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课件+视频(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课件+视频(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8 20:38:59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8
古诗二首
鹳雀楼
鹳雀楼
鹳雀楼,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四大名楼,只此坐镇北方。南北朝时,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所建,到元初方毁,此后一直未得修复。黄鹤楼,楼高三层,传说鹳雀常在此栖息而得名。
鹳雀楼位于黄河东岸,体型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登/鹳雀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绛州(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了解作者




尽,




流。




目,




楼。




lóu

jìn

qiónɡ
cénɡ
听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认准字音。
听诗句

日/依
山/尽,

河/入
海/流。

穷/千

目,

上/一

楼。
登/鹳


lóu

jìn

qiónɡ
cénɡ
读课文,读准字音,尝试读出节奏。
读诗句






lóu

jìn

qiónɡ
cénɡ
认一认
高楼
楼台
上楼
相依
依靠
依偎
尽力
尽头
无尽
食欲
欲望
贪欲
穷苦
贫穷
穷人
高层
阶层
层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依:靠着。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入海流: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理解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理解诗句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穷:尽。
欲:想要。
更:再。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目千里
理解诗句
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景色
感想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依、尽、入、流、目、上)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白、黄
千里、一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这两句诗?
当你遇到困难,难以作出决定的时候,你可以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自己。
当你取得成绩,得意洋洋的时候,你可以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提醒自己。
当你想取得更大成就的时候,你可以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激励自己。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学习
批判
感悟道理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末笔捺宜舒展。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左下格。
书写指导:上部宽,中部窄。
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一横在横中线上。
登鹳雀楼
景色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感想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结构梳理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
①依傍 ②同意 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或进去 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巩固练习
《登鹳雀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所想。
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千里目”是指_________________。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眼界宽阔
巩固练习
国学诵读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二首
8
第二课时
悬崖挂块大白布,千人万人捉不住,
好似千军万马吼,疑是银河飞下谷。
——打自然物或自然现象
谜底(
)?
瀑布
猜谜语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yān
yáo
chuān
听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认准字音。
听诗句
大家一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知作者
庐山风光
庐山瀑布






烟,






川。






尺,






天。
望庐山瀑布
















yān

yáo
chuān
听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认准字音。
读课文,读准字音,尝试读出节奏。









yān
yáo
chuān
认一认
瀑布
飞瀑
山瀑
布匹
花布
分布
火炉
锅炉
出炉
烟花
云烟
烟雾
遥远
遥望
遥控
山川
河川
川流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川:河流。
遥看:从远处看。
解诗句
香炉峰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以为好像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观看的角度——远望
“挂”化动为静,形态美
夸张、比喻
阅读方法解密:夸张
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效果: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
判断:是否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夸大或缩小。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上部左右宜紧凑,不宜写的过大,下部四点排列均匀。
书写指导:“火”
右边的撇略偏上,捺变点。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火”最后一笔变点。“因”瘦长。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长短不一,分布均匀。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舒展,中间的竖短,在竖中线上,第三笔竖长。
词语积累
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林叠翠
烟云
烟消云散
山川
名山大川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林木青翠重叠,形容树木非常茂密。
像烟和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无余。
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读一读,记一记
望庐山瀑布
遥看
挂前川
生紫烟
联想
落九天
三千尺
雄伟壮丽
结构梳理
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
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拓展阅读
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国学诵读
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白日依山尽(  )
A.太阳          B.白天
2.欲穷千里目(  )
A.贫穷
B.尽,极
3.疑是银河落九天(  )
A.疑问
B.好像
4.日照香炉生紫烟(  )
A.被太阳照成紫色的云烟
B.紫色的烟
A
B
B
A
课堂练习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是确切的数字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面提到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夸张。
示例:这间屋子很小,像蚂蚁洞一样。
课堂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地名)
4.这首诗告诉我们(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复杂的事物,要多方面观察,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

苏轼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庐山
拓展阅读
C
关于瀑布的古诗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资料卡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