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
第三单元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31分)
1.古诗词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把“海”外与“江”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B.《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C.《观沧海》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D.《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3.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轻捷 班蝥 无妨 机关 B.鉴赏 人迹罕至 消释 人声鼎沸
C.绣象 绅士 盔甲 戒尺 D.质扑 博学 书塾 陌生
4.文学常识填空(5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 ,原名 ,字 ,伟大的无产阶级 、 、 。著有小说集《 》《 》,散文集《 》等。
(2)孔子,名 ,字 ,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杰出的 家、 家, 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 ”。
5.名著阅读(4分)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在迎神赛会上她最喜欢瞧得就是 (人物)。童年时得鲁迅有两个爱好,一就是收集图书 ,二就是描绣像 。她得第一本专属个人得图书就是《 二十四孝图 》;她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她更大得收集书本兴趣得图书就是《 》,两本书得来历分别就是 长辈馈赠与长妈妈送得 。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得三个人就是、 藤野先生 与 范爱农 。
6. 七年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烂漫童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同学们谱写了一首童谣,请你补出童谣中空缺的内容。(2分)
假如童年是一只小鸟,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天空; , ;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森林。
(2)同学们阅读了一些名著。他们收集了感人的童年故事。请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这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请简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2分)
8.选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9.说说下面两句话中画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4分)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0.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3分)
11.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你是唯一不揭短的老师(13分)
那年开学时,我已经掌握了开校车的窍门。我既是司机,又是孩子们的保姆和朋友。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扮演“不辞辛劳的老姑妈”角色。
查理是在我开校车第4年的9月份开始乘坐我的车。那时他8岁,一头金发,一对水晶般的灰色眼睛。从第一天起,查理就让人伤透了脑筋。有人打架,我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谁挑起的;有人在扔唾液弄湿的纸团,我便能猜到肇事者的名字;女孩一哭,可能就是查理扯了她的头发。无论我怎么跟他谈话,他总是一言不发,只用他那双灰色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我。
我向人打听,原来查理的父亲去世了,他也不跟母亲一起住。我想,应该对他耐心点。当我欢快地对他说“早安”时,他不搭理;当我祝他万圣节快乐时,他轻蔑一笑。但是我仍坚信这孩子需要我的一丝关怀。所以,当他从我身旁经过时,我总伸手揉揉他的头发,或者拍拍他的胳膊。
那年快到年底时,乘车的一个小女孩送了我一颗锡制的心形小装饰,上面用红笔写着:“我爱波莉,波莉也爱我。”我把它竖在车前面的仪表板上。
放假的前一天,我与校长说了会儿话,耽误了几分钟。上车时,我发现小锡心不见了。我问道:“有谁知道挂在这儿的那颗小锡心上哪儿去了?”坐着39个孩子的大车内鸦雀无声。
一个男孩尖声尖气地说道:“查理第一个上的车。准是他拿的。”
别的孩子也一齐嚷嚷:“是!查理干的!搜查他!”
“肯定是他干的!”送我小锡心的女孩坚持说道。“搜搜他的口袋。”
我让查理站到前面来时,他瞪大了眼睛,火辣辣的目光直逼我的视线。我把手伸进一只口袋,什么也没有。我的手又伸进了另一只口袋。这时,我摸到了小锡心那熟悉的轮廓。查理盯了我好一会儿,他那对灰色的大眼睛里没有眼泪,没有乞怜。他似乎正在等待人们对他的处置,而这一切都已在他的意料之中。我正要把那颗小锡心从查理口袋里扯出来时,忽然停下了,我好像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让他留着那颗小锡心吧。
“它肯定在我来这儿以前就已经掉了。”我对孩子们说。查理一句话也没讲,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十多年后,有一次在堪萨斯城一家百货公司,忽然有人犹犹豫豫地问道:“是波莉吗?”
一个接近中年的秃顶男子,一双灰色的大眼睛,是查理,使我吃惊的是,他拥抱了我。松开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举起来给我看﹣﹣是那颗小锡心,上面原来写的是“我爱波莉,波莉也爱我”。
“你是当年唯一的一个不揭短的老师。”他解释道。我们又相互拥抱,然后分手了。那天夜里,我反复思考他的话。我感谢上帝使我又一次坚信我做得对,而且感谢上帝赋予我做到这一切的各种条件。
12.小时候的查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觉得“应该对他耐心点”?(4分)
13.全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你是唯一不揭短的老师”的?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14.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现了查理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我让查理站到前面来时,他瞪大了眼睛,火辣辣的目光直逼我的视线。
15.“我”再次见到查理后,“使我吃惊的是,他拥抱了我”,谈谈“我”为什么会吃惊。(3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6.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不亦说乎____________ ②饭疏食饮水 _____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很有益处,请你以此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写作(30分)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认识了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在《再塑生命的人》中认识了莎莉文老师,在《朝花夕拾》中认识了藤野先生。其实广义上“老师”一词也可以指在生活、学习中给我们以引领和帮助,成为我们的榜样的人。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吧,选择一位老师或一位你视为老师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突出这位老师的特点,抓住他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来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00
参考答案:
1.(1)学而不思则罔(2)随君直到夜郎西(3)枯藤老树昏鸦(4)不知何处吹芦管(5)落花时节又逢君
(6)遥怜故园菊(7)归雁洛阳边(8)秋风萧瑟(9)思君不见下渝州(10)回乐烽前沙似雪
2.A
3.B
4.(1)鲁迅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2)丘 仲尼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始祖
5. 百草园 无常 山海经 阿长
6. (1)假如童年是一条小鱼,它愿意遨游在宽阔的大海
(2)示例一:放飞心灵,释放童趣,健康成长。示例二:“压”苗也不能助长。示例三:减轻课业负担,关爱孩子成长。示例四:书包的重量,成长的阻力。示例五:书包轻一些,身体棒起来。
(3)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适逢五猖庙会,看到盛大的庙会兴奋不已。但在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让他背诵一个字也看不懂的《鉴略》。父亲说要把《鉴略》背熟,否则不允许去看五猖庙会。一盆冷水把主人公的兴奋心情全浇灭了,待他读熟并在父亲面前背诵完,大家才陪他出门。一次千呼万唤而来的赛会却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故事通过描绘家长与儿童心理上的隔膜,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受伤的心灵,揭露出封建思想习俗和教育方式的不合理。
7.百草园的美丽景色(乐景)。
8.写视觉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写听觉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味觉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9.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的乐趣,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11.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12.小时候的查理桀骜不驯、惹是生非、敌视他人,是个很难教育的孩子。12.因为“我”知道查理的父亲去世了,他也不跟母亲住在一起,觉得他可怜。
13.查理拿了“我”放在校车前面的仪表板上的小锡心,但“我”没有揭穿这件事。
14.表现出查理看到“我”真要搜查他身体时的愤怒心情。
15.因为小时候的查理无论“我”怎样对待他,他始终对“我”充满敌意,都只是“用他那双灰色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我”,而现在,他竟然给了“我”友好的拥抱。
16①通“悦”,高兴,愉快,②吃,③能忍受,④坚定
17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老师了。
②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8.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涵养;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19.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