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人体中枢神经的简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人是因为“甲”受损,所以无法言语、运动
B.?“丙”的功能包括心脏搏动、呼吸的恒定以及感觉
C.?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
D.?“手遇热,立刻缩回“的反射控制中枢在“丁”
2.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C.?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唾液腺是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
3.一次交通事故中,一位小伙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有心跳、有呼吸。请问他的神经系统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
4.王师傅在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立刻缩手。如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选项全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①是效应器?????????????????? b 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c 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A.?ab?????????????????????????????????????????B.?ad?????????????????????????????????????????C.?bc?????????????????????????????????????????D.?cd
5.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6.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7.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反射弧就能产生反射
B.?感觉有异物向自己飞来,人会眨眼,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D→C→E→B→A
C.?针刺手时,手感觉到疼痛后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A→B→G→H→F→E→C→D
D.?某人睁眼时走路平稳,闭上眼睛走路就摇摇晃晃,说明该人的G结构受损
8.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听觉中枢?????????????????????????B.?视觉中枢?????????????????????????C.?语言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
9.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细胞体→树突→轴突
D.?树突→轴突→细胞体
10.神经元的功能是(?? )
A.?接受刺激?????????????????????????B.?产生兴奋?????????????????????????C.?传导兴奋?????????????????????????D.?上述三项都是
二、填空题
11.常德市每年组织的市直中学教工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请结合如图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出正确判断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2)比赛中,假如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扭伤了腰部,造成了?下肢运动障碍和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损伤了腰部的(________)________,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人体的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
12.信息的接受和传导靠________。处理信息的重任主要由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承担。
13.根据课本“反应快慢的测试”的实验回答:
(1)如果________,说明被测试者反应越快;
(2)在实验中每一测试都要重复3次的原因是________。
(3)当被测试者看到直尺下落时马上抓住直尺,这一过程接受直尺下落信息的器官是________。
14.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________。
15.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或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三、实验探究题
16.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__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________。
17.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不同的人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某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来测量两个同学的反应快慢.
(1)请你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实验数据.
(2)孙悟抓尺的平均数据为a,易川抓尺的平均数据为b.若a(3)画一个神经元的结构简图,并标注细胞核和突起.
四、解答题
18.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④说明了________。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9.人体能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对外界刺激进行灵敏的感知.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调节方面的问题.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一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此人在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反应,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内;随后此人感觉到疼痛难忍,这说明________.
(3)一位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完成“阅读”和“理解”这两项反射活动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0.“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于________。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理解和掌握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A、植物人虽然仍有呼吸、血压、心跳等,但已经没有意识、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是大脑受到损伤引起的,图中甲是大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丙是脑干,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符合题意;
C、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图中乙是小脑, 体操选手的“乙”很发达,所以平衡感很好,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手遇热,立刻缩回“ 属于缩手反射,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图中丁是脊髓,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A、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酸梅的色泽不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而是刺激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进而引起唾液的分泌,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解答】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伙子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说明大脑已经受损,A不符合题意;
B、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小伙子有心跳、有呼吸,因此他的脑干可能没有受损,B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他不能自主活动,说明小脑已经受损,C不符合题意;
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说明脊髓已经受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 C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a项,图中的①是效应器:a错误;
b项,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b正确;
c项,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c正确;
d项,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⑤→④→③→②→①,错误,正确的传导途径和方向是: ①→②→③→④→⑤,?d错误。正确的是bc
故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在寒冷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抗寒冷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解答】“寒颤(或战栗)” 产热是由于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的,故效应器为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热,以在寒冷中维持体温的恒定。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D
【解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需要整个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的参与,否则反射活动不能实现。
【解答】A、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A错误;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故B错误;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股四头肌;故C错误;
D、由实验可知,大脑被破坏,膝跳反射依然能够完成,说明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 C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解答】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有反射弧不一定能产生反射,还得有适宜的刺激,A不符合题意;
B、眨眼反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正确的应是:A→B→E→C→D,B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的位置可知,I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有传导功能,产生痛觉的部位是H大脑半球,A是感受器,手被针刺时,手感觉到疼痛后缩回的神经传导方向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G上行神经→H大脑的一定区域→F下行神经→E脊髓灰质→C传出神经→D效应器,C符合题意;
