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垂线 课件+学案(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2 垂线 课件+学案(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16:34: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版数学七年级上5.1.2
垂线导学案
课题
5.1.2
垂线
单元
第5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进一步丰富操作活动的经验.
3.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
重点
难点
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
导学
环节
导学过程




预习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1、
如图,体育课上应该怎样测量同学们的跳远成绩?
2、
如图,已知于点O,,则的度数为______.




探究一:
如图5.1.4(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我们将直线CD绕着点O旋转,使∠BOD为直角(如图5.
1.4(2)所示).当两条直线AB、CD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
图5.1.4
此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我们把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线线互相垂直的图形(如图5.1.5).
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探究二:
经过直线AB外一点P,按图5.1.6所示的两种方法,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
如图5.1.
7,你能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吗?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由上述操作可以得到关于垂线的一个基本事实: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探究三:
在图5.1.8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是直线l外一点,
AB与直线l垂直,点B为垂足.点A与直线l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应该是线段AB,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垂线段.
图5.1.
8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如,线段AB的长度就是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体育课上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做一做
如图5.1.9,小海龟位于图中点A处,按下述口令移动:前进3格;向右转90°,前进5格;
向左转90°,前进3格;向左转90°,前进6格;向右转90°,后退6格;最后向右转90°,前进1格.用粗线将小海龟经过的路线描出来,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1、如图,量得直线l外一点P到l的距离PB的长为5cm,点A是直线l上的一点,那么线段PA的长不可能是(
)
A.
15?cm
B.
5.5cm
C.
5cm
D.
4cm
2、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3、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是
A.
B.
C.
D.
4、体育课上老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5、如图,,垂足是点D,,,,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包括端点,连接CE,那么CE长的范围是______.




同学们,关于垂线,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
解:经过运动员落地时后脚跟所在的点,作起跳线的垂线段,则量出垂线段的长即为该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2、解:,




故答案为:.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图5.1.6
经过直线AB外一点P,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仅能画1条。
探究三:
从板的最前沿到最近的后脚跟的垂直距离BN计算,
原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当堂检测:
1、解析:直线l外一点P到l的距离PB的长为5cm,点A是直线l上的一点,那么线段PA的长最短等于5cm,故不可能是4cm,
2、解析:如图所示: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线段CA是点C到AB的距离,
线段AD是点A到BC的距离,
线段BD是点B到AD的距离,
线段CD是点C到AD的距离,
故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5条.
3、解: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A图.故选A.
4、解:体育课上老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是:垂线段最短?
故选A
5、解:,垂足是点D,,,,
长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
课堂小结:
1、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垂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5.1.2
垂线
数学华师版
七年级上
复习导入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
垂直
新知讲解
如图5.1.4(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我们将直线CD绕着点O旋转,使∠BOD为直角(如图5.1.4(2)所示).当两条直线AB、CD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
图5.1.4
新知讲解
图5.1.4
此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我们把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你知道其中.
的道理吗?
新知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线线互相垂直的
图形(如图5.1.5).
图5.1.5
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试一试
经过直线AB外一点P,按图5.1.6所示的两种方法,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
新知讲解
图5.1.6
经过直线AB外一点P,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仅能画1条。
新知讲解
如图5.1.7,你能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吗?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由上述操作可以得到关于垂线的一个基本事实: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P
A
B
图5.1.7
新知讲解
在图5.1.8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是直线l外一点,
AB与直线l垂直,点B为垂足.点A与直线l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应该是线段AB,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垂线段.
图5.1.8
新知讲解
图5.1.
8
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如,线段AB的长度就是点A到直线l的距离.
新知讲解
体育课上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新知讲解
从板的最前沿到最近的后脚跟的垂直距离
BN计算,
原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新知讲解
做一做
如图5.1.9,小海龟位于图中点A处,按下
述口令移动:前进3格;向右转90°,前进5格;
向左转90°,前进3格;向左转90°,前进6格;向
右转90°,后退6格;最后向右转90°,前进1格.
用粗线将小海龟经过的路线描出来,
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图5.1.9
·
·
·
·
·
·
课堂练习
1、如图,量得直线l外一点P到l的距离PB的长为5cm,点A是直线l上的一点,那么线段PA的长不可能是(
)
A.
15?cm
B.
5.5cm
C.
5cm
D.
4cm
D
课堂练习
解析:直线l外一点P到l的距离PB的长为5cm,点A是直线l上的一点,那么线段PA的长最短等于5cm,故不可能是4cm,
课堂练习
2.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D
课堂练习
解析:如图所示: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线段CA是点C到AB的距离,
线段AD是点A到BC的距离,
线段BD是点B到AD的距离,
线段CD是点C到AD的距离,
故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5条.
课堂练习
3.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是(

A.
B.
C.
D.
A
解: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A图.故选A.
课堂练习
4、体育课上老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A
课堂练习
解:体育课上老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垂线段最短.?
故选A
拓展提高
5、如图,CD⊥AB,垂足是点D,AC=7,BC=5,CD=4,点E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包括端点),连接CE,那么CE长的范围是_______
解析:∵CD⊥AB,垂足是点D,AC=7,BC=5,CD=4,
∴CE长的范围是4≤CE≤7.
课堂总结
1、点到直线的距离
2、垂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板书设计
课题:5.1.2
垂线
?
教师板演区
?
学生展示区
一、垂线定义
二、垂线段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课本P165练习第1,2题
练习册基础
能力作业:
课本P165练习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