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第五中学秋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彻底治理
C.以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煤经干馏、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2.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
C. 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气体颜色变深
D.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Mg2+、ClO-、HSO3-
B.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NH4+、SO42-、SCN-
C.=0.1 mol·L-1的溶液中:Na+、HCO3-、K+、NO3-
D.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NH4+、NO3-、Na+、SO42-
4.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溶液中不变
5.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c(HS—)/c(S2—)减小
C.通入H2S,HS—浓度增大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总质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7.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是( )
A. 硫酸镁 B. 碳酸氢钠 C. 氯化铝 D. 盐酸溶液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B. 常温下,反应C(s) + CO2(g) = 2CO(g)为熵增加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在2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1mL饱和FeCl3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
B 用0.100mol?L-1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甲基橙做指示剂) 溶液由橙色变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 滴定到达终点
C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溶度积:
Ksp(AgCl)<Ksp(AgI)
D 往加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证明CO32-水解呈碱性
10.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
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
B.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制氢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
C.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D.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11.下列关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导电能力相同
B. 分别稀释到等pH时,得到稀溶液的体积相同
C. 分别与足量锌反应时,相同状况下产生的V(H2)不同
D. 能中和的NaOH溶液的n(NaOH)相同
12.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和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 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 ④与V2L 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13.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
A.KCl固体 B.铁粉
C.K2SO4溶液 D.KNO3溶液
14.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C.d点有AgCl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小于b点对应的Ksp
15.室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00 ml
C.V(NaOH) =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 =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1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M(g)+N(g) P(g)+2L(?),在不同的条件下P的百分含量(P%)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反应 ( )
A.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B.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气体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在2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4mol N2和6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T1①则K1______K2(填“>”、“<”或“=”),原因:_______。
②在T2下,经过10s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0~10s内N2的平均速率v(N2)为______,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若再同时增加各物质的量为1mol,该反应的平衡V正_____V逆,(>或=或<)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 3v(H2)正=2v(NH3)逆 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 ΔH保持不变
(2)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写出工业上制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 H-H N≡N N-H
键能/kJ·mol-1 430 936 390
热化学方程式: 。
18.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热性和对紫外线的屏蔽性,从某种工业酸性废液(主要含Na+、Fe2+、Fe3+、Mg2+、Al3+、Cl-、SO42-)中回收氧化铁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Mg(OH)2]=1.2×10-11;Ksp[Fe(OH)2]=2.2×10-16;Ksp[Fe(OH)3]=3.5×10-38;Ksp[Al(OH)3]=1.0×10-33
(1)写出在该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指出使用空气的优点是:_________。
(2)已知Fe3+(aq)+3OH-(aq) = Fe(OH)3(s) ΔH=-Q1kJ·mol-1,题(1)中每生成1 mol含铁微粒时,放热Q2,请你计算1 mol 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ΔH=_________。
(3)常温下,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在pH=5的溶液中,理论上下列微粒在该溶液中可存在的最大浓度c(Fe3+)=___________,c(Mg2+)=___________。
(4)有人用氨水调节溶液pH,在pH=5时将Fe(OH)3沉淀出来,此时Fe(OH)3沉淀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用_______试剂可将其除去。
19.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I.(1)探究小组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主要成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下列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实验前,首先要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Ⅱ.探究小组乙测定NH3?H2O的浓度及电离平衡常数Kb
常温下,探究小组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HCl滴定。用pH计采集数据, 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如图:a>7.0的理由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3)如图,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22.40mL时,此时溶液中c(Cl—) c(NH4+)(填<、>或=)。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至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4)结合图信息,计算氨水的浓度为 mol?L-1;写出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b的表达式,Kb= 。
(5)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B. 锥形瓶未用氨水进行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低
C. 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D.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20.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1)电解质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2)常温下,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 后者(填“>”、“<”或“=”)。
(3) 下列离子CH3COO-、CO32-、HSO3-、SO32-在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配适当文字叙述)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填空
(1)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2)在室温下,将pH=9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
(3)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_,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____。
(4)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3×16=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D C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D C C B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17.(11分)
(1)① > (1分)
温度升高,n(NH3)在减小,平衡逆向移动,ΔH<0,温度升高K在减小(2分)
②0.05mol/ mol/(L·s)(1分) 50﹪ (1分) > (1分) 不变 (1分)
③BC (2分)
(2)N2(g)+3H2(g)2NH3(g),ΔH= -114kJ/mol (2分)
18. (11分)
(1)4Fe2++O2+4H+=4Fe3++2H2O (2分) 耗费少且无污染 (1分)
(2) -(Q2+Q1) kJ·mol-1 (2分)
(3) 3.5×10-11mol·L-1 (2分) 1.2×107mol·L-1 (2分)
(4) Al(OH)3 (1分) NaOH (1分)
19.(14分)
(1)①B(1分) ②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2分)
(2)NH3·H2ONH4+ +OH- (2分)
(3) =(1分);c(Cl-)>c(NH4+)>c(H+)>c(OH-)(2分)
(4)0.0450 (2分);c(NH4+)×c(OH-)/c(NH3·H2O)(2分)
(5)AC(2分)
20. (10分)(1) H2SO3> CH3COOH >H2CO3(2分) (2) <(2分)
(3) CO> SO>CH3COO->HSO(2分)
(4) HSOH++ SO, HSO+H2OH2SO3+OH-, HS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NaHSO3溶液显酸性。(2分)c(Na+)>c(HSO)>c(H+)>c(SO)>c(OH-)(2分)
21.(6分) (1) Al3+ + 3HCO3ˉ = Al(OH)3↓ + 3CO2↑(2分)
(2) 1:1 (1分)
(3) 10-3 mol·L-1 (1分) 10-11 mol·L-1 (1分)
(4) 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