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上美术 9纸板的创想 坐椅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八上美术 9纸板的创想 坐椅设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8 23: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关键词:构成、联想、生活
本课的基本点是“联想”利用不同色彩纹理的纸板,通过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联想和想象,把纸想象成各种材料。当然,纸材不可能制作实际生活中的坐椅,但在设计中我们把纸想象成各种材料,充分发挥纸的优势,联想木材的厚重感、金属的流畅感、塑料的轻盈感,以及古朴、现代、前卫等多种造型风格,用纸设计出各种效果的坐椅。本课将纸工教学提升到创造设计的层面,一张小小的纸条经过切割、折曲,就能设计制作出各种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椅子。简单的造型、鲜明的色彩,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认识和掌握不同纸材料的特性,为学生设计构思提供前提条件,通过对座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了健康的审美心理和综合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样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亲手触摸、拆卸,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展示个性,创造和制作出体现独特思维的作品;通过自我作品的展示,师生互评,学生的丰富想象思维得到了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坐椅的特征和结构;掌握纸板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运用折曲、切割、插接等技法进行坐椅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功能实用的纸板坐椅。 培养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习, 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参与纸坐椅的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活动,尝试运用切割、折曲等纸坐椅的制作技法设计制作生活中的各种座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坐椅的观察、分析和设计,培养敢于想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了解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纸板制作坐椅的基本技法的学习,即运用折叠、剪切、插接、粘贴、卷曲等方法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坐椅。〈在进行技法的学习时,避免灌输式的讲解和介绍,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参与的恰当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层层启发和引导下自己归纳、总结出纸板制作坐椅基本技法。〉
2.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设计的前提是敢于创造,让学生通过坐椅的设计与制作,关注生活。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难点】: 设计构思。椅子设计用材很少,技法也较为简单,制作起来也比较省时,但关键是构思,构思得好,一节课能做好几个造型,想不好就是一堆废纸,如何引导构思值得研究。
解决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讨论生活中各式优秀坐椅的风格和造型特点,感知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开拓学生眼界和创作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等电教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较硬的纸:如彩色卡纸、废纸盒、硬包装纸等。
设计理念:贴近生活的美术内容最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一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模仿制作一件简单的生活座椅并不难。但要想设计出体现个性和创意的造型美观的坐椅却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避免学生只会照着课本和教师范作临摹而没有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在学习技能时要避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分析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运用启发开拓教学策略。在了解坐椅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的基础上,教师以省时省料、一次成型的设计理念,巧妙运用基本技法,向学生分步展现若干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设计新颖的示范作品,且还可以一法多折。由此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的欲望、诱发了他们的设计联想,从而设计制作出新颖美观的纸坐椅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新课导入:
先展示第一幅图片:现代座椅《会呼吸的椅子》图片,并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物品。接着展示第二幅图片供学生欣赏。(借此引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对第一幅图的猜想可能是五花八门争议很大。当看到第二幅图时才知道是椅子。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坐椅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不同风格现代座椅和古代座椅图片 。
活动一:通过对古今椅子欣赏,让学生分析了解椅子的功能与结构特征,并给椅子下个定义。
学生:能坐能靠的就是椅子
(教师总结)问:椅子外语单词怎么写?→chair。
问:这个单词中那一个字母像生活中的椅子?→h (从字母“h”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并了解坐椅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椅子:是有靠背的坐具。(具有实用、舒适稳定的特点。结构一般为腿即支撑点、面即承重点、靠背。有的还有扶手。而现代坐椅在形态上已是千变万化,早已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传统椅子的造型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字母h形象的分析,并结合各种坐椅图片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坐椅的功能和结构特点,为后面的坐椅设计创造做准备。
〈二〉.教师展示我国古代坐椅,并简要介绍一下椅子的来历,了解一下椅子文化。
椅子起源于古代的_é?????_,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马扎也称马闸或交杌,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宁波人仍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汉人的马扎又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大约在汉代传入。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儿。原来,我国汉以前的家具都属低面家具,无坐具,人们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无桌子。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与睡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但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
以又称“交床”。
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椅子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
