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师生互动,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和应用。
三、教具或课件
酒精灯、碘升华凝华管、打火机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冬天挂在树枝上面霜、雾凇形成的美丽雪景,引入课题。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活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凝华管,
(1)加热前碘状态?
(2)加热过程中碘的状态?
(3)有无液态碘出现?
2、停止加热,碘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小结归纳】(板书)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化。
(3)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4、生活常见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回答,顺序打乱)
升华现象:①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②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③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凝华现象:①冰棒表面的“白粉”;②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③用久了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5.升华和凝华的一些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人工降雨”的短文。
2.舞台上的“雾”是怎么造出来的?
【6.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7.随堂练习】
1.做碘的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__________。
2.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__________热量,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物品________,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冬天,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
4.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
5.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变黑,在变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
6.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
A升华
B.汽化
C.蒸发
D.熔化
7、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
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