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五岁的时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显、次、钢、且、合、乎、规、格、故、改”10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描写“合、次、故、且、格、改”等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出“显、且、规”在字典中的页码。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尝试朗读人物间的对话,根据课文的提示读出合适的语气。
3.说说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感受莫扎特热爱音乐、做事认真的品质。
二、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合、次、故、且、格、改”等字。积累10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2.尝试朗读人物间的对话,根据课文中的提示读出适当的语气。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乐曲,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
小朋友,这段音乐好听吗?你知道它是谁创作的?
板书:莫扎特(师介绍)
2、读句子,学词语
(1)出示句子:莫扎特是奥地利有名的作曲家。
莫扎特从小就爱好音乐,并早早地显露出音乐的天赋。
(2) 指导读通句子。
(3) 学习生字:“显(xiǎn)”。
A、指名拼读音节,b、复习音序查字法,运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显”。C、为“显”找朋友。
(4)理解“天赋”。
师:那莫扎特能够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仅仅是靠他的天赋吗?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莫扎特一起回到他童年时代看一看。
3、 出示课题并齐读:46 莫扎特五岁的时候
说明:这一环节以音乐为导入点,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能一下子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迫切了解名人故事的愿望。老师简单介绍了莫扎特之后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句子,边学习生字,边指导朗读,为接下来的感知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可引导学生拼拼音节,“显”的音节的拼读在一上是个难点,虽然学习进入一下,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拼读,起到巩固的作用。而查字典是对刚学的音序查字法的复习巩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他的音乐天赋表现在哪里?带着问题边看课文边听录音。
2、带着这个问题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父亲拿起他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合乎规格。
1)把句子读正确,
2)学习生字“钢、且、合、乎、规、格”(小组合作学习,查“且和规”)
3)交流生字学习情况。理解“合乎、规格、钢琴协奏曲”
4)指导读好句子。
5)说说父亲为什么大吃一惊?
过渡:看到这一幕,父子俩说了些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课文时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读正确、读通顺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的方法。而识字教学仍须重视,可采用合作认字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想象力,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搭建舞台,让孩子们的这种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里展示,作为教师对于好的方法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对于不妥的方法,教师在指出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识字个性。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钢琴协奏曲”、“合乎”、“规格”等词语的意思老师可作适当的讲解。
(三)再读课文,读好对话
1、再读课文,直线划出爸爸的话,曲线划出莫扎特的话
2、出示句子(课后练习一),要求:读句子,读出父亲和儿子对话的语气。
1)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生分三人小组练习朗读对话。
3)学生按小组汇报交流朗读对话,教师组织评议并进行指导。读出父亲故意开玩笑时的语气和儿子不服输的语气。
4)学习生字“次”、“故”、“改”。给“故”找找朋友。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导学生记住“改”左边笔顺,集体书写。
5)师带领学生不用提示语,直接对话。
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朗读、理解、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读好对话,重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经验,体会开玩笑的语气和不服输的语气,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叫号游戏巩固生字。
2、“小小作曲家”游戏巩固词语。
3、在田字格里指导认真书写“合、次、故、且、格”等字。
说明: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为主。既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语的程度。又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的生字词。(其中“小小作曲家”游戏是将词语写在音符上,当学生读出后音符连起来,变出一首动听的曲子。)写字指导从描到写,指导到位,保证时间,注意纠正姿势。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说说读了课文你喜欢莫扎特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感受莫扎特从小爱好音乐,做事具有认真不服输的品质。)
2、你还知道莫扎特小时候的什么故事?(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介绍莫扎特《金色的童年和少年》。
说明:这一环节说话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发展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课外学习、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