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文档属性

名称 春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5 18: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雨》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诗中的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初步理解《春雨》这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诗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读懂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春雨二、描绘春雨三、品读春雨四、赞美春雨五、再读《春雨》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它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礼物——春雨。2、你能联系生活,用上“春雨”这个词说一两句话吗?还可启发岁地点的转换而更换说话内容。如:果林、柳树、田野、池塘……3、春雨滋润着万物,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再读——春雨诗人一开始就称春雨为——好雨。究竟好在哪儿呢?点拨字义。乃、潜原来,在诗人的眼里。春雨竟是如此可爱,难怪要成为——好雨呢!不仅是在古诗中,在我们现代诗歌中,你也能找到可爱的春雨。推荐阅读诗歌——春雨作业:1、写字。2、想像写话:春雨还会落到哪儿?哪儿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学生随教师语言进入学习情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见过的春雨的样子。可从三个方面来讲:多、细、密。还可用上一些俗语、谚语等。流利朗读春雨。2、自读自悟,加上猜想的方法找找好在哪里。小组交流。(1)及时(2)不知不觉(3)滋润万物1、通过朗读,表达你对春雨的喜爱。2、用自己的话,赞美春雨。将热爱春雨的情感迁移到新的诗歌中去。 课前,学生已经有序地积累了一些描写春雨的现代诗歌,对春雨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这应该是个有效的说话练习,又是对新课学习的铺垫。本诗的诗眼是“好“,所以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这个诗眼,让学生依据诗句、插图、生活经验等元素来找到答案。辅以一定的品读,学生基本能理解诗的意思。
《春雨》教学设计之二
(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1.放歌曲《春雨沙沙》,学生边听边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春雨》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生字词反复读。
  2.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词,小组内读卡片。
(三)议读
  1.同桌读,互相正音,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2.学生练读。
  3.朗读比赛:各小组选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教师发评分卡。
  5.师生共同评议。
(五)结合插图,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1.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梳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3.师生互动,实破重点、难点。
  (1)春雨有什么特点?
  点击课本,结合图让学生认识到:“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通过对“点红、染绿、滋润、唤醒”等词语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春雨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配乐朗读全文
  1.放音乐,点击课本,展示《春雨图》。
  2.自由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指名)
(七)扩展练习
  1.想一想,春雨还飘落在哪些地方?它还带来了哪些变化?
  2.搜集描写春雨的古诗、儿歌、歌曲等。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