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与同伴交流一段话中关键语句的作用,知道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中“虫”和“鱼”分别表达的意义。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重难点 
能交流、梳理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古诗背诵配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能交流、梳理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活动一:回顾复习,激活关键语句的学习经验 
1.课件出示下列段落,提出要求:默读下面的两个段落,并找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语句。 
段落1: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段落2: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学生进行交流。请学生说说这两个段落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提问:理解这些段落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借助关键语句。 
2.提问: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有关键语句的段落还有哪些? 
(1)指名学生交流,追问:这些关键语句有什么作用? 
(2)小结:有些段落的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板书:关键语句在段落开头) 
活动二:片段练习,尝试找到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 
关键语句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很难向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关键语句。因此,通过多个典型段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关键语句在一段话的段前、段中、段尾三种可能的位置及其作用。 
1.教师出示作业,学生尝试练习。 
段落1: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海天相连,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画面;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滩上金灿灿的,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秋天,海上总是雾蒙蒙的,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冬天,阳光依然明媚,依然是花红草绿、温暖如春。 
段落2: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球台两端站着两位同学,手握球拍,不断挥舞。乒乓小将们打得多开心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段落3:你看,田野到处是金黄色的,稻谷成熟了,谷穗绽开了金色的笑脸,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挥动着镰刀。打谷机的声音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池塘里的鱼儿肥了,池塘边人们正忙着把一筐筐鱼装上车。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2.学生自由读,找出每段话的关键语句。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教材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板书:关键语句在段前,关键语句在段落末尾;关键语句在段落中间。 
4.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段落的意思的?引导学生围绕“有些段落的内容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进行交流。 
5.小结: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围绕关键语句来写,这样可以把意思写得更清楚。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活动一:句子1:“车站的人可真多!” 
1.句子读一读,寻找关键词。 
提示:车站 人多 
2.生活忆一忆,一起来交流。 
提示:你在哪里见到过人山人海的情景?当时是怎样的场景? 
3.视频看一看,感受说一说。 
提示:看火车站的视频,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你身在其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小组内用思维导图,梳理从哪些地方看出人多。 
预设:火车站广场边的花坛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也站满了人,车站入口处更是排起了长龙。广场上的人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不断向里涌去。妈妈拉着我随着人流向前走,我根本看不到前方的路,只能看见叔叔阿姨的后背。我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 
4.围绕“车站的人可真多”你一句我一句,小组内完成说话练习。 
5.全班交流,师生互评。 
提示:尝试将中心句放在段落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二:句子2:“我喜欢夏天的晚上。” 
1.句子读一读。 
2.句意想一想。 
提示:“我”为什么喜欢夏天的夜晚?尝试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列出喜欢夏夜的理由。 
预设:热闹 美丽 快乐 …… 
3.展开想象说一说。 
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关键词,围绕“夏天的夜晚”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组内说一说:围绕“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这一中心句,你一句我一句,试着说一段话。 
5.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板块三 识字加油站 
活动一:我是认读小老师 
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认读卡片中的词语:蝌蚪、飞蛾、螃蟹、鲤鱼、鲫鱼、鲨鱼。 
2.争做认读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活动二:我是观察小能手 
1.将加点生字分分类,说说分类理由。 
提示:“虫字旁”一组,“鱼字旁”一组。 
2.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 
(1)“虫字旁”“鱼字旁”在左,书写时要写得窄一些;“虫字旁”“鱼字旁”在下,书写时要写得扁一些。 
(2)它们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声旁分两种情况:读音完全相同,读音相近。 
活动三:我是识字小达人 
1.总结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说一说还认识了哪些字? 
课时目标 
1.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2.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活动一:读一读 
1.通过自由读、小老师领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熟读词语。 
2.读一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词语不同的味道。 
活动二:玩一玩 
1.填词游戏:照样子填一填。 
懒洋洋   慢腾腾   颤________ 兴________ 
静________ 空________ 乱________ 闹________ 
2.读词语,想画面。 
提示: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3.我来做,你来猜。 
(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词语。 
(2)学生做动作,大家猜词语。 
活动三:写一写 
1.照样子,说词语。 
2.抄写扩充的词语,积累下来。 
3.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并写下来。 
板块二 日积月累 
活动一:走近李白,读懂诗题 
1.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李白,试着背诵熟悉的李白的诗句。 
2.读一读李白的简介,说说关于李白,自己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读准诗题,通过组词等常用的方法学习多音字“发”。 
4.交流白帝城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5.说说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 
活动二:熟读古诗,读出韵味 
1.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练读。 
2.指名学生读诗,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还”的读音,理解“还”的意思是“归来”,并指导学生组词,比如“归还、返老还童”。 
3.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活动三:借助插图,展开想象 
1.提问: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交流后,教师播放三峡美景的视频,指导学生再读古诗。 
3.出示李白写此诗的背景: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引导:读一读古诗的写作背景,想一想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1)学生默读。 
(2)指名学生交流,追问:你从诗中哪些字词也读到了诗人的高兴?欣赏三峡美景,引导学生从“彩云间”“轻舟”等词语中读懂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3)配乐诵读古诗。 
活动四:尝试背诵,积累古诗 
1.根据提示,试背古诗。 
早发__________ 
[唐]李白 
朝辞________彩云间,千里________一日还。 
两岸______________,轻舟已过__________。 
2.隐去提示,学生试背古诗。 
3.配乐背诵古诗。 
教学资源 
李白《早发白帝城》鉴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治今贵州正安西北),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乘舟东下江陵(治今湖北省荆州市)。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放,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圆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并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明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了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起来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