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的: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可能使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板书提纲
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一、创作意图:
1、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
2、针对艺术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影响因素:
1、现实方面
2、艺术方面
3、社会和文化情境
三、表现方式(重点):
具象艺术
、意想艺术
、抽象艺术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欣赏作品时,有没有分析过它创作的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还是单纯的欣赏这幅画的结构以及色彩的构成?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学习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二、新课内容
(1)首先我们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那里?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米开朗基罗根据整个屋顶的平面划分,分别绘制了名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诺亚献祭》、《洪水》、《诺亚醉酒》等九幅大型宗教故事画。教皇看后大表赞扬,但过了没一会就改变了注意,让米开朗基罗对此画进行修改,他认为颜色要更蓝一些,衣服要有金边,没有金子看起来很穷。而在米开朗基罗画中的这些善男信女都是些穷人,挣扎在痛苦贫困中,因而米开朗基罗坚决不修改。在他的这幅画中米开朗基罗的创作意图非常明确:通过对人的创造力的神化,来赞扬人的内体美和精神美。他是对人的赞美和人文精神的歌颂。
我们欣赏了作品后讨论一下,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①、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
②、针对艺术家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2)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1、现实
2、艺术
3、社会和文化情境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相信当年那辆自行车已经报废,,如果它还在,你会怎样对待他?当废品卖掉?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是怎样处理的?这个就是毕加索的作品,非常的有名,叫《牛头》改变了自行车的性质。那么是什么因素激发起艺术家的这种创造欲望呢?
其实都是来自现实跟艺术这两个方面。
我们一起来看下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这个作品创作背景是在1940年也就是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时候。倒回来看这个作品中有的挖掘,有点挑担,有的送水等等。这个一个团结劳动的场面。说明徐悲鸿的意图是想通过这个画来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大山我们都可以把他搬走,还有什么不可以呢?
因此影响艺术家创作的意图有来自现实和艺术这个方面。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相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会是怎样的?
首先来看,同样是处于抗日战争中年代。李桦的《怒吼吧!中国》和古元的《离婚诉》。李桦成长在国民党统治区收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影响。因此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是揭露和批判现实。那么古元是成长在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他的作品就表现的更多是朴实的写实生活场景。说白一点也就是生活的好的安逸的人表现出来的一般都是美好的生活。当生活环境比较艰难的时候,艺术家表现出来的多是批判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成长过程,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会造成创作意图的差异。
(3)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大类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a、具象艺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通过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毛泽东),然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要表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表现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翻身解放的豪迈精神风貌。
色彩上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b、意象艺术: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并没有刻画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荆柯的“追”、秦王的“逃”,并辅以刺进柱子的匕首,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使画面传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
意象艺术也可以通过对艺术家感觉的表现来传达创作意图。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主要营造不同时刻太阳照射在教堂上独特美丽的光色氛围。
c、抽象艺术: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通过用直线和曲线两种语言元素来构成整幅作品,以螺旋上升的曲线将直线连接起来,从而把人的视线引向无限的天空,表现升腾飞翔的空问效果。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了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有自己的创作意图,有的针对现实,有的针对艺术,但无论是针对什么,他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本课也分别对具象艺术、意想艺术、抽象艺术是如何体现艺术家创作的意图。为了更好的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必须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因为它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
四、课后作业
1、分析罗丹的《巴尔扎克》是如何体现画家的创作意图的?
2、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