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第二册期中考试试卷(A)(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生物第二册期中考试试卷(A)(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16: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第二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共48分)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B.
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
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D.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2.
治疗肺炎的药物从左手静脉输入,到达肺部,至少需要经过心脏
?
A.

B.

C.

D.

3.
如图所示的神经结构称为
?
A.
神经元
B.
反射弧
C.
神经
D.
神经系统
4.
下列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
A.
食物残渣
B.
尿素
C.
二氧化碳
D.
水和无机盐
5.
人体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能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
兴奋通过神经进行传导
C.
感觉形成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
感知变化并进行调节利于生存
6.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人体
组织
细胞
系统
器官
B.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C.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人体
D.
人体
组织
器官
系统
细胞
7.
瓣膜保证了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动脉
心室
心房
B.
心房
动脉
心室
C.
心房
心室
动脉
D.
心室
动脉
心房
8.

毫升新鲜血液注入盛有
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①是血浆
B.
②是白细胞
C.
③是红细胞
D.
柠檬酸钠溶液能防止血液凝固
9.
图示为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形态
B.
①是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的
主要位于②内
D.
③是细胞质,其中分布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10.
结合下图判断有关人体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内可以消化蛋白质
B.
结构②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C.
结构③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D.
吸收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器官
11.
花草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科学种植才能与花草和谐共处。以下做法科学的是
?
A.
花草都要种植在强光下
B.
每天给盆栽的花草浇大量的水
C.
换盆后的花草适当遮阳
D.
一个花盆中栽种的花越多越好
12.
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心脏,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
B.
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C.
③与④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通过静脉相连
D.
⑤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13.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
A.
物质交换
B.
物质运输
C.
物质吸收
D.
废物排出
14.
人造肠衣管的管壁只允许碘和水等小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和淀粉酶等大分子通过。将两个人造肠衣管分别装入下图所示物质,在
放置
小时后,再放入装有黄色稀释碘液的烧杯中
分钟。下图所示装置中,将会变为蓝色的位置是
?
A.
B.
C.
D.
15.
人体完成“运球投篮”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要多组肌肉参与
B.
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C.
只需肘关节参与
D.
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16.
以下关于人体结构的方位术语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近腔者为外,反之为内
B.
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C.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D.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17.
以下生物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
A.
袁隆平
培育杂交水稻
B.
屠呦呦
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C.
林奈
显微镜观察细胞
D.
孟德尔
利用豌豆研究遗传的规律
18.
如表为某人的尿检结果,此人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
膀胱
B.
尿道
C.
肾小球
D.
肾小管
19.
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毛细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B.
毛细血管内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
毛细血管是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中间通道”
D.
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一般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0.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发展学生上肢、腰腹肌和提高身体用力协调能力。动作重点包括蹬地、收腹和甩臂,难点是掷球的出手角度。以下有关完成此项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掷球时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
运动系统只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C.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D.
人体的运动一般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完成的
21.
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脑、手机或是电视收看老师的在线直播,下列对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B.
听觉的感受器是前庭
C.
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解后记录笔记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
在线学习期间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
22.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23.
年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