宋《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者渐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
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而前者直后背交椅,《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此为胡床改即后世所称太师椅。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椅子的文化底蕴,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师课件展示常见的典雅端庄的传统风格和新颖独特的现代风格的多种坐椅。
活动二:学生谈一谈对生活中不同风格坐椅的了解和认识 ,如办公椅、休闲椅、餐椅、吧椅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不同种类、不同风格及造型的坐椅,使学生学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关注身边的美术,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了解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对现代风格坐椅造型和构思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
〈四〉.技发研讨,设计制作纸椅子技法的学习。
教师展示几把制作好的纸椅子
活动三: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谁如果能画出它的设计图,并说一说它们各运用了那些制作技法;说对了,这把椅子就归谁了。
教师总结并板书:制作方法:折、剪、插、粘、卷等。
【设计意图】:坐椅的制作技法并不繁杂难懂。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以教师作品作为奖励的游戏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设计创意。
活动四:1.让学生用相同的一张纸不经任何切割,仅用不同的折曲方法形成不同造型的椅子。(引导学生联想人体的蹲、跪等的姿势制作)
2.教师演示:相同的一张纸,不同的剪切方式,不同曲折方法形成不同造型的椅子。(纸板的联想指通过一张纸的切割、弯曲折叠、插接等的制作技法设计椅子,要求学生在制作时尽可能少去掉或添加纸块。)
【设计意图】:提示以一次成型的设计理念、运用简单而科学的设计手法,将最简单显效的纸板设计成独特的坐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欲望、诱发了他们的设计联想。
三. 学生作业:尝试设计制作纸坐椅 。
课件展示海滩、公园、办公室、客厅图片。
请同学们从四个环境中任选一个,为它设计一个或一套风格合适的坐椅,并用纸板制作出来。
提示:①坐椅的造型和风格要适合于 所选环境
②注意坐椅的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③设计应简洁并便于制作
④作业可小组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设计意图】:认识和掌握不同纸材料的特性,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坐椅。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
四.学生创作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
五.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鼓励、总结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设计和制作了这么多漂亮的坐椅,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有巧妙的设计,生活处处充满了美。也让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的设计能力,相信大家今后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七. 板书设计
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
(一)、??h ??椅背、椅面(承重点)、椅腿(支撑点)
(二)、制作方法:折、剪、插、粘、卷。
八.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准备学具和课下的设计作品。
欣赏导趣 介绍《会呼吸的椅子》的设计构思,欣赏导入。 欣赏,了解生活是设计灵感的来源。
多媒体展示古今坐椅图片。 ①从字母“h”入手,引导学生析并了解坐椅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②简要介绍椅子的由来、历史文化。 学生分析了解椅子的功能与结构特征,并给椅子下个定义。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雅端庄的传统风格和新颖独特的现代风格的多种坐椅。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现代风格坐椅造型和构思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
学生分析、讨论生活中不同种类、不同风格及造型的坐椅,了解生活与设计的关系。
技发研讨 展示几把制作好的纸椅子,
引导学生分析纸椅子的制作技法。
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自主探究纸椅子的制作方法技巧。
设计创意 ①引导学生联想人体的蹲、跪、坐的姿势用一张纸不经任何切割,仅折曲方向的不同形成不同造型的椅子。
②教师演示制作。(不同的剪切方式,不同曲折方法形成不同造型的椅子。) 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尝试运用相同的一张纸不经任何切割,仅折曲方向的不同形成不同造型的椅子。
学生作业 提出要求:
①坐椅的造型和风格要适合于 所选环境
②注意坐椅的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③设计应简洁并便于制作
④作业可小组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巡视指导: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围绕重难点,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以辅导。 学生按作业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充分的想象和联想,创造性地完成作业。
展评 ①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展示仪进行自我展示说明。
②教师就所提作业要求进行点评。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构思,进行相互交流。
学生互评标准:
①造型新颖,有创意。
②具椅子特征,放置稳定。
③风格与环境同一。
知识巩固 教师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知识点,提出希望。 学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设计,强化本课内容。
九.教学反思:
开放性、拓展性、研究性是本课的特点,重在开发学生个体自身价值。学生在课后都说觉得长了见识。因为他们欣赏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古今中外的造型各异的多种风格的座椅。认识了生活与设计的关系 ,了解了艺术的形式美感与功能的同一,提高了对生活物品和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这节课主要是学生自己设计创造自己喜欢的坐椅,因此首先要激起学生对坐椅的兴趣,进而产生设计创造的欲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亲手触摸、拆卸,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展示个性,创造和制作出体现独特思维的作品;通过自我作品的展示,师生互评,学生的丰富想象思维得到了肯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教师演示这一环节,把单纯的演示变为和几个同学一道,师生共同设计创造。这样的话可能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激情,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来。
十.部分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十一.课的反馈
教 学 反 馈 表
你是否喜欢手工制作?
你在学习坐椅设计制作是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你课前或以前是否制作过纸坐椅?有哪些作品?
你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何建议?
3