D、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若某人睁眼时走路平稳,闭上眼睛走路就摇摇晃晃,说明该人的小脑结构受损。而G上行神经不是小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左侧。临床实践证明,右利者(惯用右手的人),其语言区在左侧半球,大部分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
【解答】行人能够识别告示牌的文字内容,而狗不能识别文字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的功能;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A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解答】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感受到刺激,并传到细胞体,细胞体传到轴突,再传到中枢神经处;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 D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解答】神经元能够感受外界刺激,并产生兴奋、向上传递兴奋;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1.【答案】 (1)1;大脑
(2)4;脊髓;1;大脑
(3)3;脑干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图中1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出正确判断的结构是1,大脑。
(2) 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扭伤了腰部,若下肢运动出现障碍,大小便失禁,说明4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1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
(3)3是脑干,人体的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3脑干中。
故答案为:(1)1;大脑;? (2)4;脊髓;1;大脑? (3)3;脑干
12.【答案】 神经;大脑;脊髓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解答】人体对信息的接受和传导是依靠神经来完成的,而对神经传导的信息的处理则是由中枢神经完成的,中枢神经主要是大脑和脊髓;
故答案为:神经;大脑;脊髓。
13.【答案】 (1)测试者抓到直尺的位置越靠近尺下端
(2)减少实验误差
(3)眼睛
【解析】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各种要素统称为刺激。
【解答】(1)被测试者反应越快,则直尺掉落的距离越短,即人抓到的地方离下端越近;
(2)实验中重复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
(3) 被测试者看到直尺下落时马上抓住直尺,对外界的刺激接受器官是眼睛;
故答案为:(1)被测试者抓到直尺的位置越靠近尺下端;(2)减少实验误差;(3)眼睛。
14.【答案】 (1)反射
(2)①→②→③→④→⑤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①→②→③→④→⑤ 。
故答案为:(1)反射? (2) ①→②→③→④→⑤
15.【答案】 (1)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细胞体;突起(两个位置可以互换)
(2)③
(3)A,C,D
【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其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轴突除分出侧枝外,其末端形成树枝样的神经末梢。由图片分析可知:A为细胞核;B为树突;C为轴突。
【解答】(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神经元的功能分区,无论是运动神经元,还是感觉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都可分为:
①输入(感受)区 就一个运动神经元来讲,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是接受传入信息的输入区,该区可以产生突触后电位;
②整合(触发冲动)区 始段属于整合区或触发冲动区,众多的突触后电位在此发生总和,并且当达到阈电位时在此首先产生动作电位;
③冲动传导区 轴突属于传导冲动区, 动作电位以不衰减的方式传向所支配的靶器官;
④输出(分泌)区 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则是信息输出区,神经递质在此通过胞吐方式加以释放。
故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正确方向为:B→A→C
(3)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
故答案为:(1)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细胞体、突起(两个位置可以互换) ;(2)③;(3)A、C、D
三、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植物人肯定没有受伤的部位是脑部
(2)小脑
(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
(4)要带头盔
【解析】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功能;小脑具有协调全身肌肉的运动,调节平衡的作用;脑干称为生命中枢,有呼吸、心跳等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解答】(1)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切除大脑的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基本的生命活动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说明其脑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没有了意识、感觉和运动,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可判断是大脑损伤了。
(2)研究成果而告诉我们:切除小脑的小白鼠动作变得不协调,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这与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可以判断舞蹈症患者损伤的是小脑。
(3)研究成果三告诉我们: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这说明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我们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因为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即后脑部位。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位于头部,在运动中,头部的防护是关键,可以采取戴头盔的方法来保护头部。
故答案为:(1)受伤的部位是大脑? ?(2)小脑??(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4)带头盔
17.【答案】 (1)
被测者 孙悟 易川
次数 1 2 3 4 5 1 2 3 4 5
数据/cm
平均值
(2)孙悟
(3)
【解析】做探究实验时,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可以排除偶然性,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时,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表格,便于收集数据并进行比较。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所需时间越短,反应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人体趋利避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解答】(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孙悟和易川各重复了5次,因此表格需要11列,记录被测者、次数、数据、平均值,因此表格需要4行。(2) 反应速度越快,抓住直尺需要的时间越短,数值越小。孙悟抓尺的平均数据为a,易川抓尺的平均数据为b.若a<b,则反应快的人是孙悟。
(3)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四、解答题
18.【答案】 (1)条件反射
(2)每次铃声响后必须喂食,多次重复
(3)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非条件反射的强化与巩固,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
(4)会。经过多次训练,狗会形成有光照即有食物的条件反射。
【解析】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解答】(1)由图中实验步骤可知,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刚开始没有的,经过强化后出现的,因此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2)由实验可知,每次铃响后喂食,并重复多次,最后只响铃声,也会产生唾液;
(3)步骤4,经过一段时间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慢慢消失了;说明条件反射要不断的强化,否则会慢慢减弱并消失;
(4)用光照作为刺激,也会让狗产生流唾液的行为,但是需要重复多次训练才会产生;
故答案为:(1)条件反射;(2)每次铃声响后必须喂食,多次重复;(3)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非条件反射的强化与巩固,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4)会。经过多次训练,狗会形成有光照即有食物的条件反射。
19.【答案】 (1)反射
(2)脊髓;脚底感受器所形成的神经冲动沿脊髓传达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3)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
【解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需要整个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的参与,否则反射活动不能实现。
【解答】(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该反射完成在大脑形成感觉之前,没有大脑参与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完成反射后大脑才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能够向上传导刺激;
(3)盲人阅读是依靠触觉来完成的,所以参与的中枢是躯体感觉中枢,而阅读后感动的泪流满面,是由语言中枢完成的理解;
故答案为:(1)反射;(2)脊髓;脚底感受器所形成的神经冲动沿脊髓传达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3)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
20.【答案】 (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解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植物人会小便失禁,是因为大脑受损失去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这个现象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2)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语言和文字的识别;
(3)接触到针尖,手立即缩回来,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图可知,乙是脊髓,当脊髓受损后,无法完成缩手反射,但能够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