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公式、单位间的换算。 
2. 知道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3. 会运用物质的密度来解决问题。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 
2. 难点:做测量物质密度实验前的器材的选定。 
密度这一知识的运用。 
三. 教学准备 
【资源】 
活动(一):水、食用油、烧杯、量筒和电子天平。 
活动(二):量筒、贡、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块、铁钉或者一份物质密度表。 四. 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测量水和食用油的密度。(活动4.17) 
活动目标:1、让学生学会测量密度的方法。 
 2、使学生能体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实验器材不全,学生先找出所缺器材后在进行实验。 教师可提示所缺器材的相关信息,并复习如何测量液体体积。 
活动(二):猜一猜在一个大的量筒里放入贡、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块、铁钉,静止后从上而下的次序是什么?(活动4.18) 
活动目标:1、巩固密度的知识。 
 2、知道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在密度较大的物体之上。 
 3、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进行猜想,并回答 提示可根据书本上提供的物质的密度表来进行思考。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提问:什么是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密度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读? 学生回答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补充知识 提问:密度的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学生回答 
 了解常用密度单位贱的换算关系。 
活动(一) 
 实验:测量水和食用油的密度。 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测量密度的方法;使学生能体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提问:做上述实验还需要什么仪器? 学生回答 
 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并且能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同时也能对以前所学知识做一个复习。 
归纳结论 思考:为什么油总浮在水的上面? 学生回答 让学生学会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二) 猜一猜:在一个大的量筒里放入贡、水、煤油和泡沫塑料、木块、铁钉,静止后从上而下的次序是什么? 学生进行猜想并回答 对密度这一知识的巩固,知道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在密度较大的物体之上,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此知识。 
 给出结论 
 
六. 训练与评价 
1. 自行设计个有关密度的实验,然后进行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