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
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
肾小管、过滤作用
C.
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
肾小球、过滤作用
24.
下列关于甲状腺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B.
缺乏甲状腺激素会使人患侏儒症
C.
甲状腺激素是通过血液运输的
D.
长期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25.
如图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示的生理活动表示细胞
?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
?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④所示的生理活动表示细胞
?的过程。
(3)人的大脑主要是由上图中的
?构成(填字母)。
(4)与人体相比,玉米植株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26.
科普阅读题。
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繁殖后代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分裂时,天敌来了,怎么逃命?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这个矛盾化解。团藻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的体细胞,主要负责运动;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
细胞的分工是生命演化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分工让生命爆发出了缤纷的多样性。
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掉,腾出更多的空间装血红蛋白。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极致。
细胞的分工与协作还能产生新功能,它能创造出单个细胞没有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大脑里的将近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紧密缠绕,通过多达一千万亿个连接形成了密如蛛网的系统。它是人类喜怒哀乐、感知思考、学习记忆的根源。如果细胞没有出现分工,生命也就不可能发展出智慧。
人体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为什么它的后代却呈现出如此多的样貌呢?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回答了这个问题。例如,只有在红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才得以表达;只有在胰岛细胞中,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才得以表达。因此细胞的分工归根结底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总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类这样智慧生命的出现,要感谢细胞的分工。
(1)衣藻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缺乏
?、
?和
?层次。
(2)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这是通过
?实现的。将小肠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执行“特定任务”的细胞取出来,理论上也可以像受精卵一样,发育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原因是这些细胞内的
?和受精卵的是相同的。
(3)人体内的细胞结构不同、分工明确,这是通过
?形成的。其实质是
?的结果。
27.
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表示人体的系统,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①生理过程表示的是人体的
?,主要部位是消化系统中的
?。
(2)在②生理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上的变化是
?。
(3)
系统中,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是
?,再经过
?重吸收后,得到尿液。对尿液进行化验,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而
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是人体的
?分泌不足。
(4)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是
?。(填序号)
28.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血糖异常升高、形成糖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分析乙的血糖变化曲线,
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
?分解成
?被吸收进入血液。
段下降与
?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分析甲、乙两人的血糖变化曲线,
?的血糖变化不正常,原因是
?。
(3)对糖尿病患者,可采用
?等方法进行治疗。
29.
思考与讨论。
血液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1)取一个预先滴加了抗凝剂的试管,再注入新鲜的动物血
毫升。如果在离心机中离心
分钟或静置
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你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涂片的永久玻片标本时,看到了哪些类型的细胞?
(3)去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往往是一个常规检查的项目。为什么验血能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你能看懂常规验血报告单吗?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B
4.
A
【解析】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A符合题意。
5.
C
6.
B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B正确。
7.
C
【解析】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
心室
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8.
B
【解析】血液分层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如图所示:即图示中的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
故选:B。
9.
D
【解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A正确;①是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同时排出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B正确;口腔上皮细胞的
主要位于②细胞核内,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③是细胞质,其中分布有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D错误。
10.
D
11.
C
12.
D
13.
B
【解析】心脏属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人体的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的运输。故选B。
14.
D
【解析】人造肠衣管的管壁只允许碘和水等小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和淀粉酶等大分子通过。
号肠衣管内的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了,遇到碘液不变蓝;
号肠衣管内的淀粉酶被煮沸过,失去了活性,淀粉未被分解,所以遇到碘液变蓝。故选:D。
15.
C
16.
A
【解析】A、近腔者为内,反之为外,A错误;B、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B正确;C、背者为后,近腹者为前,C正确;D、人的身体分部,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D正确。
17.
C
18.
C
【解析】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出了问题,C错误。故选择C选项。
19.
A
【解析】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
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图所示:
故选:A。
20.
B
【解析】A、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B错误。
C、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C正确。
D、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D正确。
故选:B。
21.
D
22.
C
23.
A
24.
B
第二部分
25.
(1)
分裂;染色体
【解析】此图是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示意图,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2)
分化
??????(3)
【解析】大脑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器官,主要有神经组织
构成。
??????(4)
系统
【解析】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26.
(1)
组织;器官;系统
【解析】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在结构层次上没有组织、器官,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还缺少系统这一层次。
??????(2)
细胞分裂;遗传物质
【解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将小肠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执行“特定任务”的细胞取出来,也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因为这些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和受精卵是一样的。
??????(3)
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7.
(1)
吸收;小肠
【解析】图示中,



分别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吸收、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排遗、排泄。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①生理过程表示的是人体的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与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约长约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2)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解析】②是肺的通气,在②生理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上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3)
原尿;肾小管;胰岛素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
泌尿系统中,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是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得到尿液。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因此对尿液进行化验,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而
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4)
②、⑤、⑥
【解析】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示中②⑤⑥分别表示了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
28.
(1)
淀粉;葡萄糖;胰腺
【解析】乙的血糖变化曲线,
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段下降与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
甲;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解析】人体内血糖含量的正常值为
毫克/
毫升,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乙的血糖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3)
注射胰岛素
【解析】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29.
(1)
分层。
??????(2)
红细胞、白细胞。
??????(3)
血液中的血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数量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反映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状态。另外,血浆不仅是血细胞的内环境,更重要的是血浆是内环境中的动态部分,它的成分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以及某些器官功能状态的变化。所以,验血是一个常规检査项目,并能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
第13页(共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