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
能用汽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重点、难点与关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
(1)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让事实说话)
(2)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决定)
(3)关键:做好水的沸腾实验。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举例生活中水的三种状态和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引出自然界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水”字,酒精“水”字很快消失。提问:酒精到哪里去了?引入这节课的内容“汽化”。
二、学习目标
三、新课讲解
(1)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2)
汽化: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1、汽化的方式——蒸发
a、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蒸发的条件:
蒸发可以在任意温度下进行。
3、蒸发的特点:
蒸发需要吸热。
(三)、汽化的方式二——沸腾
1、水的沸腾实验
a、提出问题:沸腾与蒸发相比有什么特点?
b、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
时间t/min
温度t/0C
水中气泡变化情况
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注意:实验中,由于水中含有杂质及当日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可能导致水的沸点不是1000C,“纯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是1000C。”
a、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继续加热,水温不变。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c、沸腾的条件:
d、沸腾的特点:沸腾需要吸热
四、小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
七、板书设计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汽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3)、汽化
沸腾:把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液体的温度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表面气流速度
1、达到沸点
(5)液体沸腾的条
2、持续加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