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16: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汾湖高级中学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3.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
4.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 (  )
  A.血液和精液  B.肝脏  C.皮肤  D.肾脏
6.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问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
  A.体温调节  B.水平衡的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血液pH值的调节
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9.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1.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12.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 )
?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1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树突和轴突 B 细胞体和轴突 C 细胞体和突起 D 细胞质和细胞膜
1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 )
  A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性激素
15.在寒冷冬天,冬泳爱好者勇敢地在冰水中游泳。刚入水时,冬泳者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 )
A. 通过反射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
C. 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 D. 增加垂体活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16、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他激素的腺体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1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18.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9.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C.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 D.突触小体能够释放相应的递质
2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③、④、⑤、⑥等过程
21.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淋巴因子是由B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有记忆细胞产生
22.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23.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科学的是 (  )
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24.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⑥为基本结构,a与b为可测膜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在实验前后细胞始终保持活性,反射弧的结构保持正常状态,则下列分析错误的(  )
A.刺激①后,引起⑥收缩的直接因素为神经递质
B.③处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分别刺激②和⑤,a、b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相同
D.④为突触,其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
2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细胞兴奋时Na+内流是被动运输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26. 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27.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神经纤维没有接受刺激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
B.图2中从A到C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是由Na+内流形成的
C.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较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
D.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
28.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
C.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29.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
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
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30.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C.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1分)
31.(6分)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抗体主要存在于上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
32.(7分)下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 ,d的化学成分是 .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a、b、c中 细胞特异性识别。
(3)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
(5)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 系统协调整合的结果。?
33.(9分)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有__________。血浆与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 。
(3)在代谢过程中,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pH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与它含有 等物质有关。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________,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34.(9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作___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兴奋在图2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
35.(8分)如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身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 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
(2)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______分泌增加,④主要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冰桶挑战最初旨在让人们了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越来越退化,最后发展为全身无力、长期卧床,无法自主呼吸,但患者的智力、记忆、感觉不受影响。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即罹患该病。
①“渐冻人”肌肉萎缩,肌肉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的一部分,②用针刺“渐冻人”皮肤,患者________(填“有”或“没有”)感觉。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汾湖高级中学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A A D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B B A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C B A D C C 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31、(6分)(1) ②③
(2) 自由扩散 6 三
(3) 核糖体 ②③
32、(7分)(1) 体液 记忆细胞 球蛋白
(2) c  
自身免疫 
(4)T(淋巴)
(5) 神经-体液-免疫
33、(9分)(1) ①③ 蛋白质 无机盐、蛋白质
(2)细胞内液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7.35-7.45 HCO3- 、 HPO42-
(4) 组织液 组织水肿
34、(9分) (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外负内正
(4)兴奋 膜电位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5、(9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分级 抑制 (负)反馈
(2)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3) 效应器 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