①依据图象分析1
mol
O2和
mol
S8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放热a
kJ,依据燃烧热的概念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概念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S8(s)+8O2(g)===8SO2(g) ΔH=-8a
kJ·mol-1。②依据图象分析结合反应能量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热,SO3分解生成S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3(g)===SO2(g)+O2(g)
ΔH=+b
kJ·mol-1。
答案:(1)BD (2)B (3)B
(4)4HCl(g)+O2(g)===2Cl2(g)+2H2O(l)
ΔH=-115.6
kJ·mol-1
(5)①S8(s)+8O2(g)===8SO2(g)
ΔH=-8a
kJ·mol-1
②SO3(g)===SO2(g)+O2(g)
ΔH=+b
kJ·mol-1
PAGE
-
10
-第一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电解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2.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
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g)+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能量变化可用图示表示
C.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下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变化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D.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5.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2H2S(g)+O2(g)===2S(s)+2H2O(g) ΔH3
判断ΔH1、ΔH2、Δ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2>ΔH1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1>ΔH3
6.常温下,0.01
mol·L-1
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24.2
kJ·mol-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69.4
kJ·mol-1
D.+45.2
kJ·mol-1
7.将1
00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
kJ热量;将1
000
mL
0.5
mol·L-1
HCl溶液与足量CH3COONa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热量;将5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与足量(CH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5a-2b)kJ
B.(2b-5a)kJ
C.(5a+2b)kJ
D.(10a+4b)kJ
8.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断裂N4(g)中1
mol
N—N键吸收193
kJ能量,形成N2(g)中1
mol
N≡N键放出941
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g)比N2(g)更稳定
B.N4(g)===2N2(g) ΔH=+724
kJ·mol-1
C.形成1
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
kJ的能量
D.1
mol
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
kJ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在25
℃、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
kJ·mol-1
B.+488.3
kJ·mol-1
C.-191
kJ·mol-1
D.+191
kJ·mol-1
11.在一定条件下,当64
g
SO2气体被氧化成SO3气体时,共放出热量98.3
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g)+O2(g)SO3(g)
ΔH=-98.3
kJ·mol-1
B.2SO2(g)+O2(g)2SO3(l)
ΔH=-196.6
kJ·mol-1
C.SO2(g)+O2(g)SO3(g)
ΔH=-78.64
kJ·mol-1
D.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1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方法,主要反应如下:
①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a
kJ·mol-1
②4NH3(g)+2NO2(g)+O2(g)===3N2(g)+6H2O(g) ΔH2=b
kJ·mol-1
副反应③4NH3(g)+5O2(g)===4NO(g)+6H2O(g) ΔH3=d
kJ·mol-1
可以计算出反应2NO(g)+O2(g)===2NO2(g)的ΔH为(  )
A.
kJ·mol-1
B.
kJ·mol-1
C.
kJ·mol-1
D.
kJ·mo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3.(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②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
(2)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则由已知条件得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1)运动会中的火炬一般采用丙烷(C3H8)为燃料。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总热效应相同。试运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H2O(g)===H2O(l) ΔH1=-Q1
kJ·mol-1(a)
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1(b)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
kJ·
mol-1(c)
若使4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kJ。
②碳(s)在氧气供应不充足时,生成CO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应:C(s)+O2(g)===CO(g)的ΔH。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ΔH,计算时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引发雾霾的罪魁祸首。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当务之急。已知断裂某些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断裂的共价键
O
==O
N≡N
N—O
需要的能量
498
kJ·mol-1
945
kJ·mol-1
630
kJ·mol-1
(1)机动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的反应,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
mol
O2与1
mol
N2的总能量比2
mol
NO的总能量    (填“大”或“小”)。
(2)N2与O2合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2(g)+O2(g)===NO(g) ΔH,则ΔH=    。
(3)NO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O(g)+2CO(g)===2CO2(g)+N2(g) ΔH=a
kJ·mol-1,但该反应的速率很小,若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尾气中的NO与CO可以转化成无害物质排出。上述反应在使用“催化转化器”后,a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14分)某实验小组用10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400
mL
NaOH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填写下表中的平均温度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平均温度差(T2-T1)/℃
HCl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________
(7)若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65
kJ,请写出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1)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4
kJ·mol-1,下列关于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B.每生成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C.每拆开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D.每拆开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2)参考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________。
化学键
H—H
H—F
H—Cl
H—Br
键能/(kJ·mol-1)
436
565
431
368
A.H2
B.HF
C.HCl
D.HBr
(3)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________。
A.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4)已知:4HCl+O2===2Cl2+2H2O,常温下,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S8(s)和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如图简单表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①写出表示S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SO3分解生成